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改變了日本——探索自行車聖地「島波海道」變革的背後

社會 臺灣香港

2018島波海道國際自行車大賽 (CYCLING SHIMANAMI)剛落幕,與4年前相比,更加閃耀亮眼。4年前,現場的工作人員顯得緊張生澀,如今完全是駕輕就熟的模樣,行動俐落,有效率地引導超過7000位參賽者,沿途可以很放心地騎行。

其中,變化最大的是民眾在一旁熱情加油。6年前,當地的老伯伯和阿婆是面露不可思議的表情,眼神帶了些困惑。這次是拿出板凳坐在路旁,與附近居民圍在一起,每當集團通過時,一邊敲打加油道具發出聲音,一邊大喊著「加油!」對於遠道而來的參賽者而言,能夠聽到如此溫暖的加油聲真是令人感動。騎自行車的時候,總是使勁地踩著腳踏板全力前進,即使可以欣賞風景,也沒什麼機會和當地居民聊聊,可是有了他們的加油,整個心情都飛揚起來。

當地民眾為參賽者加油(攝影:野島剛)

島波海道的改變,背後當然有許多人的努力,而「臺灣」在裡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瀨戶內海的多島之美盡收眼底

島波海道自行車大賽從2014年開始,主辦單位是愛媛・廣島縣等地的日本地方政府和相關團體組成的執行委員會,每2年舉辦1次,今年是第3屆。國際大會4年舉辦1次,這次為2014年以來的第2屆國際自行車活動,對我而言,也是睽違4年的島波海道之旅。

島波海道是連結四國的愛媛縣今治市與本州廣島縣尾道市的跨海道路,全長約70公里。活動的最大樂趣就是能在高速公路盡情馳騁。舉辦自行車大賽時,封鎖了連結本州與四國的高速公路「西瀨戶自動車道(瀨戶內島波海道)」,參賽者可以騎行在寬敞車道上,享受在眼前展開的絕景「多島美」(意指坐落在瀨戶內海的島嶼群風光)。

能上高速公路為本賽之最大樂趣(攝影:野島剛)

大會準備了不同騎行距離的自行車路線,有針對初級者的短程路線,或者是70公里往返的最長程「COMPLETE SHIMANAMI 140」(約140km)等。尤其是今年首次規劃了從廣島方面出發的組別路線。雖然是連結愛媛和廣島的路線,在考量可容納的飯店及籌備活動的問題下,長久以來出發地點都設定在愛媛的今治,這次在廣島方面的強烈要求下,從尾道出發的路線終於實現了。

今年,筆者和來自臺灣的參賽者一同騎行新設的尾道出發路線,而且出發地的尾道市市長平谷祐弘也在隊伍裡面。這項自行車大賽的特徵之一,就是日本地方政府的首長會自發性地和一般參賽者共襄盛舉,當市民感受到行政方面的積極態度,也會帶動整體活動的氣勢。這次是利用臺灣自行車大廠捷安特(GIANT)的電動車,捷安特為了打入日本市場,從2019年1月起發售搭載電池的電動輔助運動型自行車。要克服上下坡多且吹著強勁海風的島波海道,電動輔助自行車應該是不錯的選擇。

大會早上6點開始,天色還沒亮,一行人連同自行車從尾道搭船前往出發會場。即使氣候溫暖的瀨戶內,也帶了些深秋的涼意。但是,在騎行的過程中,太陽出來了,隨著氣溫逐漸上升,身體也開始冒汗。70公里的路線途中設有數個補給站,可以在休息的片刻品嚐當地特產,如柑橘汁和魚板等,種類相當豐富。難得有運動的機會,但是大會結束後,體重沒減反而增加了,真是苦惱啊。

早上6點平谷市長(右前者)與參賽者一起從起點出發(左)和補給站的狀況(右)(攝影:野島剛)

自行車帶來的健康、人生價值及友情

如上述,擁有「多島美」頭銜的島波海道,能夠銳變為世界中名列前茅的自行車聖地,原動力來自於臺灣。2012年,愛媛縣知事中村時廣在摸索如何活用自行車來振興觀光的策略,於是訪問了自行車旅遊蓬勃發展的臺灣,到GIANT總公司與創辦人劉金標董事長(時任)會面。

