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與英語(2):「口說幻想」衍生之大學入學考試“惡改”

教育 社會

2020年度開始,大學入學考試將有所改變,把英語測驗區分為「4項技能」,並導入民間考試。尤其以「口說測驗」最受人注目,然而目前高中及大學的教育現場壟罩著一片不安與擔憂之聲。探求如此急忙改革的背後原因,有著多年來日本人對「英語流利」的幻想、以及想藉此抓住商機的英語產業的企圖心。

利誘民間業者的手法?

從2020年度開始,日本大學入學考試將有所改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英語測驗。將廢除以往的單一大考,並導入如實用英語技能檢定(英檢)、GTEC、TOEFL、TOEIC等七種民間英語測驗。考生於高中三年級的4至12月間,可以參加任一試驗最多兩次。根據入學考試改革推動派人士表示,相對於以往的入學考試「偏重」英語的「讀、聽」,民間測驗則注重「讀、寫、聽、說」4項技能,因此若入學考試採計這些測驗成績的話,將帶來提升英語能力的效果。其中尤以導入「口說測驗」將使「實用英語能力」達到大幅進步之效。

然而,多思考一下,就明白這樣的“宣傳”手法其實很弔詭。明明導入的學習方法並非最新技術,為何僅僅改變測驗方式便可增加學習能力呢?雖說是「4項技能型測驗」,但令人耳目一新的也就是加入了口說實作測驗而已。此外,各家業者亦將測驗方式模式化。為了盡快取得高分,學生與老師只看重如何應付考試的技巧,英語學習反變成次要目標。而現實中,在街上可以看到「你都會了嗎?想知道考試技巧請到本補習班!」類似的看板。如此一來,別說「實用英語能力」,反倒讓學習能力降低的可能性大為增加。而且民間測驗業者,甚至開始承辦如何應付考試之技巧並製作練習題販賣。為增加考生人數,聽說業者間的廉價競爭(傾銷)也已開始。這樣能否說是公平的考試呢?問題堆積如山。

此部分詳情可參閱拙作《史上最糟的英語政策》(Hitsuji書房),但老實說,「4項技能」的看板只不過是業者為了讓導入測驗顯得合理化所做之區分。最初「4」個概念只是為了方便分類,並非指使用英語時,腦部自動區分成4部分,僅以「口說測驗」代表「能開口說英文」也是一種幻想罷了。面對考試,學生只會太緊張反而開不了口,計分方法的可信度也低。比起過時的切割性的技能訓練,以學生們的興趣和自主判斷的綜合性學習為主,才是最理想的目標。

在政策推動背景下,有部分報導指出當時的下村博文教育部長(2012~15年)與測驗業者、補習班業者、英語會話學校等互有勾結。實際上,經營民間測驗事業的利害關係者中,有數位名字出現在民間測驗導入檢討協議會之委員名單內。我們應該要立刻中止,這項以“利誘”為目的,充滿弊端的政策。然而,在如此迷失方針的英語政策的背景下,也存在我們自身對英語根深蒂固的誤解。若不好好反省這一點,即使修改政策,未來仍然會發生同樣的事情。無法期待英語能力的進步、更無法增加國際競爭力。本篇將針對為何日本人懷有「口說幻想」核心誤解的現象進行剖析。

現今仍持續的戰敗後的「英語泡沫化」

日本在創立大學的明治時代初期,所有的課程皆以外文教授。教師為外國人、文獻資料亦為外文,因無翻譯版本之故,大環境下別無選擇必須這麼做。嘲諷地說來,當時日本可是最為「全球化」的國家吧。

然而,這樣的狀況不久即有了改變。為了做學問,將文獻資料翻譯成日文,培養會說日語的教師,如此便能以日文來做更深入的學問。為使外文的概念引進日語中,知識份子花費了相當大的心力。同時,透過翻譯與轉換的過程,我們學習到面對西方文化時以外在角度觀看的複眼思考。

但是,談到英語學習,這種自身文化的成熟亦猶如一把雙面刃。意即,翻譯書籍的出現,協助人們以日語獲取知識,但相對地使得學習英語的動機下降。再者,大正至昭和時代,接受教育的人數增多,不為任何動機而學習英語的人也增加。早在大正時期便有「為何學英語?」(當時的英文系存廢論)這樣的聲音出現。

其後的太平洋戰爭中,雖英語為敵人之語言而禁止使用,但戰後美國文化卻席捲了全日本。當時,人們對於學習英語的動機確實提升了,但並不代表視其為「必要」的人數急遽增加。對英語的熱衷由一種模糊的「憧憬」所支撐,一種「泡沫化」。而這泡沫轉變了形態,今日仍繼續存在。

