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圓人民幣直接交易與今後的展望

財經

今年6月,日本與中國的外匯市場開始實行日圓與人民幣直接交易。日本銀行北京事務所前所長、信用金庫中央金庫高級審議官露口洋介將為大家分析此舉的背景及今後的走向。

6月1日,日本與中國的銀行間外匯市場同時啟動了日圓與人民幣的直接兌換交易,這是日中兩國金融合作日益深化的象徵,其意義堪與日本政府購買中國國債的計劃相提並論。

“日中金融合作協議”的概要

2011年12月,野田佳彥首相訪問北京,與中國溫家寶總理達成了“加強合作,發展日中兩國金融市場”的協議(以下簡稱“協議”),具體合作領域如下。

(1)促進日中跨境交易中日圓和人民幣的使用

(2)支持日圓與人民幣的直接交易市場的發展

(3)支持日圓與人民幣債券市場的健康發展

(4)鼓勵私營部門在海外市場發展日圓與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及服務

(5)為促進上述領域內的相互合作,設置“日中金融市場發展聯合工作組”

6月1日啟動的日圓與人民幣直接兌換交易,實現了上述“協議”中的第(2)點,而“協議”中的(1)與(2)則有著密切關聯。

首先,就(1)來看,儘管目前沒有關於日本與中國雙邊貿易中各種結算貨幣所佔比例的官方統計數據,但據估計,目前30%-40%為日圓計價,人民幣計價的交易不足1%。其餘大部分均以美元計價。

中國於2009年7月批准了在跨境貿易中使用人民幣結算。其目的在於擺脫對美元的過度依賴,推進結算貨幣的均衡和多樣化。如果是日中貿易,就不用美元這種第三國貨幣,而是直接使用各自的貨幣日圓或人民幣結算。這就是協議第(1)點的內容。

然而,出於對貨幣政策有效性的擔憂和匯率管理上的需要,中國在資本交易和外匯管理方面依然保留了許多限制,目前在跨境貿易中,人民幣仍是一種不方便的貨幣。為此,中國表態可以考慮採用日圓結算,就顯得十分重要了。如果日圓結算比例提高,尤其是對那些缺乏對沖手段的日本中小企業來說,匯率風險將大為降低。

其次是“協議”中的(2)點。如果採用日圓結算,中國的進口企業會委託銀行將人民幣兌換成日圓,將日圓匯到日本。承接這種兌換業務的銀行,為規避匯率風險,會在銀行間市場上買入日圓,賣出人民幣。此時,銀行通常會先賣出人民幣,買入美元,然後再賣出美元,買入日圓,就這樣以美元為中介,要分解成兩次交易。之所以要這樣做,是因為一般認為人民幣與美元以外貨幣的交易需求較少,同時,要找到希望交易等量日圓和人民幣的對象成本較高,且具有難度。結果就導致了銀行間市場上人民幣交易對象貨幣幾乎100%是美元的狀態。

如上所述,過去由於日圓與人民幣交易需求較少,所以以美元為中介,分解成兩次交易的做法可能成本較低。然而,隨著日中貿易規模的擴大,日圓與人民幣的直接交易需求也快速增長,交易成本或許也已足夠低了。這個成本主要表現為銀行間外匯市場上賣出價與買入價的差額。如圖1所示,假定日圓與美元買賣差價為1個單位,美元與人民幣買賣差價為1個單位,那麼,如果日圓與人民幣直接交易的差價(χ)為3個單位,以美元為中介的日圓與人民幣交易的差價(日圓與美元、美元與人民幣兩次交易的差價合計為2個單位)相對較小,因此,所有的日圓與人民幣交易都會採用美元作為中介。但是,隨著日圓與人民幣直接交易量的增加,當χ降低到比如1.5個單位時,由於日圓與美元、美元與人民幣的交易需求獨立於日圓與人民幣交易需求而同時存在,各自的差價都維持在1個單位水準,因此以美元為中介的日圓與人民幣交易的差價仍然是2個單位,而日圓與人民幣直接交易的差價就變得較小了。這樣一來,日圓與人民幣的交易需求,就會從以美元為中介的交易向直接交易轉移。

