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誼依賴」——日本式「網路依賴」的特點

社會 文化

據厚生勞動省稱,按照推算,日本全國大約有51萬8,000名國高中生存在網路依賴問題。東京大學研究所情報學環的橋元良明教授依據多項針對日本人利用社交媒體的調查,探究了網路依賴問題產生的背景及其對策。

有多少年輕人存在依賴傾向?

與美國和韓國一樣,網路依賴在日本也成為了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尤其是近年來智慧手機的普及,更是導致網路依賴傾向較高的年輕人群比例不斷增大。

2013年2月,橋元研究室與總務省資訊通信政策研究所開展聯合研究,在網上實施了調查,對象範圍下起小學生上至一般在職人員,共2,605人。根據K. Young博士的20項標準進行分析後發現,依賴傾向較高者所占比例(以下簡稱為「依賴者比例」)分別為:小學生2.3%、國中生7.6%、高中生9.2%、在職人員6.2%。

同時,智慧手機使用者的依賴者比例為6.9%,非使用者的依賴者比例為5.8%,智慧手機使用者的依賴者比例在統計學意義上顯著較高。順便說一句,依賴者比例會因適用標準和標本母集團選擇方法不同而大幅變動,數字本身並不具有絕對意義,但高中生的依賴者比例較高、智慧手機使用者的依賴者比例高於非使用者等統計結果應該引起關注。

年輕人的網路依賴類型多為「情誼依賴」

網路依賴也有多種細分類型。主要是沉溺於網路遊戲的「遊戲依賴」、長時間使用mixi、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網站的「情誼依賴」、長時間接觸視訊等資訊的「媒體內容接觸依賴」、醉心於拍賣和一些社交遊戲的「賭博類參與型應用軟體依賴」等。

作為日本而言,至少從我們實施的數次調查來看,年輕人中的許多依賴者都屬於「情誼依賴」類型。前述調查結果顯示,依賴者每天平均花費36.6分鐘關注社交媒體,花費28.4分鐘發帖留言。此外,針對人們使用的各種服務及其與依賴度的關係進行分析後發現,社交媒體的使用與依賴度的關聯性最大。

筆者與總務省資訊通信政策研究所在2012年10月共同開展的另外一項全國調查(1,500人)結果顯示,日本人整體的社交媒體使用率平均為41.4%,20-29歲年齡段人群的使用率為81.8%。

每個人沉迷於社交媒體的動機不盡相同,從積極方面來說,通過社交媒體可以緩解孤獨感,讓別人理解自己的心情和想法,進而獲得充實感。同時,也有許多人擔心如果不點擊社交媒體,可能就會被排除於群體之外,或是遭人背地裏說三道四,於是就頻繁地點擊。

橋元研究室與某大型社交網站運營公司於2010年聯合實施的調查(56,272人)顯示,存在依賴傾向的人群中,有52.1%回答「感到社交網站上的人際關係給自己造成了負擔」。換言之,沉溺於社交媒體的人未必開心,許多人只是因為無法抽身而不斷點擊。

智慧手機加劇了「情感聯繫」的強迫觀念

儘管沒有同他國進行比較調查的數據,但人們普遍認為,日本的文化環境使日本人比其他國家的人更容易產生情誼依賴心理。首先,以國民性來說,日本人強烈地傾向於和別人保持步調一致,容易形成所謂的「村社會(指日本村落所特有的社會構造。通常多有閉塞、排他的含義——譯註)」。比如,高中女生的小圈子,以及孩子上同一個托兒所、幼稚園的媽媽們之間的相互關係等。這種圈子內的聯繫要求每個人都要和其他成員步調一致,如果斷了往來,有可能遭受到他成員的忽視或被孤立在外的懲罰。

國高中生之間還會出現一些極端情況,如果在社交媒體上疏於交往,甚至有可能遭到欺凌。小圈子內的核心成員在社交媒體上張貼提到無關緊要的行動或心情後,無論自己內心是否贊同或喜歡,都不得不點「贊」;對疑問式的訊息,則必須立刻回覆。社交媒體原本是非同步溝通媒體,但實際上卻變成了同步媒體。

與功能手機相比,智慧手機上網更加順暢和簡便。手指靈活的日本年輕人,大多通過智慧手機這樣的移動設備使用社交媒體。這樣就要求你無論身在何處都必須馬上予以答覆。存在情誼依賴心理的人會受制於一種強迫觀念——無論在洗手間還是浴室,只要不在睡夢中,就必須時刻緊握智慧手機,不斷和社交媒體上的夥伴互動。

地震和釋放精神壓力也是重要的背景原因

此外,日本人在生活上存在重視「人際情誼(相互聯繫)」的傾向,NHK每5年實施一次的「日本人意識調查」也顯示,針對如何度過閒暇時間的問題,回答「增進與朋友和家人的聯繫」的比例很高,僅次於「享受興趣愛好」這一選項。

2011年發生東日本大地震後,「情誼」進一步成為了日本人的關鍵詞。由於有報道稱社交媒體在地震發生時有效發揮了資訊傳遞功能,所以最近一兩年來,日本使用社交媒體的人群迅速擴大,越來越多年輕人沉溺其中。

