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獨此一家”

北島絞製作所旋壓成型的權威

財經 科學 技術

被稱為「技術大國」的日本,奠定其基礎的,是工匠們一絲不苟的手工作業和無止境的挑戰精神。在此介紹一下秉持著傳統的製作精神,並靠著手工技藝,支撐世界尖端技術的街道工廠。

東京都大田區。這裏集結了大約4,000家工廠,是日本有名的「製造業之街」。即便身為中小企業,其中有許多也是支撐世界尖端技術的特色企業。

其中的「北島絞製作所」,在「旋壓」這種金屬成型技術上,堪稱日本一流。他們擅長於諸如美國的飛機、人造地球衛星的零件、日本H2火箭的頂端部件等沒有尖端技術就無法製造的特殊的金屬成型,而且製造這些靠的不是機械設備,而是工匠們的手藝。


【公司數據】
公司名稱:株式會社北島絞製作所
地址: 143-0003東京都大田區京濱島2-3-10
代表人:董事長 北島實
業務內容:各種金屬板塑性加工的旋壓、沖壓、特殊形狀成型及其附屬加工、板金加工
資本金:1,600萬日圓 員工人數:20人
主頁:http://www.kitajimashibori.co.jp/

金屬像黏土一樣變形

旋壓技術據說是歐洲從中世紀開始使用的一種金屬精煉技術。利用金屬可以「延伸」這一特性的成型法,通過被稱作「刮刀」的軋輥將高速旋轉的金屬施加壓力,把金屬加工成需要的形狀,形同轉動陶輪製作泥胎。

旋壓加工時,發揮陶輪作用的「旋壓機」是橫向旋轉的高速轉軸。在那裏固定上加工成圓盤狀的金屬板,分數次一點點推壓刮刀,使金屬板變形。在「旋壓機」上事先裝有模具,順著模具的形狀金屬板逐漸成型。

加工的金屬包括鐵、鋁、不銹鋼、銅、稀土金屬等硬質材料,但放在旋壓機上,它們如同粘土一樣迅速成型。通常的加工只需一個人操作,如果是衛星天線那樣直徑3m以上的大部件,就需要2至3名工匠步調一致,共同操作。

專務董事北島貴弘先生自己也作為工匠親自操作旋壓機。他強調說;「這種技術,給刮刀多大的力量,必須靠自己的身體去記憶」。

他說,在操作刮刀時,如果用力過大,金屬就會斷裂或變形;反之,如果力量太小,成型的時間就會很長。這種微妙的區別不是靠理論學習,而是在每天與金屬的磨合中掌握的。

「我們公司的工匠們,從金屬的聲音上也能判斷出成型的狀態。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工匠,需要10年時間。如果成為熟練工匠後,哪怕是0.05mm之差,也可以感覺出來」。

技術不能被賤賣


緻密細膩的工匠技藝超越了機械,支撐著尖端科技

靠工匠們進行手工旋壓操作的不只是北島絞製作所一家。但是,為什麼該公司的技術得到了業界第一的評價呢?那是因為代代相傳的工匠志向和挑戰精神,令技術不斷提高,日臻完善。

「我祖父是公司的創業者,戰前他是榻榻米的工匠。但是,戰後他認為『今後美國文化將大量進入日本』,於是放棄了榻榻米工作,讓他的長子、也就是我的父親到旋壓工廠去做學徒,並成立了現在的公司」。

據說,1947年創業當初,他們主要加工鐵鍋、平底炒菜鍋、水壺等日用品,磨煉了技術。在這過程中,開始涉足金屬特殊成型工藝。


北島貴弘專務講述技術員的自負

現在不僅有工匠們手工操作的旋壓技術,為了大量生產還引進了「自動旋壓機」。但是對於100、200件的少量訂單,還是手工操作的成本更低廉。總之,工匠的技藝具有比機械更高的精度,而且可以完成更為複雜的成型。

北島明確地説:「有人說我們公司的產品價格比其他公司貴,那是緣於我們對工匠技術有絕對自信。我們不想賤賣自己的技術」。

這就是擁有堅固技術實力的街道工廠的自負。

攝影:大久保惠造
採訪、撰文:保手濱奈美

旋壓 北島絞 北島絞製作所 街道工廠 中小企業 大田區 金屬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