此外,由於亞洲與紐約的交易時間段上的時差因素,以美元為中介的交易,存在著一種時差風險,即必須在核實美元付款之前支付日圓或人民幣。而通過日圓與人民幣的直接交易,就可以大幅減少這種時差風險。以上就是協議(2)的內容。

日圓與人民幣直接兌換交易的開始

在中國,銀行間的外匯買賣交易集中在上海的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在這裏獲准與人民幣進行交易的外匯僅限於日圓、美元、歐元等9種貨幣。目前,有26家銀行被指定為做市商,在外匯交易中發布買賣價,同時有義務按照其報價進行交易。

今年6月1日以後,中國有關部門又新增指定了10家銀行作為日圓與人民幣交易的專業做市商。10家銀行將實時發布日圓與人民幣交易的買賣價,並有義務按其報價交易,這樣就確保了日圓與人民幣的直接兌換交易的成交。

而東京方面,今年6月1日以後,以大型銀行為主建立起了通過經紀公司的人工聲訊交易機制,啟動了日圓與人民幣的直接交易。交易對象是被稱作“CNH”的離岸人民幣(*1)。這意味著在東京事實上啟動了銀行間人民幣離岸市場。

有報道稱,東京市場的首日交易額達到了8億元(約100億日圓),而上海市場迄今日均交易額也在數百億日圓左右,具有相當的規模。同時,與美元中介情況下的差價相比,東京和上海兩地銀行間市場的交易差價也在縮小。

以企業等客戶為對象的銀行間買賣差價的變化尚不明了。但是,從中國大型銀行公布的數據來看,對客戶匯率買賣差價從6月初開始有所縮小(圖2)。由於終歸是參考牌價,實際上企業未必能按公布牌價交易,但是,我們從對外公布的差價在縮小這一事實中,可以看出中方意欲擴大日圓與人民幣直接交易的意圖。

對日圓前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交易

日圓與人民幣直接交易的啟動不僅有益於日中雙方的經濟,在展望東京市場和日圓的前景方面,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為了促使這種直接交易在今後繼續發展,就需要它為交易當事方帶來利益,從而推動作為日圓與人民幣直接交易基礎的日圓與人民幣結算(貿易、投資等)規模的擴大。在這一點上,“協議”中的(1)增加日中跨境交易中日圓和人民幣的使用與(2)發展日圓與人民幣直接交易之間有著密切關聯。如果日圓與人民幣結算擴大,那麼銀行間市場的差價及對客戶交易的買賣差價就會隨之縮小。我們期待著今後這種變化能夠促進日圓與人民幣結算貿易的增長,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而作為其前提條件,中方必須進一步放寬對人民幣跨境交易的管制。放寬管制將推進“協議”中“(3)人民幣債券市場的發展”和“(4)海外市場上人民幣金融產品的發展”。比如,在(3)方面,日本政府購買中國國債的計劃已進入了辦理手續的階段,日本國際合作銀行還計劃在中國國內發行人民幣債券。人們期待在上述過程中,雙方能夠完善具體手續工作,中方的管制進一步得到放鬆。此外,在東京市場通過發行人民幣債券而籌集到的人民幣,如果可以更自由地在中國國內使用,人民幣債券的發行工作將變得更加活躍,為獲得用於投資這種債券的人民幣,日圓與人民幣之間的交易也將隨之增加,從而推動(4)的工作進展。

對日方而言,如何提高日圓結算的比例是今後需要解決的課題。為此,有必要公開日中雙方銀行間市場以及對客戶交易的買賣差價和交易量等數據,提高透明度。如果對客戶交易的買賣差價縮小現象明朗的話,就會加快從以美元結算向以日圓和人民幣結算的轉移,相對於仍然不便於跨境交易的人民幣而言,以日圓結算的交易就有望實現增加。

(2012年7月17日 )

注: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作者所屬的信用金庫中央金庫的官方見解。

(*1) ^ 在中國國內交易的人民幣(在岸人民幣)表示為“CNY”,與此相對,在境外(含香港)交易的人民幣(離岸人民幣),大部分在香港交易,被稱為“CNH”。

日中關係 人民幣 經濟 日圓 外匯 露口洋介 Tsuyuguchi Yosuke 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