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工具機產業是否前途光明

財經

汽車、家電生產時必不可少的工具機,作為製造機器的機器,也被稱為“工作母機”。從1982年以來的27年間,日本的工具機產量一直佔居世界首位,然而在2010年讓給了中國。在台灣及韓國也緊隨其後的狀況下,日本的工具機產業是否會就此衰退下去呢?

「一國之繁榮,維繫於該國的先進生產力。」——這是寫在1989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工業生產力調查委員會寫在《Made in America: Regaining the Productive Edge(美國製造——如何從漸次衰弱到重振雄風)》 (美・Michael L. Dertouzos 著)一書開頭部分的名言。它通過調查分析發展勢頭強勁的日本與歐洲基礎工業的生產力,對工業實力衰退的美國經濟發出了警告。調查涉及到汽車、化學、民航飛機、電子機械、工具機等8種行業,從而得出了開頭的「一國之繁榮……」,也就是「工業生產力即國力」 的結論。從那以後的二十多年,工業實力由美國轉向日本,今後,將向著中國及印度轉移。工具機產業的發展與經濟成長率密切相關,作為其象徵,現在,以13億人口的中國和11億人口的印度為代表的亞洲新興國家中,對工具機的需求在直線上升,需求量異乎尋常之大。以電子產品製造服務(EMS)方式,承接以iPhone、iPad為代表的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零部件生產的中國企業,一家企業一次性就引進超過2,000台的多工序數控工具機。為此,在中國市場,中國廠家加上台灣及韓國廠家以低價位工具機發起攻勢。包括中國及印度市場在內的亞洲市場上,日本和德國廠家以及後來居上的中國、台灣及韓國廠家正展開著一場激烈的爭奪戰。不久的將來,日本的工具機產業是否會步美國之後塵,走向衰退呢?

獨占鰲頭27年的「日本製造」

工具機被稱為「工作母機」。汽車、飛機的製造、鐵路的建設、還有我們身邊的手機、相機、鐘錶等的生產,都離不開工具機。「製造機器的機器」就是這樣的一種工具機。

如上所述,工具機產業的發展與經濟成長率密切相關,在此讓我們來看看戰後日本的GDP與主導產業的變遷狀況(圖表1)。在1956年-1973年的經濟高速成長期(平均經濟成長率為9.1%),大戰結束已有10年,重建復興所必需的鋼鐵、化學、電氣設備、造船等重工業及化學工業(「重厚長大」型產業)崛起並牽引了日本經濟的發展;1974年-1990年(平均經濟成長率為4.2%),重點開始轉向汽車、微電子的加工組裝型產業(「輕薄短小」型產業),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動力;而後,經濟發展趨向穩定,市場呈現飽和,日本的主導產業又轉入了環保和醫療領域。與此同時,「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也在重工業與化學工業的基礎之上,創建起了加工組裝型產業。

圖表2顯示的是主要國家及地區銑床產量的變化(根據美國Gardner Publications(加德納出版公司)的統計)。2010年的總產值(28個國家)為482億3,340萬美元。其中第一是中國(145億8,540萬美元,30.2%),日本位居第二位(105億3,900萬美元,22%),第三是德國(68億2,500萬美元,14.2%)。近年,一直是這三個國家三足鼎立競相角逐的局面。回顧過去,憑藉汽車的大量生產,日本國力大增,在1982年超過了曾引領世界的美國躍居第一,之後,至2009年的27年裡,一直獨占鰲頭。

20世紀70年代 美國廠家寬懷大度

在美國的工具機廠家中,曾出現過辛辛那提米拉克龍(Cincinnati Milacron)、莫耳(Moore)、華納・史瓦塞(Warner & Swasey=W&S)、博格瑪斯特(Burgmaster)、吉丁斯・路易斯(Giddings&Lewis=G&L)、科爾尼・特雷克(Kearney&Trecker=K&T)等猶如閃爍繁星般的企業。 20世紀70年代初期我還是初出茅廬的記者,在「芝加哥工具機展」(世界三大工具機展覽會之一)採訪結束後,走訪了其中幾家明星企業。本來,由於工具機廠商為飛機及汽車廠家生產提供軍用產品,拒絕採訪是理所當然的。但當他們聽說是從日本來的記者時,卻熱情地表示了歡迎。這既是美國人寬懷大度,也是他們對自己的技術充滿自豪的時代,日本工具機廠家的技術人員將美國作為目標的理由也正在於此。東芝所屬的工具機廠家東芝機械,在日本和現在的多工序數控工具機的鼻祖「K&T」共建合資公司K&T東芝機械,也是將美國作為目標的一個實例。

