臺灣與沖繩的戰後秘史——嘉義蔗農前往南大東島的海外工作經驗

文化 臺灣香港 政治外交

沖繩的南大東島盛產甘蔗,過去有許多來自臺灣嘉義縣大林鎮上林里的農民渡海到這裡,投入甘蔗收割的工作。這是1970年左右的事情。那些曾經到南大東島工作,爾後返回上林里的人裡約有30人依然健在,根據他們口述的海外工作經驗,將製作成繪本。這樣的經驗也提供了契機,重新檢視像是為了看護來臺工作的外籍移工的處境。透過「甘蔗」這個關鍵詞,也可重新檢視臺灣近代的製糖業自日治時代開始以來的盛衰,從本土的角度來爬梳20世紀以後的臺灣發展歷程。

嘉義蔗農出外賺取美金

今年1月,筆者拜訪了曾在南大東島工作過的簡智(1938年出生)先生,連同上林社區発展協會的孫家榕前總幹事與南華大學的邱琡雯教授一起到他位於上林里的自宅採訪。孫女士是著手繪本製作的主要成員,而邱教授則是研究同地區居民出外工作的社會學者。

談論在南大東島工作經驗的邱琡雯教授和簡智先生、簡智之妻蔡素香女士、孫家榕前總幹事(右起),1月16日,嘉義縣大林鎮上林里(攝影:松田良孝)

簡先生過了30歳才前往南大東島,住在島上農家提供的宿舎,上午把前一天收割的甘蔗用牛車搬運至堆積場。當運輸用的列車來到堆積場,會把簡先生搬運來的甘蔗運送到製糖廠。下午和同樣從上林里來的3位女性一起收割甘蔗。即使田裡的工作結束,在宿舍吃完晚餐,也要繼續工作。將月桃葉的纖維編成繩子,把收割好的甘蔗一綑綑綁牢之後,終於能夠上床睡覺。

簡先生因為到海外工作,大約有5個月的期間不在家鄉。當時,沖繩受美軍統治,薪水以美元支付,而且是從基隆港搭船的時候開始算起。搭船期間,1天1美元,開始下田砍甘蔗的話,就以實際的收穫量多寡來計算,砍甘蔗的薪水1天有時甚至是上林里的3倍,因此簡先生當時賺了大約200美金回到臺灣。

甘蔗收成的勞動力一半來自臺灣人

南大東島位於那覇市東方約350多公里處。北鄰北大東島,是孤立於琉球列島的東方島嶼。島的總面積30公頃,農地占了大約6成,以種植甘蔗為基礎產業。製糖業始於大正時期(1912-1926年),1918年製糖工廠建造完成。但是,在太平洋戰争中,因為「遭受轟炸和艦砲等的攻擊,工廠設施陷入幾乎不能使用的狀態,受災嚴重」(《南大東村村誌》)。戰後,島上的糖業於1950年再度興盛,並在當年的9月成立大東製糖株式會社。

日本在1950年代開始邁入高度經濟成長期,受此影響,勞動力從鄉下往都市流動,南大東島也不例外,造成甘蔗收割的人手不足,所以從1967年起引進臺灣的勞動力。直到1972年日本與臺灣斷交為止,總計有3371人曾到島上工作過,這個數字意味著從事甘蔗收割的勞工裡,每2位就有1位是臺灣人。

這些勞工的出身地之一就是大林鎮的上林里。邱教授表示:因為仲介村民到沖繩工作的人也住在該地區,所以居民找了朋友或親戚一同前往南大東島工作。從簡先生的訪談可得知,即使工作內容相同,可是在南大東拿到的薪水遠遠超出上林好幾倍,有一些從海外工作回到臺灣的里民甚至買了土地,或是蓋了自家房子。

從製糖產業的盛衰認識臺灣與沖繩的歷史軌跡

當時,上林已是甘蔗種植區,所以去沖繩的門檻也就降低許多。

大林鎮的新高製糖嘉義工廠,自1913年開始運轉,日本統治結束被接收後也繼續維持運作。簡先生原本就是甘蔗農家,他回顧道:「臺灣的甘蔗收穫量要多出許多,製糖工廠的要求也高,收割完的甘蔗要切成等長並列,草或葉子等不要的部分也必須拔除乾淨。可是,在南大東島並沒有如此嚴格的要求,也許是因為人手不足,所以做法也比較粗糙吧。」

