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骨——日本、臺灣、沖繩共有的另一種生死觀

文化 臺灣香港

現今火葬雖為主流,自古以來,海洋文化沿岸多以土葬、風葬為主,再經過撿骨的二次複葬傳統。經此安葬程序,亡靈才得以安心前往另一個世界,並成為庇護子孫與地區的祖先及神明。由此習俗也可看出人們對親族死亡、遺體與靈魂的態度及相通的生死觀。

忌諱直言死的諸多慣用語

日語中用來表達「死亡」的相似詞語有很多,好比說「亡くなる」(過世)、「逝去」(仙逝)、「儚(はかな)くなる」(殞落)、「旅立つ」(踏上另一段旅途)等諸如此類。有次我和臺灣華語老師閒聊起這件事時,老師告訴我:「臺語中也有個『避諱』的說法叫『去蘇州賣鴨蛋』。」我問老師為什麼是「蘇州」跟「鴨蛋」呢?老師說他也不清楚。從那時候開始,只要遇見講臺語的老人家,我就會向他們請教這個說法的由來,但時至今日我仍沒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日本也有與上述類似的說法,其中較知名的,當屬嚴島神社鎮守的廣島縣宮島一帶。宮島被稱為「神之島」,這裡的巖島信仰向來忌諱「不淨」,是故島上並無墓地,居民過世時會被運送到對岸入土安葬,人們在此時忌諱直言「死」,於是便以「去廣島」代稱。江戶時代中期的國學家,小野高尚(Ono Takahisa)在其隨筆集《夏山雜談》中,記載著下面這段文字:

「西國有卑俗之諺,不云死而言赴廣島。此乃因安藝國嚴島為神地,避忌穢物,人死後其屍骸不得留置片刻,縱嚥氣亦擬作未死轉運赴廣島,在彼處行喪入葬,是故忌云死,而慣云赴廣島之緣由,乃嚴島土俗忌語也。」

據說這樣的說法後來傳至西日本各地,衍伸出諸如「去別府泡溫泉」、「去廣島買鍋子」、「去大阪買菸」等說法。

對死後的屍體及怨靈充滿恐懼

臺灣自古以來,也存在著視「死亡」為「不淨」的想法。

臺灣民俗學者劉枝萬認為,喪葬儀式在臺灣的機能在於「斷絕關係」,是奠基在對死者「發諸本能的嫌惡與恐懼」之上。從往生的那一刻起屍體即開始腐壞,有毒且危險,一旦往生者徘徊於人世與彼岸之間化身為「鬼」,便會替生者帶來災厄。

雖說臺灣有替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陣亡的日人建廟祭祀,但若仔細關注臺灣人對往生者抱有的強烈嫌惡與恐懼,不難發現這個結果與其說是出於對往生日人的敬意,其實更害怕的是壯志未酬的鬼魂作亂,遂依循手續行事以避免咒怨纏身,兼之祈求往生者守護該地域共同體。這樣的做法與以平家怨靈及菅原道真為首的日本「御靈信仰」不謀而合。民俗學者柳田國男在「把人視為神明祭祀的習俗」(1926)中,將抱著遺憾執著而死的亡靈喚作「御靈」,至今日本各地存在的「靈社」、「若宮」、「新八幡」、「今宮」等,都是為了平撫「御靈」作祟而建的神社。

經過撿骨的二次入葬儀式,才能順利前往另一個世界

《夏山雜談》中言及「縱嚥氣亦擬作未死」,這段話讓人感覺到,在離開人世以至彼岸之間尚有另一個世界存在,而如何把往生者從這「中間世界」送往下一階段,對臺灣人來說尤其重要。筆者曾經歷過臺灣親戚的喪禮,和已經大幅簡化繁文縟節的當代日本相較,臺灣喪事在筆者心中留下了很強烈的印象。翻讀文獻資料可以發現,古早時候的儀式又更加繁複,真讓我對老一輩的人們佩服不已。

提到送往生者到下一階段的方法,在以前的臺灣,「撿骨」(日本稱之為「洗骨」)是再自然不過的習俗了(孩童或意外往生者不在此列)。人們會把過世親人的棺木擺在家中,舉辦各項儀式而後入土埋葬,經過一段歲月,再行挖掘出化為白骨的遺體,把遺骨清洗乾淨後再次下葬。人們認為若往生者只經過第一次下葬,將會一直保持亡靈的狀態,不但無法庇蔭後代,還有帶來疾病與死亡的風險,故要在風水師選好的吉日洗骨,並在吉祥的方位二度下葬。如此一來,往生者方成為「祖先」,替後代子孫帶來幸福與豐潤。

一直到今天,臺灣仍有代代相傳的男性「撿骨師」存在,他們一如往日臺北帝國大學醫學教授,金關丈夫在著作中所述,甚至具備了人體解剖學方面的知識。臺灣一直到日本時代才導入火葬形式,一開始是出自公共衛生方面的考量,將感染瘧疾等傳染病過世的患者火葬,現今臺北市中山區的林森公園(日本時代稱為三橋町)一帶,便是當時火葬場的舊址。不過,對臺灣人而言撿骨儀式本身,可說是重視儒教「孝道」的漢民族社會的象徵,臺灣總督府怕導致抗日意識升溫,故未強硬施行火葬。

