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臺灣的日本人系列:將不毛之地化為綠色田野的日本人・八田與一(1)

文化 臺灣香港

每年一到5月8日,腦中就會浮出的情景,即35年前的1983年,在烏山頭水庫附近舉辦「八田與一慰靈追悼式」。當時,我身為海外派遣教師在高雄的日本人學校任教,已邁入第3年,在臺南車站與嘉南農田水利會的吳徳山和黃粲翔兩位碰面後,一同參加儀式。八田技師的銅像前,羅列著供品,而且也請了3位僧尼。現場有40多人參加,儀式結束後,大家一邊收拾整理,一邊開始交談。

「如果八田還活著的話,也96歲了吧!」聽到一旁有人用流利的日文如此說道。

「如果八田沒有建水庫的話,這裡的土地就無法種稻。他真是大恩人啊!」大家的話題都圍繞在八田技師的身上。

「不,比起大恩人,應該說是神明啊。在嘉南,有不少人把他視為神明。」另一個人說道。

我低頭致謝:「為日本人舉辦這樣的儀式,真的非常感謝!」對方的回答是:「不要這麼說,八田過世後已經變成臺灣人了,要說謝謝的是我們啊。你是戰後第一個參加這個儀式的日本人,我們很謝謝你特地前來。」

被嘉南農民視為神明般的敬慕,每年到了忌日都會舉辦墓前追悼式,八田與一究竟是什麼樣的人物呢。還有,他在臺灣有什麼樣的事蹟?這一系列報導,將分數次介紹他的相關活動記事以及八田技師的軼事。

出身石川,受恩師廣井的推薦前往臺灣

學生時代的八田與一(提供:古川勝三)

1886年,八田與一在石川縣河北郡今町村出生。上有1位姊姊、4位哥哥,他是么子。父親四郎兵衛擁有15町歩(計算土地面積的單位;1町≒109m2)的稻田,作為豪農受到村人的尊敬和人望。與一是父親超過50歲後才有的孩子,又是么子,所以備受疼愛。與一也恃寵而驕成為孩子王,他爬到庭院的樹上,大聲呼喊「喂~~」,附近的孩子紛紛靠過來,問說:「與一,我們今天要玩什麼?」

他一路從花園尋常小學校、森本高等小學校念到金澤第一中學校,畢業後進入第四高等學校就讀,跟日本知名哲學家西田幾多郎(1870-1945年)學習。他在這四所學校的成績都維持80分上下,屬於中上,他不是秀才型,而是比較接近努力型的人。

廣井勇教授(提供:古川勝三)

與一擅長數學,他想要走土木之路而進入東京帝國大學工學部土木工學科就讀。在這裡,他遇見了影響日後人生甚鉅的恩師──廣井勇。廣井是札幌農學校二期生,和新渡戶稻造、內村鑑三、宮部金吾、南鷹次郎是同期生,基督教名字為查理斯。他自費到歐美留學6年後回國,27歲當上札幌農學校助教授,30歲被任命為小樽築港所長,35歲設計小樽北防波堤並且施工,是位卓越的技師。37歲,他被提拔為東京帝大教授,為社會培育許多優秀的年輕人。他也被譽為偉大的教育家,「如果沒有廣井的話,日本的近代土木將會落後50年吧」,可見其受到推崇的程度。

因為學生時代的與一喜歡講大話,因此又有綽號「大風呂敷的八田」(風呂敷是日本傳統包東西用的四方巾,大風呂敷又比喻為「畫大餅」),而廣井教授面對這樣的與一,總是面帶笑容在一旁守護著。「對八田而言,內地太狹隘了。如果待在內地的話,會被那些心胸狹窄的公務員排擠,所以八田的風呂敷只有在外地才得以真正施展啊」,而強力推薦八田到臺灣的正是廣井教授。

負責興建「桃園大圳」的灌溉工程

與一毫不猶豫的決定到土木業的新天地──臺灣,畢業後的第二個月1910年8月來到臺灣,正值24歲。他前往臺灣總督府土木部工務課任職,技術職方面有14位技師以及包含與一在內的31名技手。技師裡面的濱野彌四郎、川上浩二郎、十川嘉太郎、清水一德、堀見末子、國廣長重、大越大蔵等人都是帝大的前輩,過著繁忙的生活。

濱野彌四郎技師(提供:古川勝三)

他上任第4年升格為技師,負責衛生工程。1914年,由濱野彌四郎技師設計的「臺南上水道新設工程」開始施工,八田技師也在其中。這項工程是以曾文溪為水源,在「山上」設置水源地和淨水場,當時臺南市的人口3萬,計畫要供給10萬人用的飲用水,可說是劃時代的近代工程。耗時近10年,在1922年完工。對八田技師而言,參與這項工程很有幫助,不只對濱野技師的處事態度以及人生觀感到敬佩,並學習到做事的優先順序和作業員的調度,同時熟悉以曾文溪為中心的地形等,受益匪淺。

