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傳奇人物

Love Forever:藝術天才草間彌生

文化

前衛藝術家草間彌生最大規模個展《我永遠的靈魂 草間彌生》於2月22日起在東京六本木國立美術館舉辦。草間雖已年逾八旬,卻迎來她在畫壇的第2個黃金期。此次個展網羅了從她的早期作品到當今以圓點和網眼圖案而廣為人知的畫作,展現了其創作活動的整體面貌。

草間彌生 KUSAMA Yayoi

前衛藝術家、小說家。1929年生於長野縣松本市。自幼創作圓點和網眼圖案的幻想作品。1957年隻身赴美,奠定了其前衛藝術家的地位。1973年將活動中心轉移到東京。1993年,在威尼斯雙年展中代表日本舉辦日本館首次個展。1998~1999年在紐約現代美術館等地舉辦巡迴回顧展。2009年開始《我永遠的靈魂》系列作品創作。2011年在倫敦的泰特現代藝術館、巴黎的龐畢度中心心等地舉辦巡迴回顧展。榮獲2016年度日本文化勳章。 ©YAYOI KUSAMAph01_main

歷經苦難的天才

2016年草間彌生榮獲日本文化勳章,這是授予日本藝術家的最高榮譽。草間生於長野縣松本市的名門世家,她的繪畫天賦自幼便得到認可,旅居紐約期間以「無限的網(Nets paintings)」系列作品嶄露頭角;90年代後,她相繼在世界各地的主要國際會展及美術館舉辦回顧展,其中包括在威尼斯雙年展國際美術展、紐約現代美術館和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舉辦的個展以及今年春天在東京六本木的國立新美術館舉辦的回顧展。從表面上看,我們可能會認為這是一位一帆風順的天才藝術家,而實際上她的人生不僅談不上順利,甚至自幼受精神疾患困擾,同時還要與周圍的誤解與偏見抗爭,走的是一條艱苦卓絕的人生之路。換一句話來說,正因為人生之路充滿苦難,才奠定了她作為藝術家的崇高思想境界——祈願以愛拯救世界,讓她的畫作深深地打動每一個人的心扉。

《我永遠的靈魂》系列——《無法按捺的愛之去向》(2014年) © YAYOI KUSAMA

我與草間初次見面(更準確地說應該是「看到她」),是她從美國回國後的1976年,在她於銀座的一個小畫廊舉辦的小品拼貼畫展上。記得身材嬌小的她孤伶伶地坐在角落的椅子上。我乃無名之輩,而且對這位在紐約不斷有「驚人之舉」的「醜聞女王」有所耳聞,因此沒有勇氣上前交談就離開了畫廊。不過我不得不承認,她的作品帶給我的震撼非常強烈。畫面洋溢出的濃濃詩情和令人戰慄的性感,將我頭腦中莫名的成見一掃而光。

在巨大的「無限的網」前(1961年) © YAYOI KUSAMA

此後不久,我便進入美術館工作。作為策展人,我抱有一個在旁人看來甚至很可笑的使命,一直在考慮讓世界重新認識這位不同尋常的天才,並且認為應該將其定位為戰後藝術(Post-war Art)發展的核心人物,而不是局外人。當時肯定她獨特天賦的人也並不少,但都傾向於認為她擁有一種有趣的怪異能力。

所幸的是,如今草間終於成為廣為世人認可的「great(偉大)」且「sublime(卓越)」的藝術家。她80歲後的創作不僅不見枯竭,甚至還可以說進入了第2個黃金期。與此同時,始終出現在她作品中的「Love forever」主題,在不寬容思潮蔓延的時代,讓我們仿佛感到帶上了更真摯的意味。

《無限鏡屋》系列——《我對南瓜的所有永恆之愛》(2016年) © YAYOI KUSAMA

我們「所有人的前衛」

然而正如上文所述,草間作品中洋溢的愛,與她幼年就患有的奇特的強迫性神經症密不可分。她屢屢被這樣的幻覺所困擾——花紋圖案充斥空間,自己也被淹沒其中。上小學時她的繪畫中就出現了圓點和網眼圖案,這可能是一種本能的藝術療法,即她試圖描繪出這些恐怖的意象以減輕自己的精神負擔。她在紐約創作的那種由無數網眼連綴而成的「單純又複雜」的巨大畫面,也可視為是她自幼年就患有的空間恐怖強迫性病症的產物。但她那全幅繪畫(*1)的畫面結構,實質上已形成紐約畫派(*2)的轉捩點,即從衝動性的、遒勁有力的潑灑畫(行動繪畫,Action painting)轉向禁欲的極簡主義。這一事實證明了草間並不是一味蟄居在自己軀殼中的異類,而是推動藝術發展的辯證力學的合理實踐者。

