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必達破產 產業政策之復權日漸渺茫

財經

素以“太陽旗半導體”著稱的日本半導體“準”國家隊——爾必達(ELPIDA)存儲器股份有限公司2月底申請適用《公司再生法》,公司宣告破產。爾必達在經濟產業省的支持下曾試圖進行經營重組。這是一家國家大力扶持的所謂“國策”企業,它的破產加重了國民的負擔,對於日本產業政策來說是一次重大的失敗。

日本的半導體產業在20世紀80年代,一度佔據全球70%的市場份額,但進入90年代後,台灣和韓國的追趕以及價格的跌落,造成經營業績一蹶不振,很多企業紛紛退出。在這樣的背景下,經通商產業省(現“經濟產業省”前身)撮合,日立製作所和NEC的DRAM業務於1999年合併,爾必達​​誕生。2003年又將三菱電機的DRAM部門納入麾下,成為日本唯一的DRAM廠商。但其後公司業績仍然無法走出低谷,2009年財年(2008年4月-2009年3月)受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造成了近1,800億日圓的巨額赤字。

經產省的“援手”帶來負面效應

對於瀕臨破產的爾必達,經產省伸出了援手。2009年通過的修改《產業活力再生特別措施法》(產業再生法),疏通了下列機制:在民間銀團貸款等條件下,日本政策投資銀行將投資陷入資本虧空的企業,在出現損失時,其80%的虧空由國家負擔填補。爾必達成為適用該新法的首家企業,接受了政策投資銀行300億日圓的出資。對於此舉,雖然有人主張要慎重決策或是持消極觀點,但經產省仍以“DRAM對於日本國民生活和經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由斷然通過了決定。

對經產省來說,世界金融危機成為其在產業政策決策中復權的踏腳石。原通產省在戰後的經濟復甦期到經濟騰飛時期,一直承擔著引領和指揮日本經濟發展的作用。但20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經濟的全球化及日本企業跨國業務的推進,民間呼籲放寬限制的呼聲高漲,通產省對產業界的影響力日漸式微。

但是,“市場的失敗”引發的金融危機使得全球再次掀起重新審視政府作用的潮流。美國政府不僅對金融業,也向汽車產業注入了公共資金,還推出了所謂“綠色新政”的產業政策。加上中國經濟的崛起,使得人們驚呼“國家間競爭的時代到來”。

在這樣的背景下,經產省推出的政策之一就是修改《產業再生法》。但是爾必達的破產宣告了“政府的失敗”。更有甚者,曾在爾必達的救助中起到核心作用的原經產省審議官因涉嫌爾必達股票的內幕交易而遭到逮捕和起訴,這甚至引發了人們對於產業政策本身的質疑。

具體到爾必達,對於在技術上難以持續確保優勢的通用產品DRRM產業,企圖通過政府干預使其得到溫存,這本身也被認為是不現實的。日本的產業政策在支撐經濟增長並欲大力發展的戰略支柱領域也遭遇挫折,並且逐漸呈現出表面化趨勢。

對於日本的核電成套設備,上至日本首腦,也曾奔走國外大力推介,但是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核洩漏事故發生後,民主黨政權開始朝擺脫核電、降低核電依賴程度的方向轉變。而在太陽能發電等可再生資源的利用問題上,期待普及推廣的器具、設備行業和不希望提高成本的電力消耗產業之間,存在嚴重的利害對立,導致根本性政策無法出台。

日本政府重新主導產業政策決策的複權之路莫如說正日漸渺茫。

丸山康之 爾必達 半導體 經產省 產業政策 金融大海嘯 產業再生法 核電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