參與工程過了2年,出現人事異動。山形要助技師調為土木課長,而八田技師被指派負責灌溉工程。於是,他帶著萬分不捨的心情,向濱野技師道別,離開臺南。

那個時候,總督府內出現了因受缺水問題所苦的桃園臺地興建埤圳的計畫。桃園臺地有幾千個被稱為「埤塘」的貯水池,把這些互相連結形成水路網,成為當地農民的貴重生活資源。但是,一旦缺水的話,「埤塘」乾涸了,就會破壞生產系統,居民的生活也受到威脅。總督府未雨綢繆,為了要在桃園臺地打造2萬2000公頃的完整優良水田,提出灌溉計畫,作為土木局的公費公營工程付諸實施。

被命名為「桃園埤圳」的灌溉工程由土木課負責,山形課長召回了裡面最年輕的八田技師,把這項工程交給他。

八田技師進行事前調査和測量,以此為基礎,由狩野三郎技手為中心的新進技術人員負責設計和施工。基本設計是在淡水河的支流、大漢溪上游的石門峽、現在的石門水庫左岸設取水口,建造約25km的導水路,在導水路的中途設置蓄水池,從這裡再細分出幹線、支線、分線的供水路,利用河川的水和雨水進行灌溉,也就是透過石門取水的貯水池來進行灌溉。

當然,這項工程也利用了原先既有的多數「埤塘」。提高貯水池的堰堤高度,增加貯水量,為了連結「埤」和「埤」之間,建「圳」形成水路網。不用興建大規模的水庫,活用大大小小的蓄水池,增加貯水量,這項劃時代的工程在世界上看不到類似的作法。1916年11月動工,總事業費約770萬4000日圓,在 8年後的1924年完工。

即使在已經過了94年的今天也滋潤著桃園臺地,居住在當地的民眾至今依然蒙受恩惠。

受上級請託,深入調查適合水力發電及嘉義灌溉設施的水庫用地

八田技師指揮桃園埤圳的工程2年多後,被山形課長叫去,委託他為水力發電用的水庫以及增產稻米用的灌溉水庫,尋找適合的用地。

山形課長在擔任高雄港灣課長的時代,主張把高雄打造成一大工業地帶和發展國際貿易港口。實際上,當時已面臨快速工業化而導致電力不足的現實問題。但是,興建灌溉用的水庫建設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在內地,因為缺糧嚴重而依賴進口被稱為南京米的秈稻米。1918年的米騒動(因米價暴漲而引起的大規模暴動)使食糧增產成為緊急要務。把臺灣視為食料供給地的日本政府要求總督府增產稻米。

受到山形課長的委託,年輕技師為了尋找適合用地在臺灣全島展開調查。過程中困難重重,除了受到風土病的威脅,深入沒有人煙的土地。後來由國廣長重技師發現了適合興建水力發電的水庫用地──臺灣中部的日月潭。

為了這項工程,設立了臺灣電力株式會社,在堀見末子技師長的指導及監督下,1919年動工。另一方面,在相賀照郷嘉義廳長的要求下,開始尋找適合灌溉用水庫的用地。相賀廳長和山形課長交涉:「希望也能夠在嘉義建造像桃園埤圳的灌溉設施」,而且態度強硬,最後應許由八田技師進行為期2週的調查。相賀廳長非常高興,請支廳長和外勤警員擔任嚮導,調查了14處的候補用地。

對於缺水的嘉南荒原感到吃驚,著手擬訂大規模灌溉工程計畫

在嘉南平原的調査中,八田技師看到廣大的土地一片荒蕪被閒置。甚至,對於農民處在缺乏日常飲用水的生活環境也感到驚訝。他也明白了能夠建造貯水池的地方只有曾文溪的支流──官田溪。八田技師認為如果可以引水路到這個臺地,不毛之地應該能夠成為臺灣最大的綠色田野。

回到總督府的八田技師,立即著手擬訂基本計畫,並提交給山形課長,即「官田溪埤圳工程計畫」。課長瀏覽完文件後,怒斥一聲:「蠢蛋」。「光是2萬2000公頃的桃園埤圳就已經焦頭爛額了,何況是7萬5000公頃的灌溉,你這個蠢蛋在畫大餅……」

八田技師看到課長的情緒平復下來後,開始說明。或許是認為可行,聽完說明的課長回道:「提交給下村長官看看」。幾天後,他被下村長官叫到跟前,受到請託:「為了米和甘蔗的增產,請想辦法整備灌溉設施。」

八田技師為了能夠讓甘蔗增產12萬噸,將灌溉面積擴大到15萬公頃,而且新的水源要從臺灣最大的濁水溪取水,他把構想寫成計畫書提交出去。下村長官把日月潭水力發電計畫和官田溪埤圳計畫提交給國會。結果,電力公司的預算案通過了,可是灌溉計畫卻以調査不充分為由,被要求再度調査後提出。

因為有4萬5000日圓的調査費,八田技師指名阿部貞壽、齋藤己代治、佐藤龍橋、小田省三、磯田謙雄擔任各班長,動員共60位的作業員,一行人下榻嘉義高砂飯店,以此為據點,全心投入調査工作,不眠不休地持續了半年。從測量開始,對烏山頭水庫及供排水路的支線、分線都進行詳細調查,連同設計圖,也製作了預算表,再度提交給國會。

標題圖片:臺灣臺南烏山頭水庫的八田與一像(Kenichi Horie / PIXTA)

日本 臺灣 日本統治時代 烏山頭水庫 灌溉 台湾 日本統治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