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報告

中國經濟學界名宿、汪海波教授談中日經濟之未來

政治外交 財經

中國經濟學界名宿、中國社會科學院名譽學部委員汪海波教授出席了“未來十年中日經濟文化互惠關係”研討會。他說“中日經濟文化關係發展前景光明”,並說明了相關背景和理由。

必須加強和促進中日之間的相互理解

日本人在中國共產黨成立時做出了重要的貢獻。2011年,我在參加“中國20世紀經濟學發展”國家工程時,了解到日本人在中國共產黨建黨中做出了巨大貢獻。包括《共產黨宣言》在內,中國最早翻譯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著作,並不是從德語,而是從日語翻譯過來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經濟學的理論,也是由日本人翻譯成漢語的。另外,中國的眾多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學者,大都是日本留學後歸國的。這些事例可以說明日本人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認為對日本人的貢獻應該予以重新評價。

關於今後10年中日經濟文化關係的展望,我認為也許存在著艱難曲折,但是整體上前途還是光明的。作為這一判斷的根據,除去歷史、文化、地政學方面等有利條件之外,我還可以舉出以下四點。

過去的40年是今後10年發展的基礎

中日恢復邦交正常化的40年,為今後10年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以中日進出口貿易為例,貿易總額從1950年的0.47億美元增加到1971年的8.76億美元。21年之間增長了18.6倍,年平均增長率達14.9%。

再對比1972年─2010年的變化,貿易總額由原來的10.39億美元增加到了2977.79億美元。即38年間實際增加288.6倍,年平均增長率為16.1%。這雖然是一個不考慮匯率變化因素的金額,卻證明了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後兩國貿易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可以說,這為促進今後10年間的兩國關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即是我為什麼說“前景光明”的第一個理由。

年份1950年1971年1972年2010年
貿易總額(美元) 0.47億 8.76億 10.39億 2977.79億

現在,中日兩國之間還存在著經濟上的差距,這就意味著其中潛藏著未來取得巨大發展的可能性。世界銀行自1987年起,以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為基準,把世界各國劃分為高、中、低三個收入等級。1987年之前,因為沒有相關數據,故以匯率為基準計算的話,1974年,高等收入國家人均GDP超過3,817美元。是年,日本達到了4,290美元。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2010年,日本的人均GDP為42,325美元,排在世界第17位。也就是說,日本自1974年至今始終都屬於高等收入國家。

2010年,中國的GDP超過了日本,位居世界第2。但是,中國的人均GDP卻只有4,283美元,勉強能夠躋身於中等收入國家的行列。這表明中日兩國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因此,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兩國發展的潛力。

為了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應該學習日本的經驗

中國必須學習日本順利過渡到高等收入國家的經驗。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從收入的多少看,世界各國呈現出下述三種情況。

高等收入國家中有三種類型。一是如美、英兩國這樣,在二戰前就是高收入,戰後地位更加鞏固的國家。二是如德國和日本這樣,戰前本是高收入,但在戰後一度下降,隨後又順利地恢復到高收入狀態的國家。還有就是如新加坡、韓國、香港和臺灣這一類,原本是殖民地,戰後順利地成為高收入的國家或地區。

在中等收入國家之中,有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委內瑞拉等,這些國家雖然達到了中等收入,但是由於經濟長期停滯,便成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在舊蘇聯以及東歐、亞洲的東協(ASEAN)各國等也出現了相同的情況。這些國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雖然千差萬別,但是達到中等收入之後經濟長期處於低迷這一點卻是一致的。

最後,是非洲各國所代表的、長期處於貧困狀態的低等收入國家。即西方經濟學所謂的“貧困陷阱”。

看一看中國的現狀即可知道,不可否認存在著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儘管可能性較低。但是,應該說向高收入方向發展的可能性更大。這件事情上,中國必須學習日本的經驗,這對中國的進一步發展極為重要。近年來日本在總體經濟調控上出現了重大失誤,引發了“失去的十年”,但是歷史上日本曾經成功實施著名的“收入倍增計劃”,成功引進海外技術並切實地消化吸收,這所有一切,都是中國今後的重要課題。

左起,張孝德先生、周紹朋先生、汪海波先生、董青女士、張占斌先生、兩名翻譯

中國的經濟發展是促進兩國關係的原動力

第3點,中國的經濟發展是促進兩國關係的原動力。自上世紀70年代末至本世紀中葉,是中國經濟的全面增長期。同時,也是各種矛盾的多發期。

雖然中國總的來說處於經濟增長期,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經濟增長就如過去那樣呈加速度增長。從1953年到1978年、1979年到2011年,這兩個階段的經濟年平均增長率分別為6.1%和9.9%。另外,縱觀1953年至2011年的59年間,經濟增長率達到8.1%。但是,這是以環境和資源為代價的數字,我個人認為今後能夠保持在7%的水準就很好了。而即便是7%的增長率,也能夠實現黨和政府的既定目標,即“在2020年之前實現小康社會”,到本世紀中葉實現現代化,將國民平均收入提高到中等收入水準。

另外,要使今後經濟能夠繼續保持增長,一個重要的保證條件就是進一步改革開放。在中國經濟成長壯大期間,與歷史、文化、地理上的諸因素相比,中日兩國間的貿易經濟顯得尤為重要。

期間(年)1953─19781979─2011 1953─2011
年平均增長率(%) 6.1 9.9   8.1

促進中日經濟文化交流是世界性趨勢

第4,從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上看,中日兩國擴大經濟文化交流非常重要。今後,世界經濟將會呈現出兩大趨勢。

首先,包括日本在內的已開發國家,經濟增長將變得越來越艱難。2008年發生的雷曼衝擊就是一個很好的實例。金融危機之後,已開發國家採取了諸如加快科技進歩、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強化金融監督機構等多種措施。但是,均未達到根本解決問題的地步。

其次,金磚國家(BRICs)等新興工業國家的經濟增長勢頭更加強勁,而其中的中國、印度和俄羅斯均位於亞洲。從這個層面看,日本處於非常有利的地理位置。由於中日兩國均處在這一有利的環境之中,加強經濟合作就尤為重要了。

(根據2012年3月14日,在國家行政學院召開的專題研討會講演整理)

“未來十年中日經濟文化互惠關係”研討會出席人員名單

日本方面:
小倉和夫 青山學院大學特聘教授、東京奧運會・帕運會申辦委員會評議會事務總長
王 敏 法政大學教授
宮 一穗   Nippon Communications Foundation副總編、京都精華大學教授
原野城治 Nippon Communications Foundation代表理事
近藤久嗣 Nippon Communications Foundation理事
高橋郁文 Nippon Communications Foundation多語種編輯部職員

中國方面:
汪海波  中國社會科學院名譽學部委員、《中國經濟年鑑》總編
周紹明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公共經濟研究會副會長
張孝德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公共經濟研究會秘書長
張占斌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主任
董 青  國家行政學院國際部副主任
縱向東  國家行政學院國際部處長

GDP 國家行政學院 汪海波 共產黨宣言 日本留學 貿易總額 中等收入陷阱 貧困陷阱 BRICs 新興工業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