父親曾是博格瑪斯特公司員工的美國記者馬克斯・荷蘭德在1989年的著述《When the Machine Stopped》(日譯《雄心幻滅——博格瑪斯特公司緣何銷聲匿跡》)的開始部分中寫道:「過去,製造業曾被視為與美國經濟是同義。美國製造業曾以進行大量生產的'美國機制',聚斂了來自世界的驚羨目光。」 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工具機廠家也確實是那種「美國機制」的組成部分。然而後來,正如荷蘭德在同書中所描繪的博格瑪斯特公司的情況相似,那些光輝閃爍的繁星企業紛紛銷聲匿跡了。根據2011年3月美國Gardner Publications, Inc.提供的《Machine Tool Scoreboard》(工具機記分牌)統計,在143家公司產量排名中,佔有一席之地的美國明星企業只剩下生產汽車齒輪磨床的格里森(Gleason,排名第15位)一家。

歐洲也有一些大名鼎鼎的廠家,它們甚至成為高精度的代名詞,為此上世紀60年代-70年代,日本廠家爭相與它們展開技術合作。然而,生產坐標鏜床的希普(Sip,瑞士)和迪克西(Dixie,瑞士)、生產夾具銑床的豪瑟(Hauser,瑞士)、生產齒輪磨床的萊斯豪爾(Reishauer,瑞士)、生產仿形車床的卡澤納夫(Cazeneuve,法國)、生產磨床的瓊斯・希普曼(Jones & Shipman,英國)等輝煌一時的企業,後來卻漸漸落後於時代的潮流,被紛紛合併或收購,儘管品牌倖存下來,實體卻已經消失。儘管如此,在《Machine Tool Scoreboard》排名中,仍有德國的通快(Trumpf,第2名)、計得美(Gildemeister,第5名)、馬格(Maag,第12名)、舒勒( Schuler,第14名)、英迪克斯(Index,第17名)等18家企業位居前列,成為日本廠家的強勁對手。

日德遙遙領先 中國奮起直追

20世紀80年代前期,日本開始崛起。在通用型機器的鼎盛時期,歐洲及美國的廠家一味拘泥於這類機器的生產。日本則另闢途徑,率先實現了數控(NC)化。將日本廠家推上世界舞台一展風采,可以說製造電腦數控(CNC)裝置及機器人的發那科公司(FANUC)是功不可沒的。

在2011年8月的《Machine Tool Scoreboard》中,有美捷科(Yamazaki Mazak,第1位)、捷太格特(JTEKT,第4位)、小松製作所(Komatsu,第7位)、森精機製作所(Mori Seiki,第8位)、天田(Amada,第9位)、大隈(Okuma,第10位)等6家日本企業進入了前10名。順便說一下,在143家企業的排名中,日本有37家(佔26%),其次是德國18家(佔13%),日德兩國的廠家佔居絕對優勢。而中國僅有6家(佔4.2%)。不過,考慮到諸如工具機產值比日本高出40多億美元、擁有日本10倍的人口、快速增加的基礎設施建設(供水、電力、煤氣、鐵路網)等各種因素,不難想像,中國市場之巨大,是呈現飽和狀態的日本市場所無法相比的。今後,只要不出現特殊情況,毫無疑問中國將獨占世界工具機生產的鰲頭。

另一方面,日本擁有以豐田汽車為首的、在世界上樹立了「日本製造」品牌(安全放心)的汽車產業和以松下、日立、SONY為代表的電子產業,日本的工具機廠家在「精度」、「交貨」、「價格」等方面受到這些產業的嚴格錘煉,在精密度、複雜加工、難銑削材料加工等領域形成了令他人望塵莫及的特長。產量雖然比不上首位的中國,但在高質量、難銑削材料(波音787及空中巴士350的機翼、機體、中央翼等所使用的佔整體重量50%的碳纖維複合材料「CFRP」、鈦、高硬度材料等)加工、複雜加工技術方面,日本有著極大的優勢。然而,日中工具機市場規模的差距今後只會擴大不會縮小。中國生產的工具機,質量也終將明顯提高,在數量與質量兩方面,都會威脅到日本工具機的拿手領域。當年,美國廠家的沒落,不僅是因為日本企業的崛起,更重要的原因是受到上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建立大型聯合企業旋風的捉弄,在企業收購過程中,精疲力竭,最終銷聲匿跡。如今中國企業崛起,日本是否能避免重蹈覆轍?腦中不由得閃過這種想法。