此外,筆者認為,日本社交媒體依賴者人數之多還與宗教有關。在歐美社會,人們多為基督教信徒,習慣到教堂懺悔以釋放精神壓力。隨著這種習慣逐漸淡出人們的生活,精神分析醫生和精神治療醫生取而代之,變成了人們釋放內心壓力的傾訴對象。

而日本的基督教信徒較少,願意去找精神治療醫生諮詢的人也非常少。人們往往會選擇在社交媒體上釋放精神壓力。

日本女性容易陷入「情誼依賴」狀態的原因

關於「情誼依賴」,我們的調查顯示,女性的依賴率高於男性。這也和日本的文化特性有關。 11世紀初,宮廷女官紫式部撰寫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長篇心理小說《源氏物語》。平安時代以後,《更級日記》《蜻蛉日記》等相繼面世,女性日記文學的傳統在日本紮下了根基。

筆者曾分析過美國、中國和日本三國民眾的部落格內容,結果發現在日本人的部落格中,政治性的意見等內容很少,幾乎全是關於日常心情的帖子。日本人,尤其是日本女性自古就有將身邊小事和點滴心情轉化為文字的習慣,或許這與社交媒體的高頻率使用現象具有一些關聯性。

同時,過去在女子高中,同學之間交換日記、書信和筆記的做法也曾風行一時,現在通過社交媒體溝通往來的方式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取而代之。

日本女性尤其傾向於組建人際關係密切的小圈子。過去,課間去洗手間都要結伴而行的人被稱為「廁友」。前面提到的將孩子送去同一個托兒所或幼稚園的媽媽們,則被稱為「媽媽友」。

這種小圈子內的成員依靠一種比單純的朋友、熟人更密切的情誼聯繫在一起,需要給予圈內夥伴甚至讓旁人覺得有些過度的關懷和照顧。溝通手段的核心已經變成了社交媒體,這導致有的女性雖然感受到精神負擔,卻仍然長時間地點擊網站,不斷地交換無聊的訊息,如上癮般地沉溺於社交媒體的世界。

充實啟發教育活動,擴從專業診療機構

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日本人的上網時間正不斷增加。可以想像,當外形如手錶的可佩戴式電子設備普及後,在睡眠時間外時刻保持在線狀態的人將進一步增多。

如此一來,恐怕還會有更多人陷入網路依賴狀態,並影響到社會生活。即便是在個人層面上,這也算是異常狀態了,而如果從社會整體來看,綜合性的生產效率將會降低。

就現狀而言,人們尚未找到戒除網路依賴和避免陷入網路依賴狀態的有效對策。首先必須要做的恐怕是通過介紹病患事例來宣傳網路依賴的危險性,學校方面要致力於預防性教育,家庭方面要及時發現徵兆,儘早向專業治療機構尋求幫助。目前,這種專業治療機構只有兩家(國立醫院機構久里濱醫療中心和成城墨岡診所)。擴充專業診療機構也是國家應該解決的課題。

(2013年10月25日)

*在匹茲堡大學心理學家揚博士(Dr. Kimberley Young)1998年撰寫的《網路成癮(Caught in the Net)》一書中列出的20項構成網路依賴症的診斷標準

  1. 上網時間是否會比自己想像的要長?
  2. 是否發生過因為長時間上網而疏於家庭責任和家務(做飯、掃除、洗衣服等)的情況?
  3. 相對於和配偶或朋友在一起,是否更願意上網?
  4. 是否在網上交過新朋友?
  5. 身邊的人是否指責你的上網時間過多、頻率過高?
  6. 長時間上網是否曾給你的學習成績和學業帶來影響?
  7. 上網是否給你的工作效率和成果造成過不良影響?
  8. 即使有必須要做的事情,是否仍會首先查閱電子郵件和社交網站訊息?
  9. 被別人問到自己在網上做什麼時,是否想找托詞或隱瞞?
  10. 是否會為了逃避日常生活的煩惱而上網?
  11. 是否會惦記著下一次上網?
  12. 是否擔心沒有網路的生活無聊乏味、空虛寂寞?
  13. 如果上網時被人打擾,是否會焦躁、憤怒、惡語相向?
  14. 是否會因為熬夜上網而導致睡眠時間減少?
  15. 即使不上網的時候,是否也會因惦記著網路而心不在焉或幻想自己在上網?
  16. 上網時是否會自我安慰說「再有最後幾分鐘就結束」?
  17. 是否即使想減少上網時間和頻率也無法做到?
  18. 是否想對人隱瞞自己的上網時間和頻率?
  19. 相對於和別人一起外出,是否更願意上網?
  20. 在不上網而變得鬱悶,或心情不好時,是否只要一上網就不再煩悶?

在2013年的聯合調查中,為了判斷上網對日常生活的影響程度,我們給「網路依賴傾向」賦予了分數值。針對以上20項判斷標準,讓調查對象從「總是」「經常」「偶爾」「很少」「從不」中做出選擇,依次設為5分-1分進行統計。根據揚博士的分類形式,區分為「70分以上(網路依賴傾向高)」、「40—69分(網路依賴傾向中)」、「20—39分(網路依賴傾向低)」這三大類。

出處:Young,KS.(1998)「Caught in the Net: How to Recognize the Sign of Internet Addiction and a Winning Strategy for Recovery」 (日譯版:東京大學研究所情報學環 橋元研究室)

社交媒體 智慧手機 網路依賴 社交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