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新任總理莫迪訪日,拉開加強日印戰略合作序幕

政治外交

印度新任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訪日前夕,印度著名戰略地緣政治學家將為我們分析日印深化互利合作的主要原因。

選擇日本作為世界主要國家中的首訪國

印度新任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預定於今夏訪日,此行必將加強日本這個歷史悠久的民主主義國家和印度這個世界最大的民主主義國家之間的戰略關係。莫迪總理在世界主要國家中選擇日本作為首訪國,反映了印度政府在經濟和安全保障領域重視日本的態度。

另一方面,日本也將印度定位為重要夥伴。2013年天皇和皇后兩位陛下實現了歷史性的訪印,這也表明了日方對印度的態度。正如1992年天皇陛下訪華促進了對華援助、投資和技​​術轉移那樣,兩位陛下訪印將成為日印關係的重要轉折點。2014年1月26日,印度舉行共和國紀念日慶祝閱兵式,安倍晉三首相作為主賓出席活動,這對兩國都具有重大意義。

與「推特好友」安倍首相的共同點

莫迪出任總理對日印關係而言是一個好消息,他的訪日之行無疑將使兩國在經濟和安全保障領域的聯繫得到加強。莫迪總理在擔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時期的2007和2012年曾訪問過日本,與日方建立起了穩固的關係,並與安倍首相結下了友誼。如今,安倍首相在推特上關注的人就只有昭惠夫人、前東京都知事豬瀨直樹和莫迪總理。

在大選中獲得決定性勝利後,莫迪在推特上發言稱:「我擁有與日本打過交道的寶貴經驗。我堅信今後印度與日本的關係將會邁向新高度。」安倍首相致電表示祝賀後,又在自己的推特上回應:「很高興能和你對話。我期待在東京迎接你,讓我們的友情更進一步。」

兩位首相都是注重市場的改革推進派,擁有相同的政治價值觀。同時,他們都希望與亞洲的民主主義國家建立緊密關係,構建互利戰略夥伴關係網路,在安全保障方面的想法也很接近。此外,兩人都對實現亞洲的穩定表現出了強烈的關切。

人們認為,未來亞洲的力量平衡取決於東亞和印度洋地區的形勢,引領海洋民主主義發展的日印兩國需要主導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海上交通線防衛事務。對於缺乏能源資源,石油和天然氣依賴進口的兩國而言,企圖控制能源供給和運輸管道的動向是一個重大的不安因素。

安全保障領域的戰略利益一致

日本與印度的合作,作用將不亞​​於中國的崛起​​以及美國的重視亞洲政策,可能會對亞洲地區產生重大影響。比如,兩國或許可以共同牽制中國,防止其行使強硬力量。儘管中國反對日本和印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露骨地妨礙兩國提升國際影響力,但印度作為南面的「鎮石」,日本作為東面的「鎮石」,可為實現力量平衡的穩定發揮作用。

安倍首相稱日印關係潛藏著「全球雙邊關係中最為巨大的潛力」,從兩國提出構建戰略性全球夥伴關係的第一次安倍內閣(2006~07年)時期以來,日本就一直積極推動與印度的關係強化。今年,安倍首相派遣日本海上自衛隊參加了美印海軍在太平洋上舉行的「馬拉巴爾」聯合演習(7月24日~30日)。這是繼2009年以來,日美印三國再次實施聯合軍事演習,邀請日本參與演習的印度前總理辛格(Manmohan Singh)稱「日本是印度東向政策的關鍵」。

日本國內也有人認為「日本的一致性很高,就選擇夥伴而言,印度顯得太過多樣和複雜。兩國之所以互相靠攏,是因為地理距離遙遠,不存在對立因素」。然而在雙邊關係中,相較於地理和文化因素,戰略利益是否一致恐怕更加重要。在全球各方相互依存度不斷加深、運輸成本不斷降低的背景下,只有能夠共享經濟和安全保障利益,各國才會加深國家間的關係。

具有互補性的日印經濟

而且,在推進互利經濟合作方面,莫如說兩國的差異更能產生積極作用。日本擁有堅實的製造業基礎,而印度實現了由服務業主導的經濟成長。印度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年輕人口,而日本在主要已開發國家中老齡化問題發展最為迅猛。日本擁有資金和技術力量,而印度人力資源豐富。正因為雙方各自擁有迥然不同的特性,兩國的經濟才會具有互補性,才會產生強有力的乘數效應。

在安全保障方面,日本與印度的情況也有很大差異。印度一直很重視戰略獨立性,而日本作為美國的模範盟友,不僅允許美方大規模駐軍,甚至承擔了駐軍經費。不過,這一事實並不會成為影響雙方加強合作的障礙。因為近年來兩國的安全保障政策都發生了變化。日本過去長期採取被動的「支票外交」政策,如今則希望在本地區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另一方面,過去固執堅持非同盟主義的印度轉變了態度,開始趨向採取立足於地緣政治、具有現實意義的應對措施。

2006年宣布構建戰略性全球夥伴關係後,日本與印度的政治和經濟聯繫得到了飛躍式的發展。 2011年,兩國簽署了日印全方位經濟合作協定。2012年,為了擺脫對於幾乎壟斷全球稀土市場的中國的依賴,兩國就開展合作生產事宜達成了共識。

對於印度來說,日本是一個可以為自己提供資金和技術的重要國家。在主要已開發國家中,日本的對印直接投資額名列前茅,從10多年前開始,印度就超過中國成為了日本政府開發援助(ODA)的最大受援國。這些ODA資金被投入到了貨物專用鐵道建設事業、德里(Delhi)-孟買(Mumbai)產業大動脈構想、班加羅爾(Bengaluru)地鐵建設事業等印度國內的60多個項目中。

與印度的合作有助於日本「再次嶄露頭角」

另一方面,從經濟再生和安全保障的角度考慮,日本​​也會重視印度。在經歷了長期的經濟低迷,終於恢復了政治力量的如今,日本正試圖通過提升競爭力,以及與印度等新夥伴構建戰略關係等手段來加強安全保障工作。日印關係迅速深化的背後,也存在日方的這種內因。

今後,為了促使兩國作為民主主義核心力量在亞洲發揮重要作用,有必要在經濟和安全保障政策方面進一步深化聯繫、加強合作。在這個意義上,莫迪總理的上任或許可謂是一次機遇。比如,對於希望推進武器出口的日本來說,印度有可能成為一個重要市場。另一方面,安倍首相主導的放寬武器出口和允許行使集體自衛權等政策,應該會對印度產生積極作用。

通過合作,印度將向前邁開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和朝向大國的步伐,日本則可以謀求作為大國再次嶄露頭角。或許這正可謂是一種雙贏的夥伴關係。

(2014年6月25日,原文英文<標題圖片提供:路透社/Aflo>)

美國 中國 印度 外交 安全保障 民主主義 安倍 莫迪總理 戰略 海上交通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