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第十八代中村勘三郎

社會 文化

2012年12月5日,歌舞伎演員中村勘三郎逝世。勘三郎在歌舞伎領域之外不斷嘗試新的挑戰,深受人們愛戴。戲劇評論家上村以和於將在本文中與我們一同回顧這位大師的人生足跡。

57歲的歌舞伎演員中村勘三郎英年早逝的消息不僅令歌舞伎愛好者為之震驚,更是在整個日本社會引起了震動。如今大選在即,正處於國家政治上的重要時期。即便如此,傳媒,特別是電視媒體仍然用較長時間報道了他的死訊,還製作了專題節目,詳細報道了中村作為歌舞伎演員所從事的活動及其為人。他的兩個兒子(長子勘九郎,次子七之助)——也是他事業的接班人——當時正在京都的劇場演出,為此正式的殯葬儀式一直等到長達25天的公演結束之後才於年底舉行。有的電視還像實況轉播般詳盡地播放了葬禮當天的情形。

不過中村勘三郎再怎麼受人喜愛,如此過度的報道也還是招致了不少人對報社和電視的批評。儘管如此,報紙和電視也沒有因此而停止對勘三郎故去一事的相關報道,這是因為他的死,或者說他的生存方式,已絕不僅僅是一名「人氣藝人」,而是遠遠超出了一般意義上的「優秀歌舞伎演員」的境地。

即便尚未成為「大師」「名伶」……

傳媒用自己特有的誇張口吻給勘三郎冠以「大師」、「名伶」等頭銜,不過,假如勘三郎復活過來聽到這樣的說法,他一定會用江戶人的腔調靦腆地說:別這樣,太不敢當了!

勘三郎自幼就被稱為天才小演員,年紀輕輕便出色地掌握了歌舞伎的演技。然而,在57歲這個年齡,要窮盡歌舞伎的演技精髓則還過於年輕。對於這一點,勘三郎自己應該比誰都清楚。他的生父第十七代中村勘三郎(1909-1988)是引領戰後歌舞伎界的中心人物之一,他的外公第六代尾上菊五郎(1885-1949)是創立了近代歌舞伎的巨匠。不管和血緣有無關係,勘三郎的身邊有許多他無論怎樣努力都無法企及的「大師」、「名人」。不僅勘三郎如此,對歌舞伎演員來說,這些稱謂不是傳媒可以信手拈來輕易使用的。57歲這個年齡對勘三郎來說原本意味著「年輕」,未來漫長的日子還在等待著他不斷努力,去步步接近這些被稱之為大師和名人的先輩。

也就是說,勘三郎雖然是現代最優秀的歌舞伎演員之一,但還不是演技至臻完美、爐火純青的巨人。儘管如此,社會上仍對他的死表現出了巨大的關心,這是因為他極富個性的歌舞伎演出活動,以及通過演藝展現的人格魅力和人生態度,喚起了人們的共鳴和親切感。

與現代戲劇作家的共同創作:不畏挑戰與深思熟慮

《野田版 研辰的復仇》(2005年5月,重演於歌舞伎座∕松竹株式會社提供,未經授權禁止複製)

1990年,勘三郎的稱號還是勘九郎時,便和幼時的好友坂東三津五郎(當時叫坂東八十助)一起成功舉辦了納涼歌舞伎,使此後的20年間,納涼歌舞伎成為了每年8月份歌舞伎公演的重頭戲,勘三郎也因此而獲得了旺盛的人氣和支持,贏得了戲劇界的信賴。4年後的1994年,他進軍以上演現代前衛戲劇而聞名東京澀谷的Theatre Cocoon,和現代戲劇導演串田和美攜手,嘗試用實驗手法來表現古典歌舞伎。當然,人們對此次嘗試的評價毀譽參半。在通常觀念中,澀谷乍看是與歌舞伎這樣的古典戲劇格格不入的,但是,在這種現代的東京也算得上是最時尚的年輕人的街區,勘三郎毅然決然地進行了這樣的嘗試,震動了世人,那些對歌舞伎毫無興趣的人們也對他刮目相看。最重要的是,他並非淺嘗輒止,基本上每隔兩年演出一次,期間充分準備,逐步積累,堅持不懈。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勘三郎不畏挑戰與深思熟慮兼具的品格。

