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中老年的「就業冰河期一代」面臨的嚴峻現實

工作勞動 社會

20世紀90年後半期到21世紀00年代前半期,日本陷入嚴重的經濟不景氣。那時走上社會的「就業冰河期一代」,如今已是40來歲正當盛年的勞動力。他們這一代人,現在的薪資和待遇仍不如意。筆者認為,在他們以現狀步入中老年之前,有必要及早討論一些針對他們的綜合性應對措施。

日本特有的就業制度:應屆畢業時是成為正式員工的最佳機會

每年春天,如果乘坐東京的地鐵,你就能看到許多穿著嶄新西裝的年輕人在認真地閱讀著資料。可以說,這是這個季節特有的風景線。

這裡,有的是3月從學校畢業,4月開始在公司工作的職場新人。但其中,更加青澀的是,那些為了明年的工作職位拼命求職的大學生們。

在日本,他們穿的西裝叫「求職西裝」,顏色和款式都沒有明顯個人特色,像是為了向公司證明自己是一個容易相處的人。

大學生們之所以這麼積極而恭順地參加求職活動,也是有其原因的。因為他們都知道,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將會極大地左右自己今後的人生。

而更深層的背景是日本特有的勞動體制。日本企業普遍願意招聘剛從學校應屆畢業的年輕人為正式員工,對其(特別是男性員工)進行長期培養。被公司著力栽培的男性正式員工,在公司裡能夠享受資歷性薪資,隨著逐年的技能提升,薪資收入也相應上漲。

但換而言之,這也意味著,那些未能進入公司為應屆畢業的員工準備的上升通道的人,將面臨嚴峻局面。由於成為正式員工的最好機會集中在大學應屆畢業的時候,一旦錯過了這個機會,以後要想成為正式員工就不太容易了,工作和生活都將面臨重重困難。

從這一點來說,在如今勞動力持續不足的狀況下求職的學生們真是太幸運了。雖然對求職多少會感到緊張,但由於人才需求旺盛,有的意外地拿到了多家公司的內定資格。這樣,夏天基本上就可以脫下求職西裝,盡情享受學生時期的最後一個暑假了。

冰河期一代:已經35~45歲了

但僅僅在十幾年前,大多數年輕人面對的卻是完全相反的局面。由於經濟不景氣,人才需求不足,拼命求職也拿不到一家公司的內定資格。於是,有的年輕人就斷念於上班工作,放棄了求職。也有很多年輕人歷經艱辛被錄用了,但由於不是自己喜歡的工作單位,很快就辭職了。

從20世紀90年代後半期到21世紀00年代前半期,日本經濟陷入嚴重的不景氣,被稱為「失落的十年」。在這一時期畢業的年輕人極難找到工作,被稱作「就業冰河期一代」。他們現在的年齡接近35~45歲。而他們,現在仍處於非常嚴峻的狀態之中。

圖1顯示的是,最高學歷為大學或研究所學生的40至44歲勞動者,其平均月薪水準的變化情況。圖中數據為以2015年為基準,綜合考慮物價水準變化之後的實際薪資。

形成了實際薪資低、收入成長無望的結構

從2005年到世界金融危機爆發前的2007年,平均月薪超過了50萬日圓。根據當前匯率換算,大概是略少於5000美元的程度,薪資水準相當高。那時候的40~44歲的人,他們畢業參加工作的時候,正是日本泡沫經濟時代。他們這些「泡沫一代」,求職沒費什麼問題,錄用之後也一直受益於日本的長期聘用和資歷薪資等日本傳統勞動體制。

以2008年為界,實際月薪跌破50萬日圓大關,之後也繼續大幅減少。到了21世紀10年代中期,「就業冰河期一代」佔了40~44歲的大多數。他們的平均月薪低於45萬日圓(約4200美元)。與「泡沫一代」相比,減少了超過5萬日圓。這個年紀本來正是撫養孩子、購買汽車住宅等,消費慾望最為旺盛的時候,可是沒有餘錢。「冰河期一代」也包括1971~1974年出生的第二次嬰兒潮,所以對於整體經濟的衝擊也相當巨大,導致通貨緊縮狀況也難以擺脫。

