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過去20年:我們得到了什麼教訓?

財經

通貨緊縮與低成長率。日本經濟至今仍未擺脫這些魔咒的束縛,究其根源,可以追溯到1997年。當年,日本遭遇金融危機,經濟受此打擊,一蹶不振。20年後的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1997年11月到底發生了什麼。

1997年11月26日——日本經濟「最危險的一天」

「不得了了。各地銀行門前都排起了長隊。」

1997年11月26日上午,大藏省(現在的財務省)接到日本銀行打來的這樣一通電話。有關人員的腦海中瞬間掠過「恐慌」兩字。這天一大早,大藏相三塚博召開了一個記者會,內容是有關宮城縣德陽城市銀行的倒閉問題。

「我們會保護存戶的全額存款,維持銀行間交易的安全,最大程度地確保金融系統的穩定。」「我們將盡全力避免造成更大影響。」

這個時期,政府採取了在銀行破產時,不立刻啟動「PAY OFF(不保證超過一定額度的存款提取)」政策的方針。同期召開記者會的日銀總裁松下康雄強調了這一點,表示「不打算提前實施(PAY OFF)」,呼籲大家保持冷靜。

此前,三洋證券、北海道拓殖銀行、山一證券等大名鼎鼎的金融機構已相繼在11月倒閉。相比之下,德陽城市銀行的規模要小得多。儘管對金融機構的倒閉必須謹慎對待,但早已「對倒閉習以為常」的大藏省、日本銀行和媒體這次卻是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市民們在北海道拓殖銀行總行門前領取報導「拓殖銀行破產」的號外(北海道札幌),1997年11月17日(時事社)

出現存戶擠兌的銀行主要是當時被週刊雜誌點名的「危險」銀行。大藏省與日銀展開了緊急磋商,決定通過全國各地財務局等單位指示銀行避免存戶在銀行門前排隊提款。

一旦提款存戶排到了街上,就會引人注意,引發看到這種場面的人們的不安心理。

「記得當時給銀行提出了詳細具體的指示,比如給提款存戶分發排隊號、讓客戶在行內接待室等候等等。」

一位監管部門的人士這樣回憶道。

當時媒體也很迷茫。許多報社、通訊社、電視臺早已掌握全國各地銀行分支機搆門前出現存戶排隊提款的情況。但如果加以報導,難免會引發民眾的不安,也會給股市帶來劇烈波動。猶豫再三,所有媒體都自覺自律地做出了不予報導的選擇。既沒有相互協商,也不是受到監管當局的指示。各家媒體都是根據自己的判斷最終做出了一字不報的決定。

到了下午,事態逐漸趨於平靜。進入傍晚,大藏省和日本銀行都接到報告,稱在銀行門前排隊提款的大批存戶已如退潮般地散去。

日本曾在1927年遭遇過昭和金融危機(*1)。大藏相在國會的發言成為導火線,全國各地存戶紛紛湧向銀行提款。從當年留下的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人山人海的擠兌景象。

儘管日本經濟在戰後遭遇過尼克森衝擊(*2)和石油危機等多次危機,但1997年11月26日可謂是走錯一步就會導致日本經濟崩潰的「最危險的一天」。那麼,為何事態會變得如此嚴重?

(*1) ^ 在日本經濟陷入蕭條期,大量企業和銀行背負大規模不良債權的情況下,1927年(昭和2年)3月國會審議期間,針對某家仍在正常營業的民營銀行,當時的大藏相在答辯時不慎說成該銀行已經倒閉,由此引發金融動盪,多家銀行遭到擠兌。後來,一度看似已經平息的動盪再掀波瀾,當年的一家大型貿易公司鈴木商店宣佈破產。

(*2) ^ 指美國總統尼克森對美國外交、經濟政策的重大調整,對日本政治、社會形成的「衝擊」,是日本人的說法——譯注

泡沫經濟的產生與破滅

當時,銀行的經營危機主要源於不良債權問題。而要理解不良債權問題,必須了解泡沫經濟產生和破滅的歷史。

1985年9月,5國政府在美國紐約廣場飯店簽訂了著名的《廣場協定》。當時,美國苦於經常收支和財政「雙赤字」,試圖通過調控匯率來打破局面。這份協議意味著日圓匯率將趨於升值。當時1美元兌240日圓左右的日圓匯率開始急劇升值,1年後便漲到了1美元兌150日圓左右。

以出口型產業為代表,日圓升值導致整個日本經濟陷入了危機。鑒於這種情況,作為刺激經濟的一環,日本銀行在1986到1987年期間實施了多達5次的金融寬鬆政策。而1987年前後,地價開始上漲,1988到1990年期間,從大城市到地方城市,全國地價持續暴漲。

受到地價上漲影響,股市也開始上升。1989年12月末,日經平均價達到了史上最高的38,900日圓。日本經濟擺脫了日圓升值造成的萎靡狀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回頭來看,當時正是泡沫經濟的鼎盛時期。

然而,形勢從1990年開始急轉直下。地價轉跌後,大藏省限制土地融資的舉措構成了致命一擊。地價和股市雙雙轉為下跌。泡沫經濟就此破滅。地價下跌後,此前提供土地抵押融資的銀行遇到抵押品資不抵債的問題,過去以理財方式運轉的企業經營每況愈下。結果,銀行背負了大量無法回收或者難以回收的不良債權。

