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年輕人出國旅遊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社會

背上一個行囊遊歷異國他鄉,這樣的年輕人如今恐怕已為數不多。但隨著LCC的出現、網際網路的發展以及SNS的普及,年輕人的出國旅遊呈現出多樣化傾向。請看作者的分析介紹。

昔日年輕人的出國旅遊

自2003年開始,日本開展了「訪日宣傳活動」,2008年設置了觀光廳,外國人赴日游(Inbound)受到很大關注。2016年赴日外國遊客人數首次突破2000萬人,2018年可望達到3000萬人。在赴日遊熱潮中,日本人出國旅遊(Outbound)卻很少有人關注,進入本世紀後,還出現了「年輕人蝸居國內不願出遊」這樣的熱議。本文主要向讀者介紹日本年輕人出國旅遊的最新情況。

首先,上世紀80年代後,年輕人出國游呈現出以下4個特點。

第一,「背包客」之旅。澤木耕太郎從1986年到1992年創作了《深夜特急》等遊記,受其啟發,許多年輕人手拿一本《走遍全球》(1979年創刊)旅行指南去國外長期旅遊,並形成一個群體。

第二,畢業旅行。從80年代初開始,在大學畢業或就業前夕,年輕人之間盛行與朋友結伴前往歐美等遙遠的國度領略異國文化的風氣。他們覺得,就業後很難安排長假外出旅遊,所以要「趁現在去」。當時他們的旅遊長達3週到1個月,進入90年代後縮短為不足2週。

第三,購物遊。這些年輕人旅遊的目的,是到香港、夏威夷或歐洲等地,以儘量低廉的價格購買名牌產品,從80年代後期到90年代,這類人中以年輕的女性上班族佔多數。

第四,半自助遊。住宿約3晚的短期旅遊,旅行社安排往返機票和當地住宿,沒有領隊陪同,一般比個人安排行程價格要低,是「跟團遊」的一種形式。尤其是進入本世紀後,採用半自助遊方式的旅行者,帶著《Rurubu》或《Mapple》等雜誌開本大小的旅行指南,在旅遊勝地購物並享受美食,他們的行動時間短效率高,但大多與當地的歷史和文化分離。

當然,現在依然能看到選擇上述方式旅遊的年輕人,只不過具體形式已發生變化。例如有些年輕人會安排多次出國畢業旅行,每次時間都比較短,而且是與不同人結伴同行。

利用LCC與網際網路,不再依賴旅行社

如上所述,進入本世紀後,年輕人不再熱衷出國旅遊,然而最近5年,情況發生了變化。在20~25歲的年輕人中間,出國旅遊逐漸回溫,而且他們的旅遊形式也煥然一新。筆者根據近日接觸到的一些大學生的行動,為讀者列舉5種模式。

第一,不依靠旅行社,自己安排出國旅遊。由於各方面環境的改善,即使不通過旅行社的半自助遊服務,也可以控制旅遊成本了。首先,是LCC的普及。日本從2005年開始推出該航班,如今已成為飛往亞洲和大洋洲的日常交通工具。組團旅遊很少在旅遊套餐內安排LCC的航班,因此旅行者自然會選擇個人預訂的方式。

另外一个原因是線上旅行社(OTA,Online Travel Agent)的普及。遊客可以利用Expedia或Booking.com等網站,並進一步參考網路評論預訂境外住宿設施。最近,有些年輕人開始利用Airbnb等民宿預訂平臺。此外,還可以利用Skyscanner之類的集合型搜尋引擎(metasearch,將多個單一搜尋引擎集成在一起,提供統一的檢索介面,對使用者的關鍵字進行搜索比較),對機票價格進行比較,迅速找到低價機票。

在獨自安排出國旅遊中積累了經驗的年輕人,他們在選擇跟團旅遊和自由行之間可以做到遊刃有餘。

SNS普及,不再依賴「旅行指南」

第二,出國旅遊時不再購買旅行指南。截至2005年,人們購買旅行指南,並參考它的介紹來決定遊覽地點,這種做法似乎是理所當然的。然而,由於SNS的迅速普及,近年來學生們制定旅遊計畫的過程發生了很大變化。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Instagram」的利用。起心動念前往國外旅遊,目的地定下來後,就可以利用hashtag搜索上傳到「Instagram」上的圖片,查找曬在上面的美圖的所在地。在此基礎上搜索網路評論,收集如何前往當地的資訊。有人說,以前的旅遊是「前去核實旅行指南上介紹的景點」,而如今則是「去核實Instagram上分享的美景」,旅遊變成了「將眼前的場景以曬美圖的形式推送給粉絲之旅」。

