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訪美取得重大成果

政治外交

安倍首相訪美給美國留下了一個強烈的印象——日本是其「可以信賴的盟友」。此次雙方從安全保障和經濟框架的角度,而非像過去那樣通過首腦之間「私人關係」展示了日美關係的發展,因而筆者認為「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首相訪美事例」。

表示「日本可以信賴」

我們可以評價安倍首相此前的訪美之行取得了重大成果。首先,對此行作為一次「活動」取得了成功這一點,我們是難以否定的。此次歐巴馬政權簡直就是給了安倍首相一個「full-embrace(全面擁抱)」。雖然不是無可挑剔,但考慮到由於各種因素的制約,所以我還是認為,這次恐怕已經做足了力所能及的一切。最新的民意調查顯示,在東亞形勢日益變得不明朗的背景下,曾一度被人們擔心會惡化的「對日印象」正在逐漸改善,而安倍首相本人可謂是親身展示了這一點。

上次訪美時,安倍首相一開始就向美國的政策研究機構宣稱「日本歸來(Japan is back)」,而這次他似乎是在美國國民面前表明了「日本是值得信賴的夥伴」。不曾想到的是,首都華盛頓附近的巴爾的摩(Baltimore)發生了騷亂,這或許多多少少地吸引了美國民眾的關注。

說起來有些諷刺,歐巴馬總統措辭嚴厲地回應巴爾的摩騷亂,是在和安倍首相共同舉行的記者會上。所以,至少是該記者會的部分情況,不約而同地成為全美媒體的頭條新聞。

無論象徵還是政策:做足全套的訪美內容

無論在「象徵意義(象徵行為)」還是「實質意義(政策)」上,此次訪美都讓人感覺做得很全面,一週的行程也像是轉瞬即逝一般。在象徵政治的層面,安倍首相與歐巴馬總統舉行一系列會談和活動後,目前已經打消了人們原本擔心兩人「是否投緣」的疑問。此外,首相本人在議會用英語發表的演講無疑也給美國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華盛頓以外的訪問地,安倍首相也積極開展活動,通過自身表現展示了日美間的深厚關係。在政策層面,訪美期間舉行的「2+2」會議,就修改防衛合作指針問題達成了一致;針對TPP問題,日美雙方再次確認了它的重要性,在剩餘時間不多的情況下,預計將進一步加快談判工作的步伐,以達成最終協議。

國際政治的混亂要求日美互為「夥伴」

迄今為止,有多少日本首相曾給美國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實在想不起幾個人。要說過去曾給美國留下深刻印象的首相,我腦海裏會浮現出雷根時代的中曾根首相和小布希時代的小泉首相(雖然鳩山首相也在完全不同的意義上給美國留下了深刻印象),中曾根首相和小泉首相給人留下的深刻印象,是憑藉與美國總統的私人關係大大向前推進了日美關係。與之相對,此次安倍首相訪美,則是通過具體展示美國和日本彼此互不可缺這一狀況,讓日本在美國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一點恐怕與此前的例子具有決定性的差異。

簡單地說,中曾根首相的關鍵詞是「日出山莊」(位於東京都西多摩郡日出町的公園,原為中曾根康宏的別墅——譯註),小泉首相的關鍵詞是「克勞福德(Crawford)」(布希總統的私宅兼農場——譯註)和「優雅園(Graceland)」(「貓王(Elvis Presley)」故居——譯註),而此次則是「提升同盟關係(安保法制、防衛合作指針)」、「打造以日美為中心的、全新的、先進的、開放的經濟框架(TPP)」以及「作為日本首相,首次發表參眾兩院聯席會議演講」。毋庸贅述,這種變化的背後,是愈發錯綜複雜、混亂無序的世界政治形勢和中國不透明的崛起。日美能夠怎樣應對這些問題,正是本次訪美的具體課題。

最終,日本戰後一貫執著追求的「日美對等」之念淡出,自然顯現出來的是「日美夥伴」這層關係。在這一點上,此次訪美的性質可謂不同於往昔。這既是安倍首相本人的功績,同時也可以說是為了促使日美關係適應在亞太地區乃至全球層面不斷發展的新形勢,日美雙方不懈努力的成果。

