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日本之國際品牌的動漫

日本卡通,如何繼續創造輝煌?

文化

日本卡通誕生了許多堪稱世界通用語言的人氣作品。然而,要繼續保持高水準的創作實力,不讓全世界的粉絲們失望,則必須要解決很大的課題。

看日本卡通長大的一代遍布世界各地

我曾在外交官赴任培訓中,擔任有關卡通知識講座的教師,因此而與外務省結緣,從2007年前後起,我開始了文化外交活動,希望通過卡通、漫畫、J-POP(日本流行音樂)、原宿時尚等,把日本和世界緊密地聯繫起來。截止到2014年12月,我已經訪問過25個國家、地區的130多個城市。在這一過程中,誕生了許多文化外交上的關鍵子句以及活動項目,像是「卡通文化外交」、外務省2009年任命的「Kawaii大使」(被派遣到國外參加展會活動的原宿時尚、蘿莉塔時尚等的領軍人物們)的策劃製作工作等等。

這些活動令我重新認識到一個事實,那就是日本卡通對全世界年輕人身分認同的形成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2007年,我去羅馬的一所學校演講。當我問「大家是否喜歡日本的卡通」時,坐在最前排的一位年輕人的回答至今令我難以忘懷。「老師,您完全沒有必要提這樣的問題。我們可都是看日本卡通長大的啊。」

這位學生的意思是,我們不需要外交辭令,你就趕快進入正題,說點有關日本卡通和這個行業的新鮮事吧。大概許多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外國人也和他有相同的感受吧!對這一狀況還不甚了解的恐怕就只有日本人了。

每年日本卡通迷活動在世界各地舉行。2014年,在德國卡塞爾(Kassel)舉辦的動漫迷大會「Connichi」上,Cosplay成《排球少年》人物的粉絲們(上左);在巴西聖保羅(Saint Paul)召開的南美最大規模的動漫活動「Anime Friends」上,Cosplay成《進擊的巨人》人物的粉絲們(上右)(攝影:櫻井孝昌);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辦的「Anime North」上,筆者在講演後和與會者的合影(下)

彌補預算不足的努力,成就了獨特的魅力

如今,「anime」這個日式英語已經非常自然地在全世界通用。「animation」和「anime」是兩個不同含義的詞彙。用羅馬字表記的「anime」指的是日本製作的商業卡通。可見日本「anime」是多麼地具有獨特色彩。不僅僅是「anime」,自古以來,日本的文化創造者們便擁有一種將海外引進的文化改造、昇華為本國文化的能力,這種能力已經深深植入遺傳基因,傳承至今。或許我們可以用「匠心獨具」這一詞語來描述。

在日本的「卡通創世紀」中,最大的問題是預算受限。如果說卡通的目標之一,是讓片中人物的一舉一動盡可能逼真,那麼毫無疑問日本卡通製作的預算實在是太少,無法繪製很多的幀數。於是,日本的卡通製作者不再執著於此,轉而在卡通導演和攝影方法上下功夫,以此來克服卡通製作上的最大弱點。這種努力讓日本的anime變成了和animation不同的東西。外國年輕人認為日本卡通的魅力在於「無法預測下一步發生什麼」,這種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設定上的深度,正是為了彌補預算不足的遺憾而發展出來的。這樣的解釋或許更容易令人理解吧。

原著漫畫提供了豐富的卡通資源

在卡通製作上,日本還有一點與世界各國極為不同。那就是「manga(漫畫)」原著的存在。

戰後幾十年來,漫畫週刊的發行從未中斷,這樣的國家恐怕只有日本了。在日本,漫畫是出版業舉足輕重的一大業務,甚至能左右大型出版社的經濟狀況。因此,按照資本主義再自然不過的原理,形成了眾多才俊聚集其中的結構。如何才能創造出前所未有、別出心裁故事和設定?這對漫畫家和出版社來說也是一個永恆的課題,而且正是因為存在著龐大的想要閱讀這類漫畫的讀者,這種商業模式才得以成立。

正如日本的anime和animation有所區別一樣,manga和comic也自然作為兩種不同的事物被世界所接受。anime不僅有原創作品,還擁有manga這一豐富的原著資源,這也令其作為一種商業模式有別於其他各國的animation。

2014年,《進擊的巨人》成為世界卡通迷們熱議的中心。這部作品可以說是上述商業模式的最佳範例。作品描寫的是由於食人巨人的出現導致人類面臨滅絕的危機,除了原著漫畫的故事情節和人物魅力外,卡通以其特有的表現形式生動刻畫了人類和巨人戰鬥的場面,征服了全世界年輕人的心。

義大利羅馬的一家動漫專營店(攝影:櫻井孝昌)