第三,多次前往特定目的地旅遊的年輕人。在此以韓國為例做一介紹。進入本世紀後,韓國電視劇和電影開始在日本播放。從2010年前後開始,韓國流行音樂「K-POP」在日本普及,偶像歌手大受歡迎。狂熱的女大學生歌迷對韓國的好感上升,她們多次到訪韓國,與韓國文化親密接觸。

不與親朋好友結伴出遊

第四,不與平時的好朋友外出旅遊的年輕人。

首先,很多人都選擇獨自旅遊。問到為何獨自旅遊,他們常常列出這樣的理由:「和朋友的行程不一致」,或是「朋友很難籌到旅費」等等。最近,有些年輕人渴望精神上(心情、感情)的寧靜,不願在旅途中處處為別人著想,他們表示,「希望避免旅途中和朋友意見不合」,或者「和朋友的喜好不同,所以不想湊合,讓旅行變得不愉快」。

此外,還有些年輕人利用社交旅遊網站結交新夥伴。如自己策劃一次旅遊並提出方案,如果贊同者超過5人,則利用社交旅遊網站「trippiece」這個平臺組團成行,素不相識的幾個年輕人結伴做一次「一生有緣來相會」的旅遊。

第五,以留學為契機出國的年輕人。進入本世紀第2個10年,有些大學開始在課程中規定必須留學數月到1年。以前留學取決於個人意願,如今成為必修課程,因此留學人數增加,堪稱「留學大眾化」的時代已經到來。在國外停留幾個月,期間有機會與其他國家的留學生交流,並在SNS「Facebook」上建立起聯繫,回國後還可以繼續保持交流。這樣一來,與留學時結交的朋友見面,也成為一些年輕人出國旅遊的目的之一。

兩極分化:樂此不疲與毫無興趣

以上主要講述了到國外旅遊的年輕人的特點。但是,對境外旅遊毫無興趣的群體自然也是存在的。

根據2016年2月對18~29歲的日本單身青年實施的調查(下圖),沒有出國經歷者為51.8%,2015年出國旅遊1次以上者為14.7%。也就是說,約85%的受訪者在2015年沒有出過一次國門。從類別來看,學生當中,44%的人沒有出國經歷,2015年出國1次以上者為17.7%;打零工和無職業的年輕人中,有71.7%沒有出國經歷,2015年的出國人數僅占6%。

根據迄今為止的觀光旅遊研究報告,出國旅遊的障礙主要有以下原因:對於逗留國外及語言溝通的擔憂(個人內部阻礙因素),沒有同行者(來自他人的阻礙因素),金錢和時間不足(結構性阻礙因素)。人們一直認為,消除這些阻礙因素,出國旅遊才能得以實現。

然而,近10年的研究發現,即便消除障礙,在某種程度上還是存在對旅遊缺乏興趣的年輕人。他們或者原本對旅遊就不感興趣,或者認為國外與自己無關、出國旅遊的性價比不高,鑒於這些原因,他們並未將出國旅遊列入度假的選項之中。

如上所述, 30多年前年輕人表現出的那種出國旅遊的特點,如今依然存在。另一方面,隨著全球化的進展、網際網路的發展和SNS的普及,LCC和線上旅行社等新型旅遊方式的出現,以及對人際關係思路的轉變,進入2010年後,尤其是近5年間,年輕人的出國旅遊呈現出新的動向。日本人出國遊的方式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同時,對出國旅遊毫無興趣的人群也在某種程度上依然存在,年輕人呈現出兩級分化的態勢,一類人對出國旅遊毫無興趣或興趣不高,另一類人則樂此不疲。

日本觀光廳於2018年7月公佈了《有關活化年輕人出國旅遊的總結報告》,希望通過出國旅遊促使年輕人體驗國外的文化和生活。我們將繼續關注今後的動向。

標題圖片:PIXTA

年輕人 LCC SNS 旅遊 Inbound 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