以「帥氣」的消費品形象流通市面

現今全世界正急速「全球化」。這樣的全球化屢屢與「英語化」劃上等號。然而,在日本的日常生活中,必須使用英文的情況還不算太多。若提到日本人「不會英文」,這便是最大的原因吧。

過去曾被英語國家統治,至今仍以英語為其官方語言的各國家,如新加坡及印度等,該國國民使用英語,是為了於社會中取得一席之地,因此具備英語能力是必要的。而日本未有此必要性,因此無法認真看待。一週5小時的英文課程,其實並不足夠。在一個只使用一種官方語言的國家,要培養使用不同語言的習慣並不容易。即使擁有英語知識,只要開關沒有切換過來,也無法活用知識。

此即日本的英語教育現實。僅一點末稍的改革並無法改變一切。但有趣的是,在這個國家,英語視為一種「帥氣」的象徵。要說為什麼,正因為英語是以「雖然不太懂,但就是想要」的消費品印象而流通市面。「會英文的話就好了」這樣的感覺,就好像初次見到名牌精品時產生「想要」的心情。

對於能取得多數消費品的日本人而言,英語還不是他們的囊中物,因此具有物以稀為貴的價值。支持著「想要」的是些許的消費欲望。因此這龐大的英語產業無所不用其極大打印象戰,絞盡腦汁專注於如何讓大眾購買此消費品。結果,招致與政客聯手介入入學考試的政策。

與其會說,更重要的是「聽得懂」的能力

說起來,為何要在學校學習英語呢?關於這點我們應該重新審思。此外,若真正目標是「學習英語」的話,那麼「會英語」又是什麼呢?我們必須重新審視這部分。即便是自己說很喜歡英語的人,擅長的領域也各自不同,有人喜歡閱讀、有人喜歡寫作、有人是“單字博士"、也有人「喜歡發音」。

儘管如此,若是提到「會英語」,比起閱讀或是寫作,我們腦海裡浮現的是「流暢地說」這樣的印象。坐在草地上享受著溫暖的陽光,穿一件薄襯衫,心情愉悅地以美式英語談笑風生的人們,正是這般「美麗的英文會話」風景。

我們消費者很容易被這樣的“風景畫”挑起興趣。若在工作或是學術研究上,無論如何都必須使用英語時,當然,一步一腳印的努力不可或缺,比如獨自一人背誦單字、做聽力及發音練習等。但單純只做口說練習難見成效。最大的瓶頸應該是聽力吧。所謂會話,是聽懂對方所說的話,並做出反應。然而,日文及英文的發音系統各異,為了「能聽懂」,必定得經過一番訓練。即便是海外留學的學子們,也同樣為此吃了不少苦頭。正因如此,才更需要花費最多的時間精力來練習。

然而,身為名牌精品的英語所反映的是更高層級的「美麗的英語會話」。事實上,這是泡沫時期1980年代左右流行的印象。如今,這樣的印象被50歲的泡沫化世代人們再利用,不知不覺間演變成「口說測驗才是最重要」的潮流。

從今以後日本人仍然「不會英語」

參與本次緊急入學考試改革的推動者中,有一位是將英語做為公司內部公用語言的樂天公司三木谷浩史社長。以三木谷社長為首,有些企業經營者批評「學校英語無法應用在工作上」,學校裡學習的英語主要以打好基礎及主幹的單字為重,當然必定有其極限。也並非到高中階段,就能習得對應所有情況的單字量。因此,依照自身需求,在已學得的主幹上延伸添加的方式,自行努力增加字彙量是必要的。「今後需要的是能成為立即戰力的實用英語」順著這樣的漂亮口號,僅接受流於形式的「實用英語」測驗,但若不真正牢記那些做為重要基礎的單字,是完全沒幫助的。在學校上課時間之外,也必須大量聽英文並閱讀,才是學習的不二法門。

其它像是為了達到「能開口說」的程度,掌握狀況、對他人的想像力、接下來想當然爾的談話內容,這些都非常必要。然而,針對2020年的入學考試改革,發表了「只要做到表面上的英語會話練習,便能開口說」的錯誤訊息,是相當不負責任的說法。我們應該反過來思考,並沒有「口說」這樣單獨的技能。

目前僅以部分人士的思維來推動英語教育相關的重大政策,雖然是個大問題,但容許此狀況發生的我們也無法推卸責任。若無法意識到問題所在,將來日本人仍然「不會英語」吧。

(2018年5月21日 記)

標題圖片:發給考生英語聽力測驗用機器的大學入學考試會場,2018年1月13日,東京都文京區的東京大學(代表攝影/時事)

文部科學省 大學 教育 英語 大学 英語 文科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