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人離不開米飯?

生活

日本人把餃子當作「菜」來吃

日本最受歡迎的中餐之一是餃子。據說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後從中國大陸撤退回國的日本人帶來的,之後逐漸普及,登上日本家庭日常餐桌,其歷史並不久。在日本,餃子一般是以煎的形式(即煎餃)飲食,與中國的水煮形式(即水餃)形成了對比。並且,日本人吃餃子的方法也令中國人大為吃驚,他們把餃子當作一道菜,配著米飯吃,或是在喝啤酒時拿餃子當下酒菜。

在中國,由於餃子是以小麥粉製作的主食,因此不會被當作菜肴。就像日本人不會把米飯當作下酒菜,邊吃米飯邊喝啤酒一樣,中國人也不會把餃子當作酒水的酒菜。所以,當看到日本人把餃子當作配菜津津有味地吃米飯時,中國人不禁張口結舌、目瞪口呆。他們絕對無法想像,日本有一種「餃子定食」,就是米飯配餃子的套餐。反之生為日本人的筆者,曾在天津生活過一段時間,那時才知道了原來餃子不是米飯的配菜,為此深感驚訝。

如有中國朋友的日本人應該都問會被問過同樣一個問題:「日本人為什麼將餃子和米飯一塊吃呢?」筆者總是不知該如何回答是好,只能想到這樣的答案:「對日本人來說,不吃米飯總覺得缺了點什麼,心裡不踏實。」

日本人喝完酒要來一碗麵或米飯

日本人喜歡的中餐還有炒飯和拉麵,也相信拉麵源於中國。

然而這裡也有一個讓中國人感到驚訝的吃法,那就是拉麵和炒飯或者拉麵和米飯一起食用。兩者都是澱粉類食物,主菜是澱粉,主食還是澱粉,這讓中國人非常無法接受。

但為何日本人要這樣吃呢?原因恐怕還是在於「感覺缺了點什麼,心裡不踏實」。即便是喝了酒,也總是在最後的「收尾」聲中,要來一碗米飯或拉麵。

筆者認為,很多日本人不吃米飯就會感覺心神不定,這恐怕不是營養上的需要,而是文化方面的原因,是由於過去在一段時期飲食就專指吃米飯來的。

主要以米飯來攝取營養

以往日本人總是在吃米飯。日本正處在開啟西方現代化模式前夕的江戶時代(1603~1868年)後期,據估算,當時每人每天要食用450g大米,而現在人均每日消費量也只不過150g(2016年度)。

並且,當時的副食品少之又少,遠遠無法與今天相提並論。據江戶時代文獻記載,日常副食品為味噌湯、泡菜和豆腐。由於明治維新以前原則上禁止食肉,因此蛋白質只能從豆腐和魚類中攝取,而魚類屬於珍稀食材,普通百姓很難入口。以前日本人所需的營養,包括蛋白質在內,幾乎全部來自穀類,尤其是米飯。即便在進入明治時代以後,飲食種類也並沒有發生很大的變化。

筆者的祖母在晚年回憶起大正時期(1912~26年)她的少女時代時還不斷抱怨說,「講到飯菜,總是在吃著蘿蔔乾,真的讓我吃膩了」。祖母老家在東京深川開一家醫院診所,家境並不窮困。但即便這樣的家庭裡,只有一家之主的父親的飯菜上才有魚可以吃。可想而知,那時日本人的生活情形是怎樣的了。

然而就連這米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日本人也只能抱著一種夢想,那就是盼望著什麼時候能飽飽地吃上一頓精米煮的白米飯。

據說在江戶時代,能吃上精白大米的飯只有上流階層以及江戶時期後期的江戶、大阪等大城市的人,地方上的普通百姓吃的都是雜糧。這些地方居民能吃上精白米飯,已經是明治以後的事情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食物匱乏的年代,人們爭相求購的還是精白大米。

飲食的西化也意味著「去米化」

吃飯即意味著吃米飯,這樣的歷史在日本可謂漫長而悠久。即便到了1962年,日本人均每天的大米攝取量還高達324g。那麼,日本為什麼會形成「粗陋的小菜配大量米飯」這種飲食習慣呢?筆者認為,其原因恐怕在於江戶時代的經濟體制。

江戶時代貨幣經濟逐漸成熟,領主和武士在市場上通過大米交易得到貨幣。然而,為了得到更多的貨幣而努力增加大米的產量,結果導致了米價下跌,貨幣收入減少,由此陷入惡性循環,靠報酬生活的武士陷入困境。當時日本正處在鎖國體制下,大米無法出口,也沒有多少領主願意種植大米以外的農作物用於交易。

在這種經濟體制下,各領主為了獲取更多的實物,便強制農民多種大米。江戶時代,馬鈴薯、番薯和玉米等可替代米飯的主食是從國外傳入的,在日本國內並未普及。番茄等蔬菜是江戶時代中期才傳入的,也沒有普及,蔬菜的種類很少。不可否認,當時播種的農作物過於偏重大米,加之鎖國政策的推波助瀾,導致農作物種類貧乏。

不過,歷史上偏重於米飯的日本人的飲食生活,在最近的半個世紀裡發生了巨大變化。與1962年相比,2016年日本的大米消費量減半,而肉類消費則成長了4.2倍,牛奶和乳製品也從28.4kg成長到91.3kg,飲食習慣趨向西化。而且,近年來出現的控糖減肥熱更是加快了日本人「去米化」的趨勢。

副食種類豐富起來,大米的消費量當然會減少。日本人不再偏愛米飯,這或許意味著日本人的飲食習慣正在逐漸擺脫歷史傳統的影響。

標題圖片:日本一家餐廳的「餃子定食」(筆者提供)

文化 飲食文化 米飯 美食 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