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東京奧運會申辦成功及其對日本社會的影響

財經 社會

2020年奧運會已確定將由東京主辦,而東京脫穎而出的原因何在?隨著奧運會的召開,日本最大的城市東京又將發生怎樣的變化?體育社會科學領域首屈一指的權威人士將對此做出大膽預測。

2020年東京奧運會申辦成功

在2020年夏季奧運會及帕運會申辦活動中,東京贏得廣泛支持,最終勝出成為主辦城市。儘管此次成功的一大原因在於申奧委員會借鑑之前申辦2016年奧運時的經驗,開展了細緻的工作,但更為重要的是:此次被選為正式候選城市的是三個各自存在問題的城市。

伊斯坦堡希望能成為伊斯蘭世界首個舉辦奧運會的國家,這符合奧運會的舉辦初衷,因而曾被視為眾望所歸的一匹白馬,但6月爆發的反政府運動和鄰國敘利亞日趨惡化的周邊形勢削弱了其競爭勢頭。此外,針對評估委員會報告書中指出的「市內交通擁堵」問題,該市也沒有明確回答將如何解決,導致評委始終無法打消對其交通基礎設施方面的擔憂。

馬德里遭受了歐洲金融危機的迎面衝擊,高失業率和國內示威遊行給人一種該城市在申奧競賽中落後一步的印象。為了在國際奧委會(IOC)大會召開前夕,即8月的世界田徑錦標賽前後展開猛烈攻勢,馬德里積極實施了以西班牙王儲菲利佩王子(Prince Felipe of Asturias)為先鋒的王室外交。然而,此番攻勢過猛,甚至用了當地報紙整整一個版面來刊登據稱已表示支持馬德里申奧的51名IOC委員的大頭照,引起IOC委員不悅,種種行為導致其在票選前丟了一些支持票。

另一方面,針對「為何選擇東京」這個問題,東京始終找不出能讓世界信服的理由,一直處在苦思焦慮之中。不過,東京的基礎設施和財政狀況贏得了高度評價,儘管在三個城市之中沒有什麼突出的優點,但東京的優勢在於自身缺點比其他兩個城市少。在申奧工作後期強調的「安全」「安心」獲得成功,城市能力受到了肯定,被認定為可以確保奧運會順利舉辦。雖然汙染水問題尚未解決,但世界為7年後的日本及其安全、安心投上了信任票,日本則被賦予了遵守其承諾的重大義務。

創造全新的「東京模式」

戰後迎來過兩次夏季奧運會的城市只有倫敦(1948年和2012年)和東京。舉辦1964年那屆奧運會之際,日本啟動了大型城市改造項目,包括修建東海道新幹線、實現羽田機場的國際化升級和完善首都高速公路網在內,投入總額高達1兆日圓的資金大舉興建國家基礎設施。然而,主辦方並未表示2020年的奧運會需要實施如此大規模的開發行動。第二次奧運會需要創造出有效利用1964年奧運遺產的「東京模式」,而符合全新東京模式的做法恐怕就是要建設充分考慮環境與景觀因素、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國際集客(吸引訪客——譯註)型城市。

作為東京來說,這裏沒有貧民窟和需要進行重新開發的老舊工業區(Old Industrial Area),因此被認為不必像舉辦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倫敦東區那樣進行重新開發或實施諸如修建巨型購物中心之類的城市改造項目。東京是一個成熟的都市,除了建設會場(比如修建新國立競技場和選手村)外,開展其它大型公共事業的可能性很低,但為了推進城市的無障礙化進程,改善城市景觀,必須將電線埋入地下,撤除電線桿,還要對高速公路等城市基礎設施進行維護管理,防止老化,確保其安全性,諸如此類,作為成熟都市所特有的課題堆積如山。

今後,或許我們應該以申奧為契機,啟動過去因無法確定目標而長期停滯的、關於城市建設的討論工作,將截至奧運會開幕前的7年「期限」作為激發新型創新的動力加以利用。

奧運會推動的倫敦東區的新開發項目(圖片提供:筆者)

向國際集客型城市轉型

那麼,以2020年奧運會及帕運會的舉辦為契機,東京應當著眼於哪些城市建設工作呢?巴塞隆納的城市改造事業可以為我們提供一些參考,該市借助1992年舉辦奧運會之機,打破了中世紀老舊城市的灰暗氛圍,轉變為世界級的旅遊城市。其效果十分顯著,舉辦奧運會前的1990年時,該市全年的住宿遊客人數為380萬人,而2000年時增至778萬人,翻了一倍。尤其是入境游客人數成長明顯,外國遊客的比例甚至從1990年的48.8%猛增至2000年的68.7%,巴塞隆納開始作為遊客成長率最高的歐洲城市而聞名於世。

這種城市改造事業的成功形成了廣為人知的「巴塞隆納模式」,而在成熟都市召開的2020年東京奧運會也將被賦予借主辦奧運會之機開展城市建設、創造與之相關的奧運遺產等使命。目前,人們最為期待的是吸引更多外國遊客來到東京,實現旅遊產業的振興。然而,儘管作為商業中心的功能十分完備,但東京都缺乏具有歷史底蘊的旅游資源,而且長期以來也從未特別重視過旅遊產業。

據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稱,2010年到訪過東京的外國旅行者為382萬人,相比香港的1997萬人、倫敦的1,471萬人和巴黎的818萬人,可謂少之又少。東京都實施的「2012年度各國外國旅行者行動特性調查」也表明,35.3%的外國遊客將商務活動作為旅行目的(遊覽目的為45.1%),多數人對遊覽鬧市區比較感興趣,比如在銀座、澀谷、新宿品嚐日本美食和購物等。以下將對此展開分析,並提出兩點建議。

推進日本整體的體育旅遊事業

隨著申奧的成功,想必東京的知名度和人們對來東京旅遊的興趣度都將提高,有兩種方法可將之用於吸引更多海外訪客。一是在東京創造新的旅游資源,提高城市魅力,二是通過宣傳日本整體的品牌力量,進而宣傳東京作為日本門戶都市的魅力。

(1)創設東京體育委員會

談到創造旅游資源的最初步驟,除了通過重建江戶城、將架在日本橋上的高速公路設於地下等方法來恢復遺失的都市記憶外,引入針對外國遊客的賭場和修建業已確定的大型郵輪的停泊基地也是行之有效的辦法。如果說這些僅不過是大興土木的層次而已,那麼我們還必須創設和引入如東京馬拉松賽般在國際上具有強大吸引力的體育賽事。要想吸引遊客到訪缺乏歷史性旅游資源的東京,恐怕應該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東京因申奧成功而得到提升的、作為一個「國際體育城市」的魅力。因此,筆者建議創設「東京體育委員會」,通過這一組織來構築一個借助體育帶動人群的體系。

(2)東京門戶構想

日本擁有豐富的體育旅游資源。從北海道的粉雪到沖繩的珊瑚礁,還有覆蓋60%以上國土的森林、山岳地帶和綿長的海岸線等,戶外運動資源的多樣性之豐富,在全球範圍都是絕無僅有的。今後,LCC(廉價航空)的擴張將加大「遊客流動性」,SNS和智慧手機的普及將加大「資訊流動性」,這很可能吸引更多主要來自亞洲地區的體育遊客,而隨著連接成田和羽田機場的鐵路鋪設完成,預計外國遊客的出行便利性將得到飛躍性的提升。筆者的第二條建議正是以東京為輪轂,帶動日本整體的體育旅遊事業發展振興。

標題圖片:日刊體育/Aflo

(2013年10月1日)

觀光 東京 體育 奧運 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