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我很好!

請不要再說「不要再有下一個福島」

社會 臺灣香港

出身於日本東北的我,每當看到「核食」一詞,讓我想起「不要再有下一個福島」的心痛標語。

反核用語對災區居民造成二次傷害

近幾年來,「核災食品」,簡稱「核食」的用語,常常出現在臺灣的新聞媒體上,沸沸揚揚,這是「輻射汙染食品」的臺灣華語,直譯就是「核災事故食品」。若稍微深入理解,可以得知這個詞語用於稱呼「福島以及鄰近縣市生產的食品」,臺灣目前禁止進口這些食品。這是個多麼無情的字眼,我每次聽到這個字,作為一個出身於日本東北的人,感到很心痛。這個用語已超出了原有的事情脈絡,塑造出一種「來自福島及鄰近縣市的食品都很危險」的印象,在臺灣社會中迅速蔓延。這麼一說,我腦海中突然浮現了一個記憶中似曾相似的畫面。

那是2014年3月,有位臺灣的年輕音樂製作人邀請我演講及現場演出,參加一個思考臺灣如何終結核電的音樂活動。對此,我私下有個想法,因此答應了對方。當時在臺灣,提倡終結核電的許多民眾及團體,都高舉著寫有「反核,不要再有下一個福島/NO NUKES, No More Fukushima」標語的旗幟。以往曾經造訪過的咖啡店或民宿,也貼著同樣的旗子,但我對於這面大家一致高舉的「錦旗」,總覺得哪裡不太對勁。當然,為了孩子們的將來,我非常贊成從核電轉換成綠色能源,但推行改革運動之際,高喊「No More Fukushima」,不正是把福島全域貼上標籤,在臺灣社會中塑造其負面形象嗎?我很擔憂此一狀況。

因此,我首先在活動現場投影出福島縣的地圖,對參加活動的臺灣人傳達以下訊息。福島是日本第3大的縣,面積約有臺灣的40%。而發生事故的福島第一核電廠,距離內陸的會津若松約有100公里,與新潟縣的交界也相隔160多公里,這大概等同於臺北到臺中的距離。請大家先想像一下福島縣的實際大小,並展示遭受放射線直接污染的地區,僅是一小部分而已。

接著我說明,震災後的福島出現了處於3種不同狀況的群體。第1種是位於日本政府的指定避難區之內,由於此區域的放射線量超過標準值,目前仍被指定為禁止返回或居住之地,原本居住於此的人已無法在自己的家鄉安居;第2種雖然位於指定避難區之外,但是擔心放射線的不良影響,惶惶終日,卻也只能繼續待在當地的居民。最後第3種是,距離發生事故的福島第一核電廠非常遙遠,一般認為是安全的區域,但由於是福島的一部份,受到「不實謠言」波及的無辜民眾。

面對活動現場的參加者,我請他們想像一下前述的人們,在各自的困境中,面臨多麼艱辛的局面。試問他們,終結核電的旗幟上寫著「No More Fukushima」的文字,是否無意間對福島人造成了二度傷害?現場一片默然,瞬間安靜了下來。接著,我請求大家「請不要再說〈不要再有下一個福島〉」,因為福島現在仍是許多人日常生活的地方。我以希望大家別忘記這一點做為結束。

回到文章開頭提到的「核食」,這個用語透露出的輕率與無情,和「不要再有下一個福島」這個口號有著相同點。我非常能理解臺灣人不希望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悲劇事故,發生在自己土地上的心情。不想食用遭放射線污染的食品,當然也是理所當然。我完全沒有要否定這樣的想法,或者可以說,我認為這是社會全體必須共同積極去面對的問題。但是,未經深思熟慮的話語,常在不經意間誤傷他人。希望無論是臺灣的新聞媒體還是一般民眾能早日理解,使用「核食」一詞,等同在災區的傷口上灑鹽。

臺灣對食品安全議題高度關心的背景

眾所皆知,東日本大震災後,臺灣捐獻的援助金超過200億日圓,比全世界任何國家或地區都更關心。此外,前往日本的臺灣旅客數,2016年已達417萬人,2006年僅有130萬人,10年間成長超過3倍。再加上,根據2016年日本臺灣交流協會所進行的問卷調查,實際上有超過8成的臺灣人回答:「對日本有好感。」但是,一談到福島以及鄰近縣市所生產的食品進口問題,態度就變了。就算日本方面多次要求,輿論的反對聲浪仍舊強烈,臺灣的幾任政府都未能改變政策開放進口。為何臺灣人對這個問題,如此頑固呢?