那時候,劉董事長說的一席話,帶給中村知事不小的衝擊。

「自行車運動有益健康,是人生的價值,也會孕育友情。」

中村知事回憶,在那之前只是考慮舉辦個純粹是運動性質的自行車活動,才發現到原來自行車帶來的社會貢獻不僅僅是振興觀光。

2020年東京將舉辦奧運,想必會帶動日本的觀光熱潮。現在,大致上可分為兩個潮流,一個是東京・大阪・京都等地的都市觀光,另一則是北海道、東北、北陸、中國、四國、九州・沖繩等的地方觀光。都市觀光以團體觀光為主,主打購物和美食。另一方面,地方觀光則要靠各自獨特的魅力來吸引觀光人潮,估計在地方上會引起激烈的觀光客爭奪戰。

北海道的自然之美當然不在話下,沖繩作為南國的度假勝地也別具一格,但是其他地方儘管在歷史或文化上拼命強調自己與眾不同,對於不太熟悉日本的外國人來說,也許看起來沒什麼差別。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有伴隨著充實的周邊設施與服務的自行車旅遊,將會成為吸引外國人的一大魅力。

其實,現在世界上熱門的新興觀光型態之一就是自行車旅遊,因為既環保又健康,也可以充分地享受美食和風景。而自行車運動的效果正如劉董事長說的「健康、人生價值、友情」。

各地起而效仿,投入自行車運動以帶動人潮與觀光

在「2018島波海道國際自行車大賽」的前一晚,舉辦了國際研討會,參加者有來自美國、法國、澳洲、中國等世界各國的自行車相關人員,其中,臺灣的存在感獨樹一幟。

目前,在日本推廣自行車旅遊的「傳教士」,是從創業開始就與劉董事長並肩作戰,將GIANT推向世界的日本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會長羅祥安。

在會談上登場的羅祥安提到:「10年前的臺灣也是從零開始,現在銳變為自行車島。如果臺灣做的到,日本沒有理由做不到的。」

日本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羅祥安會長(攝影:野島剛)

在臺灣有推廣自行車旅遊的一套Know-How。原型是每年在臺灣舉辦的「騎遇福爾摩沙900」,因為環島臺灣一周的距離約900公里。環島在臺灣蔚為流行,而帶動環島風潮的就是GIANT,它的成功經驗成為日本全國爭相學習的對象。

對羅祥安而言,今年也是忙碌的一年,在日本四處奔波。舉凡環琵琶湖一周的「BIWAICHI」、振興東北受災地區的「TOUR de TOHOKU」、茨城縣的「筑波霞浦自行車道」(Tsukuba-Kasumigaura Ring-Ring Road)等活動,日本各地出現了想要透過自行車旅遊振興觀光的聲浪,希望能夠和GIANT合作。

臺灣的環島經驗為日本帶來一番自行車的新氣象

島波海道一下子晉身成為代表日本的自行車路線。這次的參加人數有7200人,其中從海外來的參加者多達800人。最近,在日本各地盛行的地域振興,一貫是在秋天到春天的這段期間舉辦自行車活動,可是參加人數超過7000人的大規模,在別的地方是看不到的。

島波海道的風景(攝影:野島剛)

2018島波海道國際自行車大賽只有星期天的單日行程而已,但是外國人或是外地遠道而來的參賽者,包括大賽的前後一天,大約會停留5天到一個禮拜左右。這段期間入住飯店,到當地的名勝景點觀光,沒有任何大型活動的普通週末也很多人到訪。自行車活動成為吸引遊客的關鍵,為當地帶來了相當可觀的經濟效益。

日本地方政府看到這樣的「島波効果」,眼睛也為之一亮。廣島縣知事湯崎英彥在前一晚的研討會上表示:「接下來想要推廣『山波街道自行車運動』」,即連結廣島和日本海方面的山陰地方,規劃出新的自行車路線。

繼島波海道的成功經驗之後,愛媛縣也有了下一個目標。之後要把環四國一周的路線與島波海道結合起來作為一套行程來推廣。由此可見,自行車旅遊的風潮正逐漸在日本各地擴散。

長年以來,臺灣在電視劇或消費文化等多方面深受日本影響,在經濟上也緊追趕著已過高度成長期巔峰的日本。但是,在自行車運動的層面上,很顯然地臺灣領先日本,而且臺灣改變了日本。以島波海道為開端,這番新現象正在自行車旅遊的領域如火如荼地開展。

正要出發前的筆者(提供:野島剛)

標題圖片:島波海道(攝影:野島剛)

觀光 自行車 臺灣 島波海道 自行車旅遊 Cycle Tourism 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