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臺灣的日本人系列:規劃建造臺灣自來水道及汙水道的日本人——濱野彌四郎

文化 臺灣香港

與恩師巴爾頓同赴臺灣

1869年9月9日,濱野彌四郎出生於千葉縣的成田市。1890年從第一高等中學校預科畢業後,進入本科就讀;1896年7月,從帝國大學工科大學的土木工學科畢業。畢業典禮結束後的隔天,濱野的恩師威廉•巴爾頓(譯註:W. K. Burton,生於蘇格蘭愛丁堡,1856~1899)問他:

擔任神戸市技師長的濱野彌四郎(提供:古川勝三)

「濱野君,你願意和我一起到臺灣工作嗎?」

當時內務省(譯註:相當於臺灣的內政部)的後藤新平衛生局長,也向他請求:「我希望能在臺灣鋪設供水及汙水管線,以消除當地的流行性疾病。足以擔任這個重責大任的,只有濱野君你了!」

1895年,日本政府統治臺灣和澎湖,卻苦於當地流行性疾病的情況,多有所聞。自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到平定臺灣為止,大約有4800名的日本士兵因公殉職,其中戰死者有162名,其餘的4642名士兵皆命喪於當地的流行性疾病。當時在臺灣,人和家畜共同生活,沒有現代的衛生觀念,而乾淨的井水多由豪門、財主所獨佔,大多數的民眾只能從雨水或河川中獲得飲用水。理所當然地,街道的排水溝中滿溢著汙水,瘧疾、霍亂、鼠疫、阿米巴痢疾等流行性傳染病,肆虐於臺灣各地。

因此,臺灣人的平均壽命僅有30~40歲,當時在日本,臺灣被稱為「瘴癘之地」,連公務人員都很猶豫是否前往臺灣赴任的情況,屢見不鮮。事實上,第3任臺灣總督乃木希典當時因為擔心流行性疾病,正猶豫是否與家人一同前往臺灣時,他的母親告訴他:「若是長官不帶家人同行,怎麼做榜樣給下屬看?」其後與母親一同前往臺灣時,乃木總督的憂慮成真,抵達臺灣沒多久,他的母親便染上瘧疾,不久便撒手人寰。

急需整備的水道工程建設

威廉•巴爾頓(提供:古川勝三)

地域流行疾病的防治是臺灣邁向現代化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因此臺灣總督府認為,克服此難題的關鍵在於,供水及汙水管線的鋪設,於是和當時的衛生局長後藤新平一同商量對策,後藤便求助於帝國大學工科大學教授衛生工程的講師――威廉•巴爾頓。

巴爾頓一向秉持著「都市計畫的基礎,在於供水及汙水管線的改良」的信念,他曾在東京等23個都市進行衛生狀況的調查,並規劃供水及汙水管線的建設方案,是個具有實際資歷的人物。而私底下則是個性嗜日本酒又喜愛和服的英國人,他與日本女性荒川滿津結婚後,非常疼愛女兒多滿,是個喜歡日本的工程技師。他和日本政府簽訂了7年的契約,之後又多延長2年,當時在日本已經是第9年,正打算和家人一起回英國的時候,剛好接到後藤的請託。

巴爾頓答應前往臺灣,條件是濱野必須一同前往。濱野在大學裡向巴爾頓學習衛生工程和照相技術,英語流利的濱野也擔任過口譯的工作。當年8月,濱野在妻子久米的陪同下,和巴爾頓前往臺灣,那年他27歲。9月3日,由臺灣總督府任命為民生部的技師,職等是高等官六等。

身著和服、呈正座姿態的巴爾頓(提供:古川勝三)

巴爾頓和濱野上任後,即刻前往臺北、大稻埕和艋舺等地,調查市街的衛生、水源供給與排放狀況,結束後感嘆地說:「這個城市的狀況實在很嚴重,若要建設,必須先從破壞開始。」同年9月底,二人提出《衛生工事調查報告書》。

除此之外,他們更耗費精力踏查臺灣各地,從北到南,甚至遠及澎湖。二人雖然苦於瘧疾、痢疾等疾病的侵擾,但還是構築了臺灣供水及排水管線規劃的基礎。1898年,他們正專心致力於基隆的水源探勘時,後藤新平則渡海來臺,擔任臺灣總督府的民政長官,成為他們足以信賴的強大後援。其後二人順利完成了基隆建設方案的規劃,但是巴爾頓回日本休假時,肝臟的惡性腫瘤發作,1899年8月5日,正值43歲的青壯之年,卻驟逝於帝國大學的附屬醫院。

基隆、臺北的自來水系統,甚至早於東京、名古屋

痛失恩師的濱野,深陷於巨大悲傷之中,但在如此悲痛之際,他決定留在臺灣,以實現和恩師共同規劃的設計方案。他首先著手進行的是,基隆的水道建設。基隆的水道管線以暖暖為水源地,取水後利用山的坡度,以節省能源的設計,順次導入沈澱池、濾過池、淨水池,工程於1902年完工。

從淨水池輸送出來的潔淨用水,藉由沿著鐵路鋪設的水管線路,輸送給基隆市民使用。巧妙地利用自然地形的基隆水道,在110年後的今日,仍然運轉如常,持續供應水源給廣大的民眾。2007年,淨水場被指定為文化景觀,當時建造的「八角井樓」和「幫浦間」也列為歷史建築。

