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倫敦奧運奪牌高潮,制定有助於東京申奧的戰略

社會 文化

8月12日倫敦奧運閉幕。奧運日本選手團在13項比賽中共獲38枚獎牌,創歷史最多。就本屆奧運的成績以及申辦東京奧運所存在的課題,請看體育新聞記者二宮清純的分析。

日本獲得38枚獎牌,創歷史最高紀錄

奧林匹克憲章中濃墨重彩地記述道,奧運會「不是國家間的競爭」。然而,為各國各地區的獲獎數而忽喜忽憂的並非只有日本。

在倫敦奧運會上,東道國(儘管奧運會是在某個城市舉辦,但實質上離不開國家的支持)英國獲得了29枚金牌,打破了美國、中國和俄羅斯的「三強格局」,躋身金牌榜前三名。順便說一句,29枚金牌這一數字僅次於在1908年倫敦奧運上取得的成績。

日本又如何呢?儘管未能達到日本奧林匹克委員會(JOC)在奧運會前提出的「金牌數進入世界前五」的目標,但依然獲得了7金、14銀、17銅,共計38枚獎牌的佳績,超過了雅典奧運會上獎牌總數37枚的成績,創造了歷史最高紀錄。

不過,在亞洲範圍來看,中國獲得了38金、27銀和23銅,韓國獲得了13金、8銀和7銅,均超過了日本。有的政治家曾表示:「擁有約13億人口的中國也就罷了,但是輸給人口僅5,000萬左右的韓國,令人難以接受。」

在確定排名時,首先要看金牌數。說得極端一點,人們會認為100個銅牌不如1個銀牌,而100個銀牌不如1個金牌。姑且不說這種思想是否正確,如果按照傳統慣例來排序,那麼韓國名列第五,而日本排在第11位。金牌的價值正是如此舉足輕重。

雖說如此,但如果因為「輸給了韓國」而感到沮喪又未免失之過急。日本在13個競技項目中獲得了獎牌。能夠在眾多的競技項目中獲得獎牌,也就意味著日本的體育隊伍擁有足夠雄厚的實力。

倫敦奧運會 各國獎牌數排名

排名國家金牌銀牌銅牌合計
1 美國 46 29 29 104
2 中國 38 27 23 88
3 英國 29 17 19 65
4 俄羅斯 24 26 32 82
5 韓國 13 8 7 28
6 德國 11 19 14 44
7 法國 11 11 12 34
8 義大利 8 9 11 28
9 匈牙利 8 4 5 17
10 澳洲 7 16 12 35
11 日本 7 14 17 38
12 哈薩克 7 1 5 13
13 荷蘭 6 6 8 20
14 烏克蘭 6 5 9 20
15 紐西蘭 6 2 5 13
16 古巴 5 3 6 14
17 伊朗 4 5 3 12
18 牙買加 4 4 4 12
19 捷克 4 3 3 10
20 朝鮮 4 0 2 6

用「日本的方法」強化運動員實力

近年來,日本國內認為應該引入中國或韓國式的「選拔與集中」的強化措施,這種呼聲日益高漲,但它只會加劇「國家間的競爭」。

「日本有日本的方法」——我們應該這樣思考。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男子花式滑冰。在2010年溫哥華冬季奧運會中,高橋大輔獲得了銅牌。日本在該項目上首次派出參賽選手是在1932年的普萊西德湖冬季奧運會。包括溫哥華冬季奧運會在內,出戰冰場的運動員共計29人次,卻始終未能登上頒獎台。如果像中國和韓國那樣,將「選拔與集中」定為強化措施的核心,大家就會認為「繼續投資無望獲獎的競技項目實屬荒唐」,因此,大概早就放棄這個項目了。

日本男子花式滑冰在奧林匹克的土地上播下種子,到最終收穫果實,足足花費了78年的歲月。日本的體育界應當以此為傲。

奧運奪牌熱潮能否推動東京申奧?

讓我們再次回到本次日本獲得38枚獎牌的問題上來。連日的奪牌高潮使整個日本歡呼雀躍,甚至有申奧委員會的人士稱「這或許有助於推動東京申辦2020年奧運會」。

眾所周知,2020年奧運會舉辦地將在東京、伊斯坦堡(土耳其)和馬德里(西班牙)三個城市中產生。明年9月,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召開的國際奧委會(IOC)全體會議將最終確定舉辦權的歸屬。

自2000年奧運會起,伊斯坦堡已連續四次申辦奧運會,這次又將嘗試第五次沖擊,最初有不少人都看好它。因為這裏有「伊斯蘭世界首次舉辦」這樣一塊金字招牌。但是,伊斯坦堡存在著其它兩個城市都沒有的不穩定因素。那就是治安方面的問題。與土耳其接壤的敘利亞正處於內戰時期,目前尚無平息的跡象。擁有投票權的IOC委員或許也不得不考慮這一點。

另一方面,馬德里一直受到經濟不穩定狀況的困擾。關於過度投資對國家財政造成不良影響的例子,我們不禁會想到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

那麼,東京又如何呢?根據IOC在各個申辦候選城市獨立開展的民意調查顯示,伊斯坦堡的民眾支持率為73%,馬德里為78%,而東京僅為47%,甚至尚未達到半數。或許可以說,這種結果無非是日本人本身對「為什麼選東京?」「為什麼要第二次舉辦?」等問題缺乏明確答案的表現。

在倫敦奧運會的開幕式上,我們沒有看到野田佳彥首相和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的身影。如果真正需要奧運會的話,政治家們難道不應該率先垂範嗎? JOC需要制定出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日本在倫敦奧運會上奪牌「餘熱」的戰略。

(2012年8月20日 )

標題背景圖片:倫敦奧運會日本選手團歸國記者會上的獲獎選手們(2012年8月14日,東京都港區,產經新聞社提供)

野田佳彥 美國 中國 英國 俄羅斯 東京都 韓國 石原慎太郎 奧運會 二宮清純 Ninomiya Seijun 體育 奧運 倫敦奧運會 花式滑冰 申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