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我很好!

探索福島的另一種方法:走一趟「黑暗旅遊」

社會 臺灣香港

親訪災區的「黑暗旅遊」,和一般的「旅遊」相距甚遠,讓人揣測不安,許多人或許未曾體驗,或許無法想像,或許無法下定決心前往一探究竟。但正因為是核災受災區,福島不可避免的背負此任務及使命,盡可能還原災難當時現場的種種面向,讓人們的記憶不至於隨著時間的沖淡,輕忽了災害曾造成的巨大傷痕。

深入災區的視察之旅,成為福島不可避免的觀光手段

車緩慢地駛向未知的方向——這麼說也許不太精準,因為目的地為何,非常明確,然而當地會是什麼景況,實在難以想像,以至於比起平時的旅行,少了輕鬆愜意,多了惴惴不安。但與其只閱讀資料、憑空揣想,有機會時親赴現場,應該更實在,於是在311東日本大地震屆滿7年前夕,筆者參加了一場名為「福島第一核電廠20公里圈內視察之旅」的行程,前往福島。

南相馬市消防防災中心(攝影:陳怡秀)

這趟「視察之旅」由民間發起,對於在法令上或是內心上的「警戒線」背後,真正的福島究竟是何種樣貌感到有興趣者,都可自由參加,於是一行10人搭乘一台小巴士,從東京前往福島,進行一場當日往返的旅程。路線安排是先抵達南相馬市,再一路向南駛進距離福島第一核電廠20公里圈內的浪江町,行經「返還困難區域」的雙葉町、大熊町,最後再到積極重建的小市鎮富岡町探訪。從欲前往的地點來看,這趟旅程即是一場典型的「黑暗旅遊」(Dark Tourism)。

「黑暗旅遊」指的是前往曾經發生過死亡、災難等不幸事件的旅遊觀光行為,這個字眼雖聽起來不太舒服,卻是現在的福島以及311震災區,所必須積極面對的一項課題。災區除了設施的重建整修之外,心理、社會層面的復興,也必須同時進行,傷口終究會癒合,但傷痛不該被遺忘,要讓「外人」對一個地方、一項議題產生興趣甚至感情,讓災區以外的人能理解當初究竟發生什麼事,以更深刻的態度去思考、記住遺憾,使之置身其中是最直接的方法,所以必須推動「觀光」。

雙葉町,前方是「返還困難區域」,車輛無法再往前行駛的告示(攝影:陳怡秀)

只是,311東日本大地震後,要讓觀光客聚集到福島談何容易?在對輻射災害抱持疑慮的情況下,哪怕東北地區的觀光知名度漸漸走高,面對福島仍是一片模糊又帶著灰暗的想像,畢竟人們最擔心的核災問題,核電廠所在地的福島首當其衝。至今復原了多少,又還有哪些難以處理,人們一無所知,就算是官方釋出了什麼訊息,也往往疑慮重重,難以全信。

福島縣觀光交流局2016年起推出的觀光海報,白底黑字簡簡單單寫上斗大的「来て」(來吧)標語搭配境內知名觀光景點的照片,更像是最樸質的心願——請觀光客來此一遊吧,由自己的眼睛來確認,福島目前究竟是怎樣的風景。觀光海報所使用的照片、導覽手冊中介紹的景點,當然不可能與震災或災區有關,想體驗歷史風情可前往會津若松城、大內宿,欲捕捉自然美景有磐梯山、五色沼、豬苗代湖能選擇,但跳脫旅遊書上刊登的豐盈燦爛,「黑暗旅遊」成為現在的福島,不可迴避也必須發展的觀光手段,畢竟,與其用華美去妝點,不如直指疑慮的核心,用雙腳踩踏過,用雙眼去證實。

還原災難當下的公共設施,兼負防災教育與傳承的任務

焦點拉回旅行途中。視察之旅首先抵達的是「南相馬市消防防災中心」,這裡是南相馬市於震災後第一座重建的公共設施,這棟高度為三層樓、螺旋狀的空間,於2013年動工、2015年完工。當進入該中心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貫穿整座建築、從地面直通天花板的粗大圓柱,上面刻畫了離地9.3公尺的刻度,即顯示著311東日本大地震時海嘯淹及的高度,在以純白為基調的空間中,被刷上淺藍色調的柱子,默默地傳達出難以置信卻又曾經發生過的災害。而一樓的白牆上陳列著3月11日地震發生後15日內,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透過一塊塊的文字說明參雜一些圖片輔助,以「地震」、「海嘯」、「核電廠」、「其他」等四種面向,拼湊並陳出當時的南相馬市究竟處於何種情況。

南相馬市消防防災中心(攝影:陳怡秀)

順著樓梯走到2樓,牆上擺設的則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加油訊息,還能透過玻璃櫥窗,瞥見該地正服役中且較能應變海嘯地震災害的消防車(如雲梯長度更長),最後的部分則是防災教學展示,除了面對地震、海嘯的各種Q&A之外,還展示了一個合格的「防災包」必須備好哪些裝備,並介紹哪些意外的生活小物在震災時能派上用場,比如保鮮膜不僅可以受傷時可以用於緊急止血,纏繞在身上也能達到保暖效果;指甲剪不僅能剪短指甲降低受傷機率,也能當做超小型的刀片割開東西。