因「住專問題」而對動用國庫資金極為敏感

上世紀90年代侵襲日本的不良債權問題掀起了金融機構倒閉潮,實力薄弱的小型金融機構首當其衝。

當時,大藏省和日本銀行認為銀行的健康經營是信用之本,它們動用強大的行政指導,對銀行採用了「護送船隊方式」的救助。這種做法的思想根源在於要保住「銀行不會倒閉」的神話。標準模式就是讓大銀行或相關金融機構救助性地合併那些陷入經營困境的中小金融機構。

1988年,大藏省首次依據銀行法《銀行經營根本法》,對金融機構發出了業務整改命令。

「一旦動用銀行法,就意味著相關金融機構出現了危險。這樣做可能會引發信用危機。在避免出現這種事態的意義上,當時動用銀行法也是經過慎重考慮的。」

當年供職於大藏省銀行局的一位官員這樣回憶道。

但出人意料的是,不良債權問題竟然成為了朝野各黨在國會上展開鬥爭的主題。問題並不在於銀行本身。導火線是住宅金融專業公司,也就是所謂的「住專」公司。住專公司指的是以銀行等機構貸款為資本金,主要從事個人住房貸款融資業務的企業。作為擴大業務的一環,這些企業也開展了面向法人的不動產相關融資。還有一個背景情況是,當時在融資業務方面必須實施嚴格審查的銀行,通過住專公司增發了不少審查寬鬆的融資。

然而,泡沫經濟的崩潰導致這些貸款變成了不良債權。由於住專公司並非吸納存款的金融機構,所以本來是可以按照單純的破產程式進行處理的,但農協系統籌集的資金牽涉其中,令事態變得複雜起來。當時,在日本政治舞臺上,農業系統的國會議員勢力非常強大,他們擔心為農協系統的金融業務帶來不利影響,在1995年12月迫使政府同意從預算中撥出6,850億日圓國庫資金,用於填補損失。

此舉引發了強烈抗議。各家報社紛紛發表了「絕不允許如此處理住專問題」(朝日新聞)、「用政治手段解決住專問題不合規定」(日本經濟新聞)等標題的社論。儘管在金融體系中扮演著核心角色的銀行機構,不良債權不斷膨脹,危機已經迫在眉睫,但後來大藏省再也無法打算盤動用國庫資金了。

無法動用國庫資金的大藏省,為了救助面臨危機的日本債券信用銀行等金融機構,試圖借助同行業其他單位的出資和融資來度過危機。這被稱作「奉加帳方式」的救助,在當時甚至成為了流行詞。

1997年3月,大藏省讓北海道銀行通過合併救助陷入困境的北海道拓殖銀行,在徵得相關人員同意後,還召開記者會宣佈了合併事宜。但後來合併案告吹,北海道拓殖銀行於同年11月倒閉,此前已有三洋證券倒閉,之後山一證券也宣告破產。緊接著就出現的就是當月26日的「擠兌風潮」。

面對這場危機,大藏省開始著手制定法律,為投入國庫資金做準備。雖然立法部門吸取了住專問題的教訓,對動用國庫資金非常謹慎敏感,但已經沒有多餘時間去等待了。最終做出的判斷是就算動用稅金,也必須在日本經濟遭受不可逆的衝擊之前守住金融秩序。

泡沫經濟破滅與金融界的主要事件

1989年 12月 日經平均股價創出38915.87日圓的歷史最高值
1994年 12月 東京協和、安全兩家信用社出現經營問題,日本銀行宣佈成立新銀行
1995年 1月 阪神大地震
8月 大阪府命令木津信用社停止業務活動
12月 政府決定投入6,850億日圓國庫資金用於處理住專問題
1997年 4月 大藏省命令日產生命停止業務活動(戰後首例保險公司破產案)
6月 修訂版日本銀行法出臺
11月 三洋證券申請適用公司更生法(破產法——譯注)
北海道拓殖銀行倒閉
山一證券決定主動停業
第二大地方銀行德陽城市銀行(總行位於仙臺市)倒閉
1998年 2月 旨在批准投入國庫資金的法律出臺
6月 金融監督廳(金融廳的前身)成立
10月 政府認定長期信用銀行無力償付,決定暫時收歸國有
12月 政府認定日本債權信用銀行倒閉

未能及時應對導致嚴重後果

此後,日本債權信用銀行、日本長期信用銀行又於1998年相繼倒閉,那麼,始於1997年的那場金融危機給我們留下了哪些教訓呢?

一位財務省前職員說道:「過去一直被壓制住的倒閉問題成為了現實。尤其是11月初三洋證券倒閉,導致短期資金交易市場出現呆帳,市場一下子緊縮信用,打擊很大。這種力圖在保持經濟成長的同時,通過不斷的合併救助行動來實現軟著陸的方法或許並沒有錯,但1997年年中期達到頂峰後,經濟形勢走向了衰落。日本用自己活生生的事例告訴世人,金融硬著陸將給經濟造成何等嚴重的損傷。」

另一方面,一部分人堅持認為投入國庫資金的時間太晚。曾供職於日本長期信用銀行的專修大學教授田中隆之從專家的角度指出:「正如美國在2008年(雷曼事件之後的)全球金融危機中採取的措施那樣,泡沫經濟破滅後,應該迅速向銀行注資。」

標題圖片:山一證券新宿分公司門前,顧客蜂擁而至,排起長隊(1997年11月25日於東京新宿,時事社)

財務省 日本銀行 泡沫經濟 金融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