旅居紐約時期,草間在作畫的同時還製作了被陽具形狀的墊子所覆蓋的傢俱等軟雕塑。該系列作品原封不動地利用了日常生活中的物品,這一點可看作流行藝術的濫觴;而作品中充斥著的令人不安的性意象,一如既往地強烈地體現出她特有的妄想。

《自戀庭園》(1966年) 參加第33屆威尼斯雙年展,在草坪上鋪滿1,500個鏡球。畫家以這種表現形式來抨擊美術界的商業主義,並向觀眾出售這些鏡球 © YAYOI KUSAMA

軟雕塑與草間 (1963年) © YAYOI KUSAMA

草間的創作的確是一種渴望釋放心理上壓抑感的行為,但她真正的偉大之處,無疑在於她可以將自己的這種渴望昇華為同時拯救自己與世界的祈禱。從她在紐約的反戰「事件」中也可以看出,無論看起來多麼孤立,草間也不是一個與社會隔絕的局外人,她始終在傳達愛的資訊,是我們「所有人的前衛」。

反戰「事件」:布魯克林大橋的裸體「事件」&焚燒美國國旗(1968年) 「人的身體如此美麗,為什麼要讓其去戰場送死呢?戰爭與性解放你覺得哪個好?」草間的觀點可歸結為反戰、和平與愛。她希望將那些受陳規舊習束縛的人們解放出來 © YAYOI KUSAMA

(*1) ^ 全幅繪畫,all-over,畫面沒有固定的中心,保持整體性、單一性和均質性,不留幻想空間,重視平面性。

(*2) ^ 紐約畫派,New York School,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紐約市的詩人、畫家、舞蹈家及音樂家的一個非正式組織。

繆思誕生:神秘的創作過程

今年3月,草間已年屆88歲高齡,她依然以非凡的精神集中力投身於空前旺盛的創作活動中。作為其近期繪畫作品的特點,是開始出現了與以往的全幅繪畫不同的構圖形式,可以看到具體意象的描繪;同時,在主題為《我永遠的靈魂》系列作品中,大膽的色彩感與網眼連綴而成的黑白世界形成鮮明對比,我們從中可窺見一位色彩大師的卓越資質。進一步說,還有以下方面也值得關注。例如,仿若自畫像的面孔、帽子、眼鏡、杯子和手提包等,屢屢出現在畫作之中,展示出一種私密的溫暖休閒意象,表現了新的流行感覺;在筆法上,將素描和成品畫作的繪製技巧合而為一。

草間在畫室中作畫的情形曾讓我驚歎不已。在她的創作中完全不見反覆摸索嘗試的過程。無需習作或底稿,毫不猶豫地一氣呵成。她的運筆看似隨意,卻蘊含著一個神秘的過程,仿佛與宇宙天意有著必然的聯繫。

《我永遠的靈魂》系列:《我特別喜歡的黃色》(2016年) © YAYOI KUSAMA

在一次電視採訪中,主持人問面對著嶄新畫布的草間:「您準備在上面畫什麼?」她回答說:「請你問我的手吧。」這個回答不免給人一種超現實主義的無意識行為之感,但她並不會把任何藝術表現付諸於偶然性。草間的確是在沒有任何構思的情況下創作的,但在畫筆觸及畫布的瞬間,圖像便清晰地浮現於腦海,讓她下筆如神,毫無遲疑。出人想像的全新意象接二連三地在畫布上躍然而出,看到這種情形,無法不讓人聯想到「繆思降臨」的說法。

草間的世界,可愛又令人不安

草間的近作,交替出現具有某種幽默感的童畫般天真無邪的世界與神靈異界。這種雙重性也反映在她的雕塑作品中,比如巨大花卉系列作品,既讓人感受到香格里拉的花園般的夢幻景象,也讓人不禁聯想到食蟲植物的邪惡,這樣的兩面性共存於同一件作品之中。草間表示,惡魔既是自己的敵人,同時也是戰友。在這位天才畫家創作的深層,無疑潛藏著許多難以解開的謎團,然而她筆下既惹人喜愛又令人不安的世界,今後仍將繼續吸引我們,讓我們陶醉其中。

《香格里拉的花》(2000年) 370x840x640cm 綜合媒材 霧島藝術森林收藏  野外雕刻 © YAYOI KUSAMA

展會諮詢

《草間彌生 我永遠的靈魂》作品展 2017年2月22日(星期三)~5月22日(星期一)
http://kusama2017.jp/

地址 國立新美術館  策劃展室1E
郵編:106-8558  東京都港區六本木7-22-2

(標題圖片:作畫景象 © YAYOI KUSAMA)

藝術 草間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