用CG實現手繪卡通的品質

日本卡通正在迎來製作上的一個轉機,那就是如何將CG運用在卡通製作上。在世界卡通製作轉入CG之後,日本的創作者們仍然執著地鍾情於手繪。當然,並不是說日本卡通製作不使用CG。在日本的卡通製作過程中,電腦同樣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即使背景、機器人、宇宙飛船等用CG繪製,人物和動物等卡通形象則都是手繪的,這是日本卡通製作的一大特徵。也就是說,CG不過是手繪的輔助。

然而,如今一股新的潮流正在日本的卡通界悄然興起。簡單地說,那就是用CG而非手繪來實現「高品質的繪畫」這一堪稱日本卡通製作的拿手好戲。

手繪出來的畫面更漂亮,而且使用CG成本太高,會超出預算。這兩點被認為是CG沒有成為日本卡通製作主流的兩大原因。然而,CG技術的進步漸漸顛覆了前面的常識,現在人們反而開始逆向思考,認為有必要為CG的熟練運用創建一個良好的環境。

大多數日本卡通,無法像開拓全球市場的迪士尼或是日本的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那樣投下巨額預算進行製作。主流做法是首先在電視播放,預算是有限的。然而,觀看卡通的人,眼光越來越高,對作品品質的期待也隨之提高。在預算受限的前提下,繪畫、上色等製作過程中的相當一部分工作承包給了日本以外的其他亞洲國家。這就是日本卡通製作的現狀。

日本國內的卡通製作逐漸被架空,日本的作技術能否保持下來?卡通界對迫在眉睫的危機早已憂心忡忡。用CG來實現堪比手繪水準的繪畫品質和預算,這正是日本卡通界亟需解決的課題之一。朝氣蓬勃的卡通導演和CG創作者們正在全身心地投入到這項課題的解決之中,他們的身姿可謂正是日本「工匠」的寫照。

比解決網路違法觀看更重要的問題

日本卡通界存在的另一個課題就是國際化。卡通本身,當然是能在全世界觀看的。然而,其中大多數都是經由網路的違法觀看。不可否認,這種行為給日本的卡通產業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出於許多國外的粉絲想看日本配音演員原汁原味的語音版本,所以網路上存在著大量由粉絲製作的字幕版卡通。將這些東西視作違法行為而加以敵視是很容易的,然而事情卻並非如此簡單。

著作權的啟蒙毋庸置疑是非常重要的。對此我完全沒有輕視的意思,甚至痛感這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我在外國演講時之所以總是會提起日本卡通的製作過程,就是希望聽眾能理解,日本卡通的誕生絕不是像從聚寶盆裏變出來那麼簡單,而是無數創作者們全身心投入、耗費了大量時間和心血的結晶。

然而,這個問題只用法律條款或教育手段來談論也有不盡情理之處。因為那些創建字幕網站的粉絲們從來沒有過損害日本卡通產業利益的念頭,他們有的只是對作品的愛和敬意,只是想讓更多人能看到作品。

需要構建新的商業模式

換一個角度來看就會發現一個事實,即這種網路上的傳播讓日本卡通超越了電視播放這個20世紀的傳播方式的局限,把它們推廣到了世界各地。同樣的事情如果由卡通界來做的話需要耗費天文數字般龐大的成本,恐怕是日本業界無能為力的。

日本卡通的收益主要來源於DVD及Blu-ray Disc的套裝銷售額。但主要的是,這種商業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

在這種模式下,只有那些消費者確定購買的作品才會被製作成卡通,卡通的策劃正在變得模式化,這個問題也經常被人詬病。不可否認的是,日本卡通由於「以套裝銷售為中心」這種思路,令其原本具有的多樣性魅力日漸消退。

不過,我們也沒有必要過於悲觀。由於日本卡通進入各國的時代不同,雖有國家和地區的差異,但全世界某個年齡段以下的群體中,很多都是伴隨著日本卡通成長起來的,這也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卡通只是給孩子看的——這個20世紀的常識,因日本卡通的流行而得到顛覆。只要創作者們不失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那麼日本卡通今後也必將繼續受到人們的喜愛。

重要的是,從根本上變革卡通商業模式的時代已經到來,不實現國際化,日本卡通產業就無從談起。這或許是某些賺得盆滿缽滿的人們竭力想要避免的。然而,這種態度只不過是拖延業界對危機的應對而已。日本的卡通界能否在世界範圍內構建起全新的商業模式,是與能否持續創作出高水準的作品這個問題表裏一體的,同時也背負著世界上隨日本動漫成長起來的一代人的期望。

(2014年12月15日)

標題圖片:筆者在2014年9月在德國卡塞爾舉辦的動漫迷大會「Connichi」上

卡通 漫畫 Kawaii 原宿 動畫 網際網路 哆啦A夢 J-POP 吉卜力工作室 火影忍者 航海王 日本流行音樂 羅莉塔時尚 CG 迪士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