事情背後有幾個可能的原因,其一是福島核災讓臺灣社會感到莫大的危機感。臺灣和日本同樣位於地震帶之上,運轉中的3座核電廠也都座落於沿岸地帶。連日本的技術能力都無法預防的危機,萬一發生在臺灣,自己能夠處理嗎?反核運動因此聲勢大漲,首要矛頭指向位於臺北郊外、尚在施工中的核四發電廠。2013年3月9日,臺北、臺中、高雄、臺東四地集結了約22萬人,演變成大規模的反核活動,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塞滿了抗議群眾;而隔年的2014年4月,民進黨大老林義雄先生進行絕食抗議,因此反核運動再次升溫,時任總統的馬英九,最終被迫凍結核四的建設工程。接著以終結核電為訴求當選總統的蔡英文,於2017年3月宣布,臺灣將在2025年實現非核家園。

「反核,不要再有下一個福島/NO NUKES, No More Fukushima」標語的旗幟(攝影:野島剛)

實際上,選擇終結核電的臺灣社會,比日本想像的更加重視食品安全問題。2013年11月,臺灣的代表性食品集團,以廢油作為原料,精煉成劣質食用油並販售的事實被揭露時,食品安全問題震撼了整個臺灣社會,同時也讓臺灣社會的種種問題――企業道德低落、長年不景氣所造成的成本縮減壓力、臺灣官方的查驗機制不全、對司法制度的不信任等等――全都浮上抬面。而2015年3月,進口業者假造日本食品產地的事件曝光時,造成一般民眾更加無法信任政府和企業,這也是原因之一。另外,福島第一核電廠爐心熔毀等等相當負面的消息,遲遲未獲官方證實,更讓日本政府的形象蒙上一層陰影,讓人不禁產生疑問,是否真的能夠信賴日本方面公佈的數據和資料?此事也讓臺灣民眾因疑心生暗鬼。結果,臺灣民眾並沒有確實的依據去辨別何為事實,何者只是道聽途說。

討論「核食」的臺灣各類報導(攝影:馬場克樹)

但另一方面,去年9月,臺灣終於開放進口日本飼養的和牛。2001年由於狂牛症肆虐以來,全面禁止進口日本的和牛,持續長達16年之久。臺灣原本就對食品安全問題審慎以對。在如此注重食品安全的地方,若急於解除禁令,從深陷於核災風暴中的地區進口食品,不難想像此舉將會激起民眾的反對聲浪。重要的是日本方面以及臺灣政府應公布科學數據並持續努力更新告知,但是我想,沒那麼容易消除堆積在臺灣人心中的不信任感吧。因為那已經不是理性能解決的事,而是觀感的問題了。不過還是有可以努力的方向。

福島影像紀實展企圖打開困境的嘗試

去年11月底,臺北華山文創園區裡,舉辦了以「福島,元氣?福島影像紀實展」為主題的展覽。其中,從農業、教育、傳統工藝、地域社會等等不同面向,以照片及紀錄片的形式,詳盡地介紹目前生活在福島的人間百態,引起了廣大的迴響。主辦此展的Impact Hub Taipei社會影響力製造所,是由陳昱築主辦,他們還邀請臺灣的青年創業家、藝術家、工程師、專業人員、NPO等組織,為推動社會改革。大約11年前,陳昱築還是臺灣大學的學生時,創辦了「臺灣日本學生會」,擔任創始會長,就在那時我就認識了他。像這樣一步一腳印地努力,逐漸讓臺灣人感同身受,重拾對日本的信賴,才能扭轉惡化的情況。欲速則不達,急事緩辦才是上策。今天望著報紙上依然浮現的「核食」二字,無意間喚起了這麼一點「希望」。

2017年11月,在臺北華山文創園區舉辦的「福島,元氣?福島影像紀實展」(攝影:馬場克樹)

標題圖片:在臺北市內一家餐廳裡,牆上掛著「反核,不要再有下一個福島/NO NUKES, No More Fukushima」的旗幟(攝影:馬場克樹)

復興 日本 福島第一核電廠 臺灣 重建 福島,我很好! 台湾 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