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臺灣的日本人系列:將不毛之地化為綠色田野的日本人・八田與一(3)

文化 臺灣香港

八田技師的銅像秘辛

1930年5月,嘉南大圳的核心——烏山頭水庫大功告成,以「上天賜與之水」灌溉15萬公頃大地的世紀工程,迎向終點。八田技師又回到了臺灣總督府,烏山頭的工作人員也轉換到新的職場,應該沒有機會再次相聚。同甘共苦的十年歲月,引人思慕,別離更是令人難過。

自然而然有人提議:「想留下一些紀念之物。」「沒錯,鑄造八田所長的銅像,放在工程的起點吧。」

起初堅持婉拒的八田技師,在推辭不下之後,終於同意,但附上一個條件:「只希望不要是從臺上俯瞰下方的那種銅像。」

發起人代表是擔任機械課長的藏成信一。來自工作人員的捐獻和校友會的贈與,總計高達1779日幣,換算成現值大約為800萬日幣。之後透過住在東京的伊東哲的介紹之下,委託朝倉文夫塾的都賀田勇馬製作銅像。銅像呈坐姿,單手邊輕觸頭髮的沉思模樣,設置於水壩工程的起點。

時光飛逝,大東亞戰爭接近尾聲時,由於金屬類供出令(譯註:戰爭末期,物資缺乏,下令收集民間金屬器物,以供應軍隊使用)之故,因此許多銅像和吊鐘被政府徵收,八田技師的銅像也不例外,從烏山頭水庫失去蹤影。

1945年8月15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宣言,戰爭結束,臺灣成為被放棄之地。八田技師的銅像在送出之後,一直下落不明。真到一位名為坂井登的少年,偶然間在黑市裡發現銅像,並且告知父親坂井茂,坂井茂曾是八田技師的下屬,立刻通知嘉南農田水利會這個消息。水利會非常開心銅像完好無缺,趕緊前去買下,並運往水利會位於番子田的倉庫存放。當時臺灣正逢移除日本人銅像和神社的時期,由於擔心銅像被發現,水利會趁夜色掩護下運往烏山頭,放置於八田家的露台上。但是當時有人切下臺南神社的神馬雕像的尾巴變賣,因為此事件,水利會擔心出意外,將銅像藏在水庫管理事務所的地下室裡,自此封印30餘年。

1975年,水利會曾向政府申請重新設置銅像的許可,但當時日本才與臺灣斷了正式邦交不久(譯註:1972年日本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交,因而與中華民國斷交),或許是局勢的影響,因而「不許可」銅像的重新設置。3年後,水利會再次提出申請,卻是石沉大海。水利會認為是默許之意,但仍舊擔心銅像可能遭受損壞,因此製作了可以重製銅像的鑄模,並存放於地下室。八田技師的銅像在1981年加上底座,再次設置到原來的地方。從烏山頭消失到復原,已經過了37個年頭。這些都要歸功於嘉南的農民,他們不辭辛勞地守護八田技師的銅像。

關於半水力淤填式工法的秘辛

八田與一為烏山頭水庫設計的施工技術,稱為半水力淤填式工法,是東洋唯一、更是世界最大規模的半水力淤填式土石壩。他提議此工法有兩大理由,第一是臺灣和日本一樣位處地震頻繁的區域,因此不想建造長達1273公尺的混凝土壩體;此外,建造水壩的烏山頭周邊,地質接近黏土,附近的曾文溪也有大量的土石砂礫,可供修築堤防之用。事實上,建造烏山頭水庫,僅使用不到0.5%的混凝土材料。所謂的半水力淤填式工法,即是以水力搬運富含黏土的砂礫,多次堆積後建造堰堤的施工技術。八田技師的工法名稱上有「半」這個字,是因為並非以水力,而是火車運送土石砂礫的關係。

八田技師的好友之中,有位晚他一年的後輩石井穎一郎,他在1885年生於橫須賀市,1911年大學畢業後進入橫濱市水道局任職,從那時開始研究水力發電,特別是堰堤的建築工程。1938年10月,他從日本電力辭職,擔任臺灣電力的顧問,是一位負責大甲溪以及其他水堤、發電所施工指導的技師。八田技師是他的一生知交,書信往來頻繁。兩人書信中曾發現一封八田技師所寫的信件,載有關於半水力淤填式工法的內容,在此稍作介紹。