汽車產業的動向影響巨大

圖表3所示的是工具機主要生產國家的世界佈局(根據機械振興協會經濟研究所的資料,並添加了日本工具機工業會的修訂以及個人見解)。日本的工具機產業用戶分佈領域廣闊,遍及航太業到一般零件生產業,但主要還是依存於生產2-3萬種零部件的汽車零件產業,約佔訂貨總額的60%。在日本,生產完整車的企業有豐田、日產、鈴木、本田等12家,年產量962萬6,000輛(2010年的數據,上一年同期比121.3%)。另外,向完整車企業提供零部件的廠家(Tier1、Tier2),有442家(Denso(電裝)、Aisin(愛新)精機、NTN、KYB等)加盟日本汽車零件工業會,還有未加盟的Tier3、Tier4企業……,這一產業覆蓋面廣並形成金字塔構造。汽車產業的設備投資額(2008年度計劃額)為1兆6,209億日元,相當於整個製造業(7兆5,210億日元)的21.6%。工具機的設備投資只佔其中的微少部分。根據日本工具機工業會的訂貨統計,提供給汽車行業的是893億7,300萬日元(2010年),佔訂貨總額的9.1%。從表面上看,並不存在「大約60%的依存度」,但由於來自一般機械、電氣、精密機械企業的訂貨,其最終用戶包括了汽車產業的零件與裝置,所以有「大約60%的依存度」的說法,因此也就形成如果受到汽車產業不景氣的影響,日本的製造業便會出現停滯的結構。正是如此,既培育了日本工具機產業的優勢,又呈現出它脆弱的一面。在汽車產業走出日本,擴大海外生產規模的情況下,如果所在國政府在「扶植汽車產業」的方針下採取優先使用本國零件和工具機設備的政策,將日本產品拒之門外,那麼日本的工具機廠家馬上就會奄奄一息了。

頑強的日本工具機廠家

日本約有200家工具機企業。現在,92家日本工具機工業會成員中的77家以及37家日本小型工具機工業會成員中的27家,合計有104家企業生產工具機。加上非會員企業,共有200家左右的企業構成了日本的工具機產業。日本廠家在海外的生產始於1974年美捷科在美國建設的工廠,截止到2011年,如圖表4所示,海外生產已遍及世界各地。既有打入美國、新加坡和台灣,生產CNC工具機並出口美國、歐洲、中國、東南亞等地的廠家(美捷科、牧野機床、瀧澤鐵工所、蘇比克等),也有利用德國吉爾德邁斯特爾在中國的工廠進行生產、與歐洲廠家設立合資公司的企業(森精機製作所)以及與台灣企業合作在中國建設生產基地的企業(高松機械工業)等等,呈現出多樣化的形態,出現了充分利用日本的先進技術,在海外開拓中價位產品的動向。另外,還有將高質量工具機和高精度工具機零件放在國內生產、而在海外主要進行批量設備製造的分離型生產廠家。日本工具機企業就是這樣以剛柔並舉多樣靈活的形式參與競爭,絲毫沒有重蹈美國廠家覆轍的跡象。

圖表4 日本工具機企業的海外生產(截止2009年,出處:日本工作機械工業會)

美國 西鐵城精機、山崎馬扎克
巴西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JTEKT CORPORATION)
英國 山崎馬扎克
法國 森精機製作所
瑞士 森精機製作所
韓國 發那科、西田機械工作所
台灣 大隈、瀧澤鐵工所
中國 兄弟工業、西鐵城精機、發那科、白山機工、株式会社捷太格特(JTEKT CORPORATION)、紀和機械、小松NTC、光洋機械工業、牧野機床、三菱電機、大隈、新日本工機、沙迪克、斯大精密、高松機械工業、津上、山崎馬扎克
菲律賓 宮野
泰國 西鐵城精機、遠州、岡本工作機械製作所、沙迪克
新加坡 牧野機床、岡本工作機械製作所、山崎馬扎克
越南 西鐵城精機
印度 發那科、牧野機床

但是,決不能忘記本田公司前社長吉野弘行在「2008年日本國際工具機展覽會」 (JIMTOF2008)演講中所提出的警告。他說:「在剛剛啟動的泰國工廠引擎生產線上,投入了比日本產品成本低4成的印度及中國的工具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日本需要重新思考成本問題。」在急劇變動的時代,雖然難以預測5年後的情況,但是可以斷言,沒有獨創性、缺乏人才、一味袖手旁觀的企業,今後必將陷入今後必將陷入困境。加油!日本的工具機產業。

採訪中的作者。

美國 中國 印度 歐洲 工具機 台灣 韓國 汽車產業 彥坂昌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