到了2000年,勘三郎與野田秀樹合作,在歌舞伎專用劇場——歌舞伎座上演了一部由現代戲劇創作者和導演野田親自創作、導演的作品。野田秀樹自身也是一位演員,比串田和美更加前衛,而且活動範圍甚至擴展到海外。勘三郎如此大膽而果斷的嘗試吸引了日本社會的矚目。野田和勘三郎同齡,他們對戲劇有著共同的認識,意欲創作出親近現代生活並為人們喜聞樂見的劇目。當時上演的《研辰的復仇》實際上是以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創作的新歌舞伎作品為基礎的,但野田藉同樣的故事情節,創作出了一部公元2000年的戲劇。從這次演出中受到極大​​鼓舞的勘三郎和野田,又在2003年將古典歌舞伎的大作家河竹默阿彌(1816-1893)的作品《鼠小僧》脫胎換骨成為「野田版本」的新作品,作為歌舞伎座正式公演劇目搬上了舞台,並獲得了比前一作品更高的評價。

歌舞伎的本質:靈活創新,變化萬千

但是,勘三郎發揮他獨特構想和策劃、行動能力,並讓世人為之驚嘆的,莫過於建造平成中村座這樣一座臨時劇場,並在那裏上演歌舞伎這件事了。這恐怕是近代歌舞伎史上前無古人的創舉。這種構思源於勘三郎高中時觀看的當時非常盛行的帳篷戲劇,那種演員和觀眾融為一體的情景,讓他感到江戶時代的歌舞伎又復活了。的確,如今在現代化的大劇場中上演的歌舞伎,即便豪華且規模龐大,昔日那種令江戶百姓狂熱的歌舞伎表演的熱情卻每每被人忘卻。勘三郎想把這種熱情重新註入到現代歌舞伎中,讓觀眾們沸騰起來。勘三郎的​​父親,身為大師級名角,卻用心良苦地堅持平民化的藝術風格,以使觀眾更加高興,盡情享受歌舞伎的樂趣。父親的藝術風格和氣質在勘三郎身上留下了強烈的印記。如果父親生活在現代,他一定和我有同樣的想法,勘三郎對此確信無疑。 另外,中村勘三郎這個名字,不僅是一個傳承了十八代的最具歷史淵源的名字,也是昔日江戶首屈一指的劇場「中村座」老闆的家名。有一種說法是,1624年在江戶建造了第一座歌舞伎劇場的,正是第一代勘三郎。雖說自己與第一代並沒有血緣關係,但十八代勘三郎認為,既然沿用了中村座老闆的家名,那麼就在創建的新時代中村座加上「平成」 年號,以移動劇場的形式遍遊全國甚至海外,讓國外的人們也領略歌舞伎的魅力。2001年,平成中村座首次亮相淺草這個在江戶時代便出了名的百姓玩樂之地。2004年和2007年去了紐約,2008年又前往歐洲,為歐美觀眾表演了歌舞伎。當然,在此之前,歌舞伎已經多次在海外舉辦了公演。不過,一種是讓當地觀眾在當地現有的劇場裏欣賞日本古典藝術,一種是將自己原創的現代歌舞伎連同劇場一起帶到國外,讓觀眾領略原汁原味的表演,這兩種想法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勘三郎在紐約演出時,時而還會用英語說台詞。雖然歌舞伎是古典藝術,然而靈活變通,千變萬化才是歌舞伎的本質。

歌舞伎演員的職業精神:讓觀眾高興

另一方面,對於父親以及其他前輩傳授的演技,勘三郎以超出常人的熱忱表現出尊重的姿態。他嚴謹地恪守著從尊敬的前輩那裏學到的每一個動作,還滿腔熱情地向筆者傾訴過自己在同一個劇場的同一個舞台上表演某位前輩曾經演出過的角色時的感激之情。與其說傳統與創新在勘三郎身上並存,不如說勘三郎生命力的源泉,在於想方設法讓觀眾獲得愉悅這種職業精神在勘三郎身上得到了體現,並貫穿於他在現代社會的活動之中。

這種人生態度甚至感染了那些不太了解歌舞伎的普通人。多達1萬2千人出席了在2012年年末舉行的勘三郎的葬禮,這其中肯定不乏從未看過歌舞伎的人。他們一定是被中村勘三郎這位歌舞伎演員的人生所感動,產生了共鳴,也必定是因為愛戴勘三郎,才加入了葬禮的行列。

(2012年12月29日)

 

標題圖片:在大阪松竹座舉行「繼承第十八代勘三郎名號公演」之前,歌舞伎演員會舉行「乘船巡遊」傳統儀式。圖為中村勘三郎在船上向岸邊的粉絲揮手致意(2005年6月29日,大阪道頓堀川,時事通信社提供)

文化 歌舞伎 社會 上村以和於 Kamimura Iwao 中村勘三郎 傳統藝能 戲劇 坂東三津郎 串田和美 野田秀樹 中村勘九郎 中村七之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