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日語

我的日語學習法:Angus Lockyer(倫敦大學副教授)

社會 文化

一本名為《在日本教英語》的小冊子,把Angus帶到了日本。20多年過去了,如今這位在倫敦大學裏講授日本歷史的英國學者,為我們介紹了「居酒屋」在他學習日語過程中所起到的莫大作用。

「偶然」來日

我初次來日,實屬「偶然」。我在大學攻讀西洋史,臨近畢業,我想決定今後的去向,於是來到了大學的招生就業辦公室。在那裏我偶爾看到一本《在日本教英語》的小冊子。我當時想,嘗試一下或許不錯——既有機會體驗新的事物,又有了更多的時間來考慮將來的出路問題。

我姑且報了名,總算通過了面試,幾個月後,作為JET項目(*1)的一員,來到位於山口縣岩國市的一所商業學校,當上了英語教師。

那是非常美妙的2年時光。但是初到日本,我一句日語也不會說。雖然上飛機時準備了1、2冊日語教科書,然而日常生活中一旦遇到問題,我要么目不識丁,要么啞口失聲。在課堂上倒沒有太大問題,優秀的同事們在我和學生中起到了媒介的作用,隨時注意防止我犯錯。只是每天放學後,必須自己處理所有的事情,這樣就不得不學習日語了。

在岩國商業高等學校的課堂上(1988年,左)。大約20年後,在倫敦的街頭(2007年右)。與當時在東京大學研究所擔任客座教授的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同事(右)和她的學生們在一起

然而問題是,我從來就不擅長學習語言。人生需要忍耐的事情很多,學習語言可以說是其中之最。不幸的是,我與耐力無緣,而且,我是第一次在亞洲生活,新鮮事情對我來說太多了,我沒有心思按照日語教科書的假設,努力練習如何用日語說明去理髮店的走法之類。

代之以教科書的學習,我參加了各種俱樂部,和學生們一起進行體育運動,拜訪住在附近小鎮的朋友,去瀨戶內海的小島遠足。當然,還積極創造機會,品嚐美酒佳餚。

寓學於樂——「居酒屋」是最好的課堂

結果,這些「吃喝玩樂」的場所,在我的日語學習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要掌握語言,「沉浸式」的學習方法,即完全投入到那個語言環境中去,那麼即便辛苦艱難,也是非常有效的。

我每天早上8點至傍晚5點,都和說日語的老師、學生們一起度過。很快我發現,一方根據各種不同的情形發出特定的聲音組合時,會引發出另一方特有的反應。於是,我效法擅長模仿的父親,也開始了「鸚鵡學舌」,果然我感到收效不錯,這樣能使對方產生我所期待的反應。

不過,在課堂上我還是略為謹慎小心的。籃球、柔道等體育訓練則比較放鬆,然而徹底把我從緊張情緒中解脫出來,還是在晚上的「居酒屋」。比如在訂酒點菜時、想和櫃檯裏的人聊天時,或者要了解自己居住地區的情況時,就不得不說日語。於是我開始了實踐。儘管我掌握的詞彙少得可憐,語法也錯誤百出,但我毫不在乎——正確地說,是幾杯啤酒喝下去後,對這些都感到無所謂了。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我的發音應該是不錯的。即便我說的話語無倫次(我邊啜酒邊想),但聽上去還是像日語的吧……。

2張均攝於2008年。在京都小酒館裏,飽嚐了美味的鮮魚和各種日本酒、燒酒。當時我是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的外國研究員

 

注重實踐,邊做邊學

直到2年後離開岩國,我都沒有去碰那些日語教科書。只是我萌生了想更多地了解日本的念頭,所以感到必須進一步提高日語水準。於是,我終於開始在東京上日語學校了,後來在西雅圖也選學了日語課,但說不上是個好學生。我明白了過去模仿的一些聲音組合的原意,它們和我理解的意思差不多,只是我似乎常常使用「山口女高中生方言」。總之,一味死記硬背語法和單詞,對我來說還是一件很無聊的事情。儘管比以前有耐心了,但依舊缺乏耐力。

最終還是像在岩國一樣,靠實踐總算學會了日語。在西雅圖,我閱讀了村上春樹的短篇小說,還翻譯了經濟學家村上泰亮(*2)的著作。在加州的史丹佛大學時,我拼命查閱了大量歷史資料,其中包括從戰後日本主要報紙的報道到明治(1868-1912)初期奇妙的漢文訓讀(日本人依日語文法讀解漢文的方法— —譯註)體文獻,乃至鎌倉幕府(1185-1333)的候文(日語在中世紀至近代期間使用的一種文言體——譯註)等。

2011年9月,在東京召開了紀念JET項目創設25週年研討會。不知何故,我也受邀在會上介紹自己的體驗,因此有機會重訪了山口縣,與舊友重逢,得以向他們表達了感謝之情。其實,我至今仍然沒有信心講好日語,我在研討會上的發言,也是請朋友翻成日語後「照本宣科」的。但另一方面,如果走進居酒屋,那我就會如魚得水。不過,無論在研討會上還是居酒屋裏,我想我的的確確地說了日語,而且,我想表達的意思甚或也都得到了大家的理解。

標題圖片:川崎市岡本太郎美術館。大阪世界博覽會和岡本太郎也曾是筆者的研究課題

(2013年5月10日,原文英文)

(*1) ^ The Japan Exchange and Teaching Program,簡稱JET。由文部科學省等相關省廳與邀請國政府合作,於1987年創設實施。截至2012年7月已有40個國家4,360人參加了這個項目。該項目招聘外國的青年人來日本參加國際交流活動,或在日本全國的學校教授外語,或進行體育指導等。

(*2) ^ 經濟學家(1931-1993),曾任東京大學教授,國際大學全球交流中心所長。

日語 JET 日文 安格斯 洛克耶 Angus Lochye 倫敦大學 亞非學院 SOAS 國立民族學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