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投行首發陣容確定英德法等57國入列——日本和美國暫不加入

政治外交 財經 社會

2015年4月15日,中國財政部發布消息稱,「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以下簡稱「亞投行」)的意向創始成員國共有57個。此前中國曾廣泛倡議各國加入亞投行這一新型國際金融開發機構。G7中的英國、法國、德國和義大利4國都已加入其中。日本和美國則以無法確保組織運營的公正性為由暫不加入。

成員國數量接近亞洲開發銀行

亞投行,是2013年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訪問東南亞各國時呼籲籌建的機構,意在為本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援助。初始資本金為500億美元左右,以後逐步增加到1,000億美元規模。中國作為最大的出資國家,將主導亞投行的組織運營。6月底簽署亞投行章程,其中包括確定成員國出資比例等內容,爭取在今年之內開始投入運營。3月底是接受意向創始成員國加入申請的最後期限。

對資金需求旺盛的亞洲各國來說,亞投行的成立大受歡迎。能夠借錢的地方總是多多益善。所以東協(ASEAN)10國等很早就表示要加入,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不過令人感到意外的是,3月12日英國在G7中第一個申請加入亞投行。以此為開端,法國、德國、義大利等國也緊隨其後陸續加入。沙烏地阿拉伯等中東各國,俄羅斯、巴西、印度、南非等作為新興國家代表的「金磚五國(BRICS)」也一致加入。意向創始成員國的規模,最終接近日美主導成立的亞洲開發銀行(ADB)的成員國數量(67個國家和地區)。

迄今重點滿足亞洲新興國家資金需求的,是1966年成立的亞洲開發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目前的法定資本金為1,628億美元,去年底投資融資總額約843億美元,擁有1,000多人組成的專業團隊,對基礎設施建設等大規模開發項目提供資金支持。亞洲開發銀行的業務和亞投行有重疊。

亞洲開發銀行(ADB)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

 ADBAIIB
總部 馬尼拉 北京
成立時間 1966年 2015年中期(預計)
成員國 67個國家和地區 57個國家
(意向創始成員國)
總裁 中尾武彥(日本) 金立群・原財政部副部長
(中國、推測)
法定資本金 1,628億美元 1,000億美元
(初始為500億美元)
主要出資國家 日本(15.7%)
美國(15.6%)
中國(6.5%)
印度(6.4%)
中國
目標 消除貧困和基礎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

歐洲,「生意」優先

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研究所的估計,從2010年到2020年的11年裏,亞洲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所需的資金總額大約是8.3兆美元,每年平均所需金額為7,500億美元。援助對象橫跨電力、通信、港灣、鐵路、自來水管網等各個領域。特別是對於希望助推本國企業中標這些基礎設施建設商業項目的歐洲國家來說,這個市場充滿魅力。

歐洲各國還打著這樣的算盤,即成為亞投行成員國,以圖與中國保持良好關係。號稱「金融立國」的英國,在本國建立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的願望也起了很大作用。而德國和法國在汽車領域、義大利在高級服飾等方面,與中國都是重要的貿易夥伴。

中國早已心懷不滿

如今,中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已經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預測,按照購買力平價標準計算的中國經濟規模,在2014年中期就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了世界第一。但是,在國際金融機構中,中國並未獲得與其經濟實力相稱的發言權。

世界銀行的總裁從來都是美國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總裁則由歐洲人獨占。日本雖然是二戰的戰敗國,但也一直穩坐亞洲開發銀行總裁的寶座。對於中國來說,這當然不好玩。2010年,G20財長和央行總裁會議就已達成改革協議,一致同意根據成員國經濟實力調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出資份額。但擁有16.7%的投票權、事實上擁有否決權的美國,其國會一直拒絕批准這項改革方案。因此,中國(目前是3.8%,根據改革方案,將增至6.1%)發言權的擴大受到壓制也是實情。

對美國的公然挑戰

日本對暫不加入亞投行的理由,稱是因為「還看不透亞投行的具體情況」(日本副首相、財務相麻生太郎)。亞洲開發銀行有一個由8個亞洲國家和4個區域外國家共計12個國家組成的理事會,負責審查融資項目。而亞投行的融資決策機制和過程還不透明,擔心不符合「國際標準」。如果日本參加亞投行,在資本金為1,000億美元的情況下,按照名義GDP比例確定的出資額估計將是30億美元,這是個巨額數字。這樣的財政負擔對於日本來說是否妥當,是需要進行探討的。

而美國,因為占國會多數的共和黨也對加入亞投行持否定態度,表示出消極立場,「如果不能像亞洲開發銀行和世界銀行那樣以國際高標準來管理運營的話,民間投資者將不可能參與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美國國務院負責經濟和商業事務的助理國務卿Charles H. Rivkin)。

在政府開發援助方面,中國並沒有加入由歐美已開發國家主導的發展援助委員會(DAC)(*1),而是基於本國價值觀積極開展獨自的開發中國家援助。亞投行的成立是對主導戰後國際金融秩序的美國的公然挑戰,美國加入的可能性很低,這是主流看法。

輸送人才,助推本國企業項目中標

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最重要的是確保一支能夠發現並制定項目的優秀團隊。世界銀行擁有大約3,000名工作人員(全職顧問1,187人,技術人員895人以及其他)。亞洲開發銀行的專職工作人員為1,074人(2014年底)。與這兩家相比,多數業內專家認為亞投行面臨人才不足的問題。

中國希望在年內啟動亞投行的項目運營,因此當前不得不向成員國借調工作人員來開展業務。英國、德國、法國等歐洲主要國家通過加入亞投行,有可能對亞投行的組織結構產生影響。問題是其它歐洲國家。因為這些國家只是出資,真要想從內部改變亞投行的管理運營或幫助本國企業中標,都是很困難的。最終有可能變成只不過是賦予了中國政府亞投行的正統性而已。

美中權力鬥爭的開始

中國對於亞洲開發銀行嚴格的運營管理提出異議,認為「太官僚主義,很繁瑣,談不上是最好的」(財政部長樓繼偉)。這被外界認為是替開發中國家道出了對亞洲開發銀行的不滿心聲——「審查太嚴,要提交的文件太多,耗時太長」。

對此,亞洲開發銀行總裁中尾武彥強調,「我們也在改善手續方面的問題,盡量減輕申請負擔。但我們不會降低項目審查標準。亞投行的出現不會衝擊亞洲開發銀行的放貸業務」。

亞投行還沒有正式成立,但只要是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主要融資對象,那麼在項目制定過程中,就不可避免地會與亞洲開發銀行形成競爭。圍繞亞洲各國的開發投資,將日本捲入其中的新一輪美中權力鬥爭已經開始。

撰文:編輯部 長澤孝昭

標題圖片:2014年10月24日,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備忘錄簽字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發表致辭(攝影:路透社/Aflo)

(*1) ^ 發展援助委員會,即Development Assistance Committee(簡稱DAC),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屬下的委員會之一,負責協調向開發中國家提供的官方發展援助,是國際社會援助開發中國家的核心機構——譯註。

美國 中國 歐盟 IMF 政府開發援助 ODA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G7 亞投行 AIIB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亞洲開發銀行 世界銀行 發展援助委員會 D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