1996年停止運轉的臺灣糖業公司大林糖廠。現在為生物科技事業部的設施,1月16日,嘉義縣大林鎮(攝影:松田良孝)

為了把甘蔗從田裡搬運至工廠,也鋪設專用鐵路。因為簡先生有經驗,完全了解要如何把甘蔗從田裡運往工廠的過程,所以一抵達南大東,就可以立即開始作業。

南大東島搬運過甘蔗的柴油列車,2月23日,那覇市楚邊2丁目的壺川東公園(攝影:松田良孝)

大林鎮的人口在1971年最多,高達4萬3625人,之後持續減少,到了2016年只剩下3萬1379人。伴隨著臺灣的經濟發展和都市化,鄉村的勞動人口外移,孫女士認為,「製糖工廠關閉後,沒有地方可以工作,年輕人也不想要務農。」大林的製糖工廠於1996年停業。

從日治時代開始的糖業經歷了盛衰,也深刻地影響臺灣的農村,孫女士說:「從上林的居民到海外工作的歷史,讓我們認識臺灣一路走來的軌跡。」

以繪本重現南大東島當時的景況

從上林前往南大東工作,經過了大約半世紀。孫女士表示:「希望透過記錄這些農民到海外工作的經驗,去思考現代化的意義」。去年,因而開始製作繪本《我的剉甘蔗阿嬷》,由臺灣的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系的胡惠君副教授(設計學)和學生協助文案及繪圖的創作,完成了封面和封底合起來共18頁的試作版。

《我的剉甘蔗阿嬷》裡的場景(攝影:松田良孝)

將前往南大東島,在海上受暈船所苦的村民,不分日夜辛勤工作的模樣,思念留在家鄉的孩子的心情,用溫柔的筆觸描繪下來。此外,接近回國的日子,大量採購伴手禮的欣喜表情,舉凡養命酒、家電產品、日本製的醫藥品等詳細地羅列,都是透過深度訪談而重現的內容。

試作版主要是以女性的體驗為主,並沒有提到簡先生用牛車搬運甘蔗的經驗。因此,孫女士重新修訂內容,提升作品的完成度。並提出構想,希望把繪本裡的某個場景以立體方式呈現。

藉過往的經驗思考臺灣外籍移工的處境

繪本裡也出現南大東島的農家為來自大林的村民,準備下午休息時間的點心,或者是帶他們去醫院看病的場面。之所以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因為裡面出現這樣的對話。

有海外工作經驗的阿嬤跟孫子說道。

「你看,現在有許多來自東南亞的人到臺灣工作。就像南大東的農家對臺灣人很友善,我們也要友善對待來臺灣工作的人喔。」

孫子回答。

「嗯,像鄰居阿嬤是印尼來的看護在照顧呢。」

繪本的視線放在過去村民曾經在沖繩的海外工作經驗,與現在來臺灣工作的外籍移工的境遇相互重疊。

引進多數外籍移工的臺灣,在老年人的照護上,外籍移工扮演的角色舉足輕重,不能漠視他們的存在。孫女士表示,上林里照顧老年人的看護印尼籍有15人、越南籍1人,今後應該也會增加。

孫女士接著說,「大林的村民因為貧窮而到沖繩工作,透過這樣的體驗去思考,從印尼等地來到臺灣工作的外國人現在經歷什麼樣的困難。」從臺灣的農村前往沖繩的小島工作的經驗,成為重新審視臺灣「現在」的一大契機。

參考文獻

  • 《南大東村村誌(改訂)》南大東村村誌編集委員會編、南大東村役場、1990年
  • 《琉球製糖株式會社四十周年記念誌》若夏社編、琉球製糖株式會社、1992年
  • 《出外 臺日跨國女性的離返經驗》邱琡雯、聯經出版、2013年
標題圖片:1967年 2月27日拍攝的南大東島照片(沖繩縣公文書館收藏、琉球列島美國民政府拍攝)。後方可以看到甘蔗田,右後方則是堆放甘蔗的臺車。

日本 沖繩 臺灣 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