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大學院系重組,對高等教育未來的影響

社會

時隔數十年之後,包括成立新的院系在內,國立大學再現院系重組熱潮。本輪調整的關鍵字是「融文理合」和「地區社會貢獻」。雖然這是各所大學基於文部科學省的重點支持方向採取行動的結果,但是否有損大學作為最高學府的存在意義呢?作為研究比較大學論的專家,作者在本文中分析了正在進行的大學改革及其影響。

院系重組風暴

「地域設計科學」、「生物資源產業」、「社會共創」、「藝術地域設計」、「地域資源創造」......。

這些是國立大學2016年度新成立的院系名稱(依次為宇都宮大學、德島大學、愛媛大學、佐賀大學、宮崎大學)。此外,還有14所國立大學新成立或調整了院系。而且,2017年度另將有17所國立大學計畫重組院系。與此同時,新設或調整大學專業、修訂招生人數、調整研究所專業等動作也接連不斷,國立大學裡的研究教育組織機構重組正呈現出一派活躍景象。

雖然新成立或調整(含計畫)的院系涉及多個領域,但突出的一點,是它們都標榜「文理融合」和「貢獻地域社會」。比如宇都宮大學地域設計科學系,就由「社區設計」、「建築都市設計」、「社會基礎設施設計」這3個專業組成。

愛媛大學的社會共創系,也設有以下4個專業(課程):「產業管理」(產業管理/事業創造)、「產業創新」(海洋生產科學/造紙產業/製造業)、「環境設計」(環境可持續性/地域設計及防災)、「地域資源管理」(農山漁村管理/文化資源管理/體育健康管理)。它們都是旨在以文理融合跨學科理念,來培養能夠貢獻於地方社會人才的。

雖說是「新成立」的院系,其實都是從大學現有的院系「割讓」出一定的招生名額和教師而「調整」出來的院系。這是本輪國立大學改革的另一特點。特別是很多調整都是與師範類院系入學人數減少或所謂「零資格」課程停止招生聯動的。2016年度成立新院系的14所大學中,有10所大學屬於這一類。

所謂「零資格」課程,是指師範類院系中設置的一種課程,它不以獲得教師資格證書為畢業的先決條件。隨著出生率的下降,導致了教師錄用人數減少和師範類畢業生就業的多樣化。有鑑於此,1987年以來,很多大學開設了「終生教育」、「藝術」、「文化」、「體育」、「地域」、「心理諮詢」、「資訊」、「環境」、「國際和異國文化」等各種新課程。

然而,2006年以來,隨著教師需求的變化,「零資格」課程停止招生,此類院系再次轉換方針,回歸了以往的師範教育。而文部科學省實施的國立大學「重新定義使命」、「全面審視組織機構和業務」等政策(後面將詳述),自2016年以來更是助推了這種趨勢。

國立大學法人化和功能強化

日本的國立大學,在2004年被改組成為獨立法人。在那之前,國立大學是國家的行政組織,深受國家財政及人事等制度性約束。法人化的目的,是提高國立大學在組織經營方面的靈活性和自主性,鼓勵各所大學更加主動、積極地開展富有特色的研究教育活動。

法人化還有另一個側面,那就是作為國家行政財政改革的一環,意圖消除教師的公務員身分。法人化之後,各大學的運營基礎資金,即國家支出的運營費用撥款,每年比上一年度減少1%。雖然事實上2010年已經凍結了逐年削減1%的做法,但運營經費撥款總額一直到2013年度還在持續減少。

從2013年度開始,文部科學省和各所國立大學溝通,通過重新審視「各所大學的優勢、特色和社會作用」這一法人化的核心理念,重新定義了國立大學的使命,進而制定了「國立大學改革計畫」。其中,為了推進大學的功能的強化,在第三階段中期目標期間(2016~2021年度),為「最大程度發揮各所大學的優勢特色」、「促進大學自主自律的改善發展」,將以各所大學實施措施所取得的成果為依據,提出了新的方針,即「通過國立大學法人運營費用撥款的分配方法,來營造一個經常性地審視教育研究機構和大學內部資源配置的環境」。