「美國有一位名為米魯勒的技師,設計出一種水力淤填式的水壩,以水力沖散水壩附近高地上的土石砂礫,散落後以圓桶搬運含水的土石泥沙,以供建造水壩,但自然環境的條件並非都適合此種方式,因此如『卡拉維拉斯水壩』一樣,由於砂石不足,造成建築工程尚在進行中,水壩便已受損的狀況。烏山頭附近的山丘全都屬於黏土質,我認為只用這些土去建造水壩,是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因此,在慎重思考後,我設計出一種施工方式,先從曾文溪採取適合的砂石,以火車運送,置於水壩兩側,接著射水衝擊,使土石大小均勻分解、淤積的方式來建造壩體。當時美國尚未出現半水力淤填式的水壩,我的想法很自然地被認為是怪異的工法。但我確信這是最好的施工方式,因此希望能付諸實行,可是當時的○○技術總監和山形課長,無論如何都不允許我展開水壩工程,他們說,沒有那種水壩建築方式,就算老實說是我自己研發出來的技術,但他們認為外國尚無成功的實例,質疑日本怎麼可能完成,因而強烈反對。但我深信,除此之外,別無他法,所以打算在學會中發表自己的想法,接受外界檢視並尋求意見,不過,對外公開官方的業務秘密,被認為不合常規,所以連對外發表施工技術也不行。雖說如此,這個看起來有危險的施工方式,仍是無法付諸實行。在如此的反復折衝之中,大正9(1920)年,美國一位名為霍姆斯的技師發明了半水力淤填式的工法,另一方面,單純以水力淤填式工法建造的卡拉維拉斯水壩,在施工中潰堤,我的意見因而逐漸獲得認可,最後才以半水力淤填式的工法完成水壩。與此同時,在約15萬公頃的耕地上,實行蕃薯和水稻的三年輪作法,宣告成功,也是我的創意提案獲得認可的成果。在如此的因緣際會下,美國雖然率先開發出半水力淤填式的施工方法,但其實我早已提出類似的想法,心中自豪之情,不禁隱隱而生。」

從這封珍貴的書信史料可以窺見,八田技師開發出半水力淤填式的工法和三年輪作的給水法。若當時八田技師的提案即時獲得認可並付諸實行,無疑地,烏山頭水庫將成為史上第一座以半水力淤填式工法建造的水壩,永遠留在世人的記憶之中,而公務員認為「沒有前例就否決」的思考,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依舊沒有改變。

建立八田夫妻墓碑的軼聞

1942年5月8日,八田技師所搭乘的大洋丸,遭受美國潛水艇的攻擊,沈沒於大海之中,千餘名優秀的技術人員也一同葬身東海,八田技師結束了他56年的生涯。另一方面,他的妻子外代樹夫人,在丈夫死後的第3年,帶著3個女兒浩子、玲子、成子一同前往疏散地烏山頭,戰爭結束後,學徒動員出征的次子泰雄,在1945年8月31日回到烏山頭;隔年的9月1日天色未明,外代樹夫人留下遺書寫道:「玲子和成子都長大成人了,兄弟姐妹要和睦相處」,之後前往烏山頭水庫的放水池,投水自盡,當時才45歲。

戰後,這位日本婦人之死被認為是「過於思慕丈夫而亡」,展現日本女性的美德而傳為流傳。連大宅壯一非虛構寫作獎的得主鈴木明,在他1978年出版的作品「續篇・誰也沒寫過的臺灣」之中,寫下了:「夫人一拿到電報,留下了『思慕夫君願隨之』的遺書後,便在嘉南大圳投水自盡」這樣錯誤的敘述。那封錯誤的遺書留下了不小的影響。外代樹夫人並非殉死,而是精神受到巨大打擊之下的遺憾,筆者認為這樣才是適當的解釋。若非如此,賢慧精明的外代樹夫人不可能將8個子女留在已化為一片焦土的日本,獨自結束生命才是。

戰爭結束時,擔任烏山頭出張所所長的是赤堀信一,他從六女成子處得知外代樹夫人下落不明時,率先抵達現場,身為八田夫妻的老朋友,以往頗有交流。赤堀所長希望能讓八田夫妻永眠於烏山頭這塊土地,於是前往水利會商量相關事宜。水利會的職員也曾聽聞八田夫妻生前曾表示希望「定居臺灣」,當下就接受了赤堀所長的請求,同意在可以俯視水庫的高地上設置墓碑。

他們在富含大理石的臺灣,尋找作為日式墓碑的「御影石」,最後在高雄找到了一塊福建產的墓石,設立在曾設置銅像之處的後方,當時是1946年12月15日。墓碑上所刻下的年號並非日本年號昭和21年,而是中華民國35年,這是依據赤堀所長的指示。「若用中華民國的紀元,後人會說這個墓碑是由臺灣人所建造而成,是樁美事,八田夫妻也會感到開心吧。」現在,歷史終於獲得印證。

標題圖片:在修復後的八田與一銅像前獻花的臺灣民眾,2017年5月8日,臺灣臺南(時事)

日本 臺灣 嘉義農林 臺南 日本統治時代 烏山頭水庫 灌溉 台湾 台南 嘉義農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