1907年,濱野大約一整年都在歐美,視察水道工程,回國後便開始著手進行臺北的水道工程,1908年,修建整理取水口、幫浦室等各式設備;1909年,完成配水管線、淨水場及蓄水池的建設,而淨水場完工後,便能供應1日2萬噸的飲用水給12萬人使用。此水道設施成為臺灣第一個現代供水系統的先驅,特別是臺北這個鋼筋混凝土的供水及汙水系統,比東京和名古屋更早建設完成,由此點可以窺見,當時的日本人對臺灣的現代化,做出了多大的貢獻。將近70年間,這個水道系統持續供給臺北市民潔淨的生活用水,很可惜地在1977年功成身退。1993年,被指定為國家三級古蹟,同時進行修復,重生為臺灣第一個自來水博物館,至今仍留存當時的建築樣貌。

10年水道工程也為日後烏山頭水庫的興建奠下基礎

完成臺北的水道系統後,濱野陸續在1909年、1911年和1914年,於打狗(高雄)、嘉義和臺南開工進行水道工程。臺灣的都市供水及汙水系統,自1896年至1940年為止,進行了大大小小的水道建設,共計133處。這些工程完成後,足以提供臺灣人口156萬人份的自來水,終於克服地域流行病的肆虐。至此,曾被稱為「瘴癘之地」的臺灣也脫胎換骨,打下了現代化的厚實基礎。

這些水道建設之中,特別是臺南的供水系統,可以說是濱野彌太郎設計的集大成之作,促成了劃時代的公共設施。當時臺南的人口僅有3萬人,卻採用了足以供應10萬人飲用水的急速過濾法,建造擁有最新設備的大型淨水系統。水源來自曾文溪,自取水塔汲水後,在山上水源地進行――第1幫浦井→取水幫浦室→沈澱池→濾過器室→第2幫浦井→輸出幫浦室――水質處理程序,接著輸送至南側淨水場的水,被存放於淨水池中,待通過量水器室後,再輸送至臺南市內,以供民眾使用。

水源地當時使用的輸出幫浦室(提供:古川勝三)

水源地幫浦室的室內天花板(提供:古川勝三)

此工程進行超過10年之久,於1922年始告竣工。進行此工程時,往後建造烏山頭水庫的八田與一技師,任濱野的下屬,共同為此工程努力。二人為了進行水源調查,從臺南市和曾文溪附近開始,踏查臺南各地,決定將水源地設置於山上。此調查中,八田技師對曾文溪為始、橫跨臺南的各種地形專精熟悉,從濱野身上學到許多工程現場的知識,例如水路的導引方式、暗渠和明渠的設置等等水利工程的各式工法,而這些經驗與知識,在往後參與設計嘉南大圳工程時,發揮了莫大的功效。當時的經驗,最終幫助八田完成了「嘉南大圳」,成功將15萬公頃的貧脊之地,變成臺灣最大的穀倉地帶。

八田技師從濱野技師身上見識到作為計畫負責人該有的態度與風範,與此同時,也學習到技術上的技巧與工作信念,他也對濱野本人的個性深深傾倒。

八田與一之後曾說:「濱野技師寡言溫厚且謙虛,他曾談及恩師巴爾頓的功績,但不是愛自我吹噓之人。」

城市的醫生,臺灣水道之父

直到1919年濱野辭任總督府工作為止,這23年之間,濱野彌四郎和妻子久米承受了巨大的艱苦。由於土匪的侵擾,治安惡劣,他們失去了膝下二男二女中的長女和長男。當濱野接到視察水道的命令前往歐美,大約1年之間,妻子久美和兒女一同守在家中,等候他的歸來。在臺灣的水道工程,克服了種種的不幸與苦難,才得以完成。

濱野規劃建造了主要都市的水道系統,如同醫師「治癒了城市的惡病」之後,便辭去總督府的工作,回到日本擔任神戶市的技師長。八田技師得知濱野回國的消息,向朋友和其他技術人員提議鑄造濱野的半身銅像,此提議獲得許多人的認可,其後,銅像設置在臺南山上水源地的庭院之中。那是濱野離開臺灣2年之後的事。除此之外,還將雕像的複製品及油畫送給濱野,據聞他看到後不禁落下了男兒淚。

濱野退休後住在東京,1932年12月30日逝世,一生奉獻給衛生工程長達63年的歲月,就此畫上句點。置於臺南山上水源地的濱野雕像,由於1944年的金屬類供出令(譯註:由於戰爭末期,金屬短缺,日本政府要求各機關及民間提供金屬類製品,再製後以供軍事使用。)而消失無蹤,基座上另外打造了寫有「飲水思源」的石碑。但是石碑後來因為颱風而損壞,被閒置在一旁。

曾拜訪過水源地的臺南企業家許文龍先生獲知後心生悲戚,捐贈了銅像,2005年5月16日,銅像再次設置到原本的基座之上。山上淨水場及水源地已被指定為國家古蹟,2013年淨水場整修完成後,開放給大眾參觀。目前正在進行水源地設備的修復工程,即將完工並對外開放。到時候,希望大家都能前往參觀。「臺灣自來水道及汙水道之父」――濱野彌四郎等候大家的光臨!

臺南市山上水源地的濱野彌四郎銅像(提供:古川勝三)

標題圖片:山上水源地的輸出幫浦室(提供:古川勝三)

日本 臺灣 日本統治時期 供水及汙水系統 台湾 日本統治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