就這樣,2015年6月,作為文部科學大臣的決定,公布了「關於調整國立大學法人等組織以及整體業務」的報告,並經媒體的廣泛報導而引起了巨大反響。報告要求國立大學儘快改革組織機構,「特別是師範類大學和研究所、人文社科類大學和研究所,應該基於18歲人口的減少、人才需求、教育研究水準的確保、國立大學的作用等因素,制定調整組織機構的計畫,努力採取措施,撤銷不必要的機構,積極地向社會需求高的領域轉變」。

而這種「調整」,是通過運營經費撥款的重點分配來保障推進的。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受到重視的是以下3個方面。

  1. 在採取措施為地方作貢獻的同時,推進世界或全國性的教育研究(地區社會貢獻型,55所大學)
  2. 相較於地方,著力推進世界或全國性教育研究(世界・全國型,15所大學)
  3. 推進世界先進水準的教育研究,並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卓越型,16所大學)

各所國立大學結合自身「優勢特色」,從上述3個功能強化的方向性框架中選擇合適的一種,整理出第3階段工作的「展望」和「戰略」,提出具體措施和判斷其達成情況的標準即「評價目標」(能夠測定的評價指標)。評價結果將反映到資金分配上。各所大學拿出基礎運營經費撥款大約1%的資金,匯成總額大約100億日圓的財源,再由文部科學省來進行重新分配。

2016年度,在以往撥款額的118.6~75.5%的範圍內分配了資金。結果,有42所大學分配資金增加,有43所大學分配資金減少(另有1所大學沒有申請分配資金)。最大增幅約為7,000萬日圓,最大減額約為5,000萬日圓。2017年度,將包括各大學舉措進展情況也納入了評估,最終在113.0~78.3%的範圍內實行了資金分配。有41所大學增加,有45所大學減少,增加最多的約為5,000萬日圓,減少最多的約為3,000萬日圓。

國立大學改革的課題

2016年度和2017年度新成立或改組了(含計畫)院系的25所大學中,有18所是地區社會貢獻型。其中有一半,即9所大學連續兩年分配資金增加。如果只看這些卓有成效的院系重組動向的話,似乎可以認為國立大學一系列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問題也還很多。首先,是基於重點支援目的的撥款增加額,每年不過為數千萬日圓。即便其成為了改革的誘因,但這點資金要用來創造新的研究教育實際上是不夠的。結果,只能是用現有的組織機構去替代。雖然院系名稱有新意,但這種研究教育的內容究竟能有多少新內容,是存在疑問的。

第2,雖然文部科學省強調由各所國立大學進行自主性改革,但另一方面卻提出了重組師範類和人文社科類院系的要求。由於各所大學的運營受到文部科學省資金分配的重大影響,大學只能沿著文部科學省指明的方向去做。院系名稱雖有個性,但是對地區社會的貢獻或是文理融合等等,揭開蓋子來看,各所國立大學的改革似乎都朝著同一個方向展開。

第3,這些文理融合或地去社會貢獻型院系,難道真的符合「社會需求」了嗎?現在的大學改革,就像其中的「強化功能」這個詞所明示的那樣,有一種很強的傾向,就是認為大學具有一種能夠滿足社會需求的「功能」;而且,還要求有客觀的標準來評價這種「功能」實現的高低程度。只是,如果把大學看作是社會性「功能」,那就意味著,「大學研究教育的目的,是由大學外部決定的」。

然而,社會性需求究竟是什麼呢?是考生或家長們的願望,是地方企業的要求,還是政府的方針?最終,大學需要從各種各樣的需求中,由自己去選擇自身的社會使命和目的。這才是「大學的自主性」和「學術自由」的存在意義。代言社會需求的不是政府。如果對政策沒有任何批判,只是一味迎合,那麼大學就會自損其作為學術殿堂的使命。

國立大學法人化的背後,有各種各樣的緣由和情況。但大學通過法人化,擺脫了國家行政組織的身分,獲得了獨立性,這一點意義重大。學術的發展,只有以學問和思想的自由為基礎,才有可能成立。大學不能為獲取資金而存在,也不是為政府退休官僚提供再就業的場所。希望包括私立大學在內的所有大學都謹記,切不可失去高等學府的這份尊嚴。

標題圖片:愛媛大學新成立了社會共創系(Aflo)

教育 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