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大學秋季入學的意義

社會 文化

東京大學決定限制性實施9月入學制度。這項決定能否成功挑戰日本的“內向”型教育制度,邁出變革日本社會整體的第一步呢?請看上智大學經濟學系上山隆大教授的詳細解說。

7月22日,東京大學公佈將限制性實施“秋季入學”制度,從明年起在教養系設置特別課程班級,入學考試和授課全部使用英語。以留學生和有海外就學經驗者為對象,從入學到畢業全部採用英語教育這一設想本身並不新奇。因為這只不過是基於2009年文部科學省主導的“國際化據點整備事業(國際化30)”而制定的計劃,長期以來有不少日本大學一直在做同樣的嘗試。

東大在校內成立了一個專門作業小組,討論研究將全校的入學時間從現行的每年4月轉變為秋季後所產生的影響。倒不如說是對稍前發表的這則新聞令人更感興趣。因為一旦實施,那麼將不僅限於入學時間,還會關係到日本的學術、教育理念,甚至於政府機關、企業等的雇用形態,即日本將會在更大的體系上不得不隨之發生變化。

改變培養過於內向型人才的教育模式

東大校長濱田純一氏正意志堅定地推進這項教育制度的轉變。濱田校長說,在以自然科學為中心的研究方面,東大的國際競爭力絕不遜色於海外大學,改變我們單純培養過於內向型人才的傳統視點,時機已經成熟。要求9月入學的呼聲由來已久。與海外的一流大學相比,日本大學招收留學生的人數明顯少得多。另一方面,日本的大學生希望赴海外留學者的數量也在持續減少。有關人士認為,將日本的新學期開始時間與海外大學同步,將能夠跨越留學制度的障礙。

不過,全面更改為秋季入學,不單純是一個擴充留學的問題。濱田校長在接受採訪時中肯地指出:“過去,日本的高等教育只是為了充分滿足國內的需求,因此,只需面向日本國內的勞動市場培育人材。”

日本的大學一直以畢業生就職於日本的企業,或者是進入本部設立在日本的組織為前提的。學生方面對大學畢業的學歷和教育內容,只考慮其是否能有利於在日本國內的職業生涯。甚至有這樣的議論,認為增加留學生和海外歸國子女只不過是為了刺激在日本國內“無菌培養”起來的學生而已。

在泡沫經濟時期,成群赴外國留學的人們也一樣,大多盯著的只是鍍金回國後的高薪或提升。他們與亞洲其他國家赴美國留學的優秀人材,畢業後留在當地繼續追尋21世紀的美國夢形成鮮明對照。而且,大學方面對於這種情形也全無特異之感。總而言之,日本的教育目標本身就是極其國內型的,東大正發起挑戰努力致力於這種體制的變革。

東大的目標是真正的國際化

但是,9月入學制度僅在東大實施是難以順利進行的。考進東大的學生,4月高中畢業後到秋季入學,不得不度過半年的“空檔期”,假如企業和政府機關等不改變傳統的就職開始時間,待到大學畢業時,同樣也會產生出這種時間上的“空檔”,二者加在一起則必須甘受長達1年的時間損失。如果不能與其他大學同步實施改革,不管東大的名聲在日本有多高,在招收優秀學生的競爭中也很可能會敗下陣來。進而圍繞爭奪日本最優秀人材(best and brightest),將會出現東大一家學校與海外的一流大學相互競爭的局面。東大如果真心致力於改革,就必然要尋求包括政府機關和企業等的就職時間,以及上大學之前各級學校的入學時間在內的日本的整個教育體系的改変。

日本的大學制度(舊制高等學校)原本是明治時代從外國引進的,當時從教的教員大多數也是外國人,故沿襲了西方9月入學的傳統。但是,因為日本政府機關的會計年度和就職開始時間是4月,民間企業也依從了這個慣例,中小學學校也把入學時間統一到了春季。這一結果,要求大學彌合入學時間和畢業時間的“空檔”,於是大學也隨之改為4月入學了。

改變一個已經深深植根於社會的體系非常不易。東大在與其他大學和高中對話協商的同時,擬在今後5年左右的時間內向秋季入學制過渡。不過,要實現這種變革,東大必須更廣泛地向社會發出呼籲,掀起更大規模的討論。在這樣的過程中,不止步於變更入學時間,還應該使入學年齡多樣化,改變現行的、集中於20歲前的入學年齡;另一方面,需要謀求企業方面做出相應調整,採取一種可以全年錄取、連續性雇用的方式。

此次東大的嘗試,表現出國際化的影響已經開始向教育現場滲透。但是,所謂的國際化,原本並不是價值觀的一元化,毋寧應該認為是擴大價值的多樣化。東大在引進新的教育體系上定會艱難重重。但是,正因為有了這種艱辛的不懈努力,才有可能展現出名副其實的國際化大學的英姿。

(2011年9月21日)

(原文日文)

上山隆大 東京大學 秋季入學 教育制度 入學考試 就職 人材培養 空檔期(年) 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