由於冰河期一代在找第一份工作時就不順利,所以有跳槽經歷的比例也較高。因此,在同一家公司的連續工齡也比較短。而日本還保留著薪資根據連續工齡上漲的體制,他們的薪資自然就不高。泡沫一代中很多人都進了薪資高的大企業,而冰河期一代在中小企業工作的並不罕見。即便沒有跳槽一直留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但由於公司裡有很多屬於泡沫一代的前輩,導致遲遲難以升職進入管理層。多重因素疊加在一起,形成了冰河期一代的收入難以提高的結構。

現在,日本已經把減少長時間勞動視作重大社會目標。但對於冰河期一代來說,他們二十多歲的時候,沒有加班費、違法的長時間勞動是家常便飯。他們抱著這麼一個信念在工作,只要當前能夠忍受嚴苛的工作環境,將來就會有高收入。但現在,他們卻仍處於低薪狀態,這說明冰河期一代的簡單願望不過是個幻想而已。

非正式員工連結婚都困難……

不過,冰河期一代裡,如果是正式員工,就有相當的薪資,可能還算是不錯的。圖2顯示的是,屬於冰河期一代的男性2002年的就業情況,到了2015年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可以看出,2002年,由於經濟不景氣,畢業後作為非正式員工參加工作的男性有18%。其中的大概三分之一,到了2015年也還未能轉為正式員工。即便是在現在這個時代的日本,三四十歲了都還不是正式員工的男性,是很難與人結婚、撫養孩子的。所以,少子化問題也無法緩解。

更慘的要算那些沒有工作的冰河期一代。圖2也顯示,大學應屆畢業沒找到工作,到2002年沒有工作的冰河期一代有6%。其中超過40%到2015年仍然沒有工作。即便在工作的,很多也是作為非正式員工或創業經營者,轉成正式員工的不到30%。由於在21世紀00年代未找到工作,失去了工作的自信,放棄求職的年輕人,在日本被稱為「NEET 」。曾經的年輕NEET,正成為放棄工作的「中老年NEET」。

孤立於社會之外的「中老年NEET」:依賴供養的父母也日漸老去

中老年NEET,也有很多自外於社會,陷入「家裡蹲」狀態。以前我曾指出過,在20~59歲的未婚無業人員中,那種平時總是孤身一人、或者只和家人呆在一起的所謂「孤獨無業(SNEP)」人員,正在日益增多。我也說過,2001年還只有85萬人的孤獨無業人員,到2011年已增加到了162萬人,幾乎達到倍增。而最新的調查也顯示,2016年孤獨無業人員仍然高達156萬人。

圖3顯示了不同年齡段孤獨無業人員的變化。孤獨無業人員在20多歲年齡段中佔比最多,由於勞動力不足使年輕人就業狀況得以部分改善,2011年到2016年孤獨無業人員大幅減少。與此相對應的是,四十歲年齡段的孤獨無業人員增勢不減。其中,就包含了很多冰河期一代。

現在,在日本,人們開始悄聲議論起「7040問題」這個詞。「7040問題」,是指70多歲的老父母供養40多歲的無業子女的一種社會家庭結構。到21世紀20年代,冰河期一代將變成50多歲,其父母也到80多歲,大概那時又會被叫做「8050問題」吧。雖然日本人平均壽命較長,但父母終有一天會辭世。那時候被拋下的、自外於社會的人,連生存都成問題,他們將要面對超乎尋常的困難。

政府也並沒有對逐漸走向中老年的冰河期一代的問題置之不理。去年開始實施了一項制度,向那些雇用包括冰河期一代在內的中老年人為正式員工的企業撥付補貼資金。今年則計劃,在一部分為幫助15~39歲的NEET就業而設立的「地區青年救助站」,採取措施將40~44歲人員也納入求助對象。

只不過,僅僅依靠這些措施要想從根本上改變冰河期一代的現狀,也是不太現實的。首先需要的是,我們不能對冰河期一代一直充當著泡沫經濟崩潰後社會大混亂的犧牲品這一殘酷事實視而不見,要開始討論如何採取綜合性措施去應對。

標題圖片:大城市的上班交通情景(PIXTA)

就業 勞動 薪資 高齡化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