臺北市中山區的林森公園(攝影:栖來光)

活躍於日本時代到二戰戰後的臺灣人小說家呂赫若,在其作品《風水》的情節中,敘述主角夢見沒有完成撿骨程序的亡父,責備他是不肖子,同時主角任性妄為的弟弟帶來一名風水師,把尚在腐壞過程的亡母棺木給打了開來,書中勾勒出臺灣人擺盪在被納入日本殖民地後引進的近代觀念與傳統文化之間的困惑糾葛。即便今日因衛生考量與土地不足等問題,火葬已成主流,臺語仍會把兩者區別開來,稱經過自然腐壞過程(土葬)的遺骨為「青骨」,火葬的遺骨則叫「熟骨」。

沖繩由親族的女性擔任洗骨作業

「撿骨」不光只是臺灣獨有的習俗,沖繩與奄美大島亦有土葬、風葬等異曲同工的傳統形式。日本小說家島尾敏雄之妻島尾美保的文學作品亦觸及撿骨題材,只不過,相較於包括臺灣在內的漢民族社會皆由男性出任撿骨師,沖繩一帶則是都由女性扛起這份工作,這點相當饒富興味。男人們把棺木從親屬與地域共有的墓地中搬運出來,接著由和死者血緣最近的女性打開棺木取出遺骨,再用菜刀把皮膚從化為白骨的骨頭上剝下,以海水與泡盛清洗乾淨後安置到骨壺裡。替自己的雙親與子女撿骨,對女性來說是很殘酷的作業,也因此在後來興起的女性運動推動之下,火葬場於1939年設立,從此火葬成為主流做法。

海洋文化區的各地,古早即有複葬的傳統

或許是海洋文化自古以來的交流、流傳所致,就連在臺灣對岸的中國南部福建省(尤其是客家地帶),還有東南亞各地、遠及巴西、坡利維亞等地的少數民族之間,都有關於撿骨的紀錄留存。在臺灣長大的民俗學者國分直一提出他的見解,認為「在包括日本、沖繩在內的環東海地區裡,複葬(遺體歷經撿骨、移骨等數次處理程序後方入土埋葬,成為「祖先」)早自史前時代便是主流」。

的確,紀錄顯示古代日本人確曾行使複葬的儀式。根據《日本書紀》所示,天皇駕崩後不會馬上讓其屍體入土安葬,而會移至「殯宮」安置至少一年半的期間。直到今日,天皇駕崩時依舊會採行這道「殯」的儀式,試想,若在還沒有冷凍保存技術的古代,在殯宮的遺骨會於一定時間後化為白骨,此時再移入古墳安葬,這樣的過程委實與臺灣的撿骨相仿。

《古事記》一書中講述了日本創造國土的神話,並描述伊邪那岐命到黃泉國尋找亡故的愛妻伊邪那美,卻看見妻子長滿蛆蟲、腐壞的模樣,像這樣的段落亦表現出人對死亡與不淨的恐懼。被譽為「沖繩學之父」的伊波普猷指出,他曾在沖繩某座島嶼見過一種風葬方法,令人聯想起《日本書紀》中所述,「天稚彥」死時親屬夜夜齊聚、飲酒歌舞的橋段。

古時複葬傳統的殘影,還能在山口縣土井濱遺跡以及大分、和歌山、千葉等日本沿海古墳與遺址中覓得,然而,當佛教自中國傳入普及後,隨著火葬成為普遍趨勢,複葬的習俗便幾乎消失無蹤。

黑潮與對馬海流波濤翻湧在日本與臺灣之間,人們能在日臺兩者身上看見許多連結交會,而自古以來,各式各樣的文化亦仿若海浪一般,不斷在日本、臺灣以及周遭各地區之中拍打、回流。這個現象在如何面對人類「死亡」一事上,也不例外。「去蘇州賣鴨蛋」這句忌諱的話,或許也是其中之一。

標題圖片:嚴島神社(攝影:栖來光)

參考資料

  • 小野高尚《夏山雜談》/國立國會圖書館Digital collection
  • 島尾美保《海邊的生與死》
  • 《女性學辭典》/岩波書店/2002年
  • 國分直一《日本暨我國南島等地之葬制問題》(日本及びわが南島における葬制上の問題)(1963)
  • 國分直一《環東海民族文化考》(環シナ海民族文化考)(1976)
  • 大本敬久《愛媛的傳承文化》(愛媛の伝承文化)
  • 呂赫若《風水》/《南方・南洋/臺灣》/黑川創編(1996)
  • 筒井功《葬儀的民俗學》(葬儀の民俗学)(2010)
  • 胎中千鶴《葬儀的殖民地社會史/帝國日本與臺灣的〈近代〉》(2008)
  • 平敷令治《沖繩的祖先祭祀》(沖縄の祖先祭祀)(1995)
  • 蔡文高《洗骨改葬的比較民俗學研究》(洗骨改葬の比較民俗学的研究)(2004)

日本 沖繩 臺灣 黑潮 喪葬禮儀 洗骨 撿骨 台湾 葬儀 洗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