在構建安全保障和經濟秩序方面保持同步

對日本而言,對美外交即使沒有占到日本外交的大半,也構成了具有絕對重要的一部分。在這個意義上,對美外交超越了日美雙邊關係,與評價政府的外交方針保持著聯動,為此日本國民不能舉雙手贊成也是理所當然的。有關安保法制的討論、對歷史問題的爭論、日中、日韓關係、沖繩基地問題等都與此次訪美的評價聯繫,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這也是事實。下面,就本次訪美的成果和幾個可能存在的問題,筆者想做一個冷靜的評估。

此次訪美的政策焦點,歸根到底就是防衛合作指針及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儘管它們分屬安全保障和經濟這兩個不同的政策領域,但兩者在本質上具有共性,那就是都源於日美攜手維護亞太地區具有前瞻性的政治經濟秩序的想法。

日美兩國在構思建立一個具有前瞻性的框架,以支撐這個地區自由、開放且基於規則的政治經濟秩序,當現有秩序和規範受到威脅時,共同採取行動進行應對。此外,兩者都擁有國際化的視野。如今全球面臨的許多威脅都無法像過去那樣從地理上加以限定。新的防衛合作指針展示了新領域的戰略合作。

關於TPP,在人們談論超級FTA時代即將到來的背景下,日美同意加快TPP談判具有國際性的意義。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蓄勢待發、呼之欲出,可以說TPP的戰略重要性正在進一步提高。反過來說,如果TPP談判停滯不前,那麼日美在AIIB問題上的應對措施或被視為「外交失敗」,美國的亞洲「再平衡政策」也將成為一句空話。

通過此次訪美,以防衛合作指針和TPP為核心,日美展示了在共同構建世界秩序中步調一致的姿態,此舉的意義十分重大。

「歷史問題」:美國目前關注70年談話

那麼大家擔心的「歷史問題」又如何呢?迄今一些人對安倍首相的質疑,大部分都有關於其自身的「歷史觀」問題。有一種懷疑一直縈繞著美國的東亞問題專家,那就是安倍在安全保障政策方面一系列實用主義式的努力,雖然披著應對現實的外衣,但其實在根本上是受到了「民族主義情緒」的驅使。

然而,綜合此次訪美期間安倍首相發表的有關歷史的一系列言論和象徵性的行為(參觀二戰紀念碑),可以認為至少在回應美方期待值方面已經做到了。最近,華盛頓也被捲入到歷史問題的爭論之中,安倍首相的此番應對,可謂是在充分意識到這一狀況的基礎上所做的安排。雖然讓人明顯感到其謹小慎微的用意,但或許我們可以理解為他通過此舉表明這是與美國保持關係所需要的。然而這並不意味著疑雲散盡,廓然清明。大概美國目前也在關注戰後70年談話。

在安倍首相訪美的第二週,以日本問題研究者為中心的187名學者發表了有關「歷史問題」的聲明,由此也可以看出,對日本抱以強烈關注的學者專家群體,對安倍首相的「保守主義」持有根深蒂固的懷疑。這份聲明雖然試圖保持正面的基調,但顯而易見的是,它從根本上表達了一種不信任感。

儘管我們不應對這份聲明做出過度反應,但對187名背景不同的學者在一份文件上共同簽名這種行為的意義,必須給予足夠的認識。除了187名學者的原始簽名外,5月19日又公布了追加簽名人員名單。現在在這份聲明上簽名的學者已超過450人。

如今的日美關係建立在多個層面之上。這意味著某一層面上形成的日美關係與其他層面形成的日美關係不可避免地發生交錯。在學術領域形成的日美關係恐怕不會與政治及安全保障層面上形成的日美關係完全重合。

正如日本存在無數種美國觀一樣,美國也存在多種多樣的日本觀。現在,即使同為日本問題專家,所謂政治領域或安全保障領域的專家大多未在這份聲明上署名。此外,政策智囊的許多日本問題專家也不在其列。儘管187名研究人員共同簽署一份文件也可謂意義重大,但文件上缺少的簽名也很有分量。我認為應該從全面而平衡的角度來做出評判。

標題圖片:在車上暢談的歐巴馬總統和安倍晉三首相,2015年4月27日攝於華盛頓(白宮提供,時事通信社)

安倍晉三 日美關係 日美同盟 TPP 小泉純一郎 中曾根康弘 歐巴馬 訪美 首相 修改指針 戰後70年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