盡可能以平鋪直敘的語氣來描述當時的景況,似乎是作為一座兼具教育與傳承意義的公共建設,該有的姿態,而在陳述事實之餘,還能傳遞溫暖的應援心意與實用資訊,對參觀者來說又能獲得更多。

荒廢的校園,被汙染的牧場,衝擊人心

接著,巴士駛進了當時災情嚴重的浪江町,來到了已廢棄的請戶小學。請戶小學是一所距離海岸約300公尺,距離福島第一核電廠約6公里處的小學,311東日本大地震時慘遭滅頂,災後在校舍內的黑板上,有許多前來救災的自衛隊與警察相關人士,為了激勵無法再回到學校的小學生與失去家園的居民,在此留下了許多激勵的話語,因此被稱為是「激勵的黑板」。小學如今已被列為危險建築無法進入,故無緣進入校舍中,但隔著圍欄審視著這片荒廢的建築,聽著震災時的暖心插曲,心中也不自覺地有些情緒在發酵。

請戶小學(攝影:陳怡秀)

同樣位於浪江町的「希望牧場」,對於核災則有著更激烈的憤怒與抗衡意志。這座離福島第一核電廠僅14公里的牧場,在震災後被劃入避難指示區,後來再被劃為禁止進入區,此舉等於是宣判了牛群的死刑。牧場主人吉澤堅持不願殺牛,即使這些「被汙染」的牛隻不再具有販售價值,但牛群的存活,就如同是核災的活證據,他決定努力讓牛續命,用生命做出控訴,這份理念獲得許多人的贊同,牧場目前倚靠捐款來維持,也改名為「希望牧場」。

希望牧場的牛隻(攝影:陳怡秀)

滿片草原的牛隻,使勁地嚼著鳳梨與牧草,強烈的味道令人忍不住皺起眉頭,而牧場口停放的小卡車與蓄水桶上,寫上「決死救命」、「團結」、「不需要核電」等標語,事務所旁擺放的白色牛頭骨像是進行著無言的抗議,雖無緣親見牧場主人吉澤先生,但眼前種種的景象,仍讓人倍感衝擊。

希望牧場(攝影:陳怡秀)

透過「黑暗旅遊」,找到自身面對災難時的課題

災區的「黑暗旅遊」需注意的部份很多,首要的是「安全問題」,比如福島縣內被劃分在未開放區域的町市,自然也該謹守份際不硬闖;其次為心理層面,災害奪走了太多生命與財產,審視的角度絕不該是旁觀他人之痛苦,因此如何與當地人進行對話,可謂一門學問;而在內容方面,不僅只是透過分享絕境中的溫柔故事,來引發情感共鳴,也必須提供正確且客觀的資料與整理,才能讓觀察不僅只是流於感情。

從以上幾點來評估,筆者這次參加的視察之旅,仍有許多待改進之處,比如說可以做為佐證與參考的數據檔案不足,也未能與當地的住民與相關人物進行溝通,但實地走訪後,親眼所及的震撼與情緒的震盪,仍讓人對「福島」、「311東日本大地震」,有了更鮮明的想法,能更具體地深思,並且對這片受傷卻奮力要站起來的土地,有了更多的情感。

人到了現場,除了將自己丟入情境中體驗、感知之外,聆聽當地人的想法與經驗也是相當重要的,在這場旅程中無緣達成,可說是最遺憾之事,但在未來,若有人想要到福島聽見更多「在地之聲」,也漸漸不會是奢侈的期盼,一個名叫「福島記憶與未來體驗APP」的APP軟體,就是透過將現實與虛擬元素結合在一起的「擴增實境(AR)」技術,讓來到福島的旅人,可以獲得更多與311東日本大地震有關的資訊,比如在某個地區打開這個APP,就可以透過手機看見當時震災發生時,該地的景況。

該APP在2016年底甫推出時,先建置好福島縣濱通地區(福島縣分為「會津」地區、阿武隈高地與奧羽山脈間的「中通」地區、面臨太平洋的「濱通」地區)北部城市的相關內容,2018年2月將內容擴建至濱通南部區域,除了海嘯襲擊後,該地的模樣、復興工程的現場照片與動畫等資訊,亦將當地人的「現身說法」與經驗分享等內容納入。

東日本大震災於今年3月11日將屆滿7年,7年足以讓一個出生的孩子上小學,略曉世事,那麼在這場遺憾的事件中,我們學到些什麼,又應該學到些什麼呢?如何在災區發展「黑暗旅遊」,人人都還在摸索底線與方法,但絕對是一條必須努力的方向,不管是不是這片土地上的居民,311地震與災區重整、修復與願景,都必然能從中學習、找出屬於自己的課題,比如人之於大自然、人之於資源、人之於生命與人之於記憶。

標題圖片:希望牧場(攝影:陳怡秀)

東日本大地震 日本 福島第一核電廠 福島 臺灣 福島,我很好! 台湾 福島 東日本大震災 台湾 福島 東日本大震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