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日本之國際品牌的動漫

《美少女戰士》裏的女孩們——日本原創「魔法少女」卡通的發展

文化

日本原創的《美少女戰士》、《光之美少女》等卡通中的「魔法少女」們獲得了全世界的喜愛。從這些取型於西方「女巫」、在日本獨自進化成長起來少女英雄身上,可以窺見日本少女們圍繞社會性別差異而進行的戰鬥。

「女巫」降臨日本電視節目(20世紀60年代)——《魔法使莎莉》和《甜蜜小天使》

性格莽撞,不愛學習。也不擅長運動。平時一點都不起眼,可是一旦用魔法力量變身,就變成了強大又可愛的「魔法少女」,英姿颯爽迎戰敵人……

20世紀90年代,卡通《美少女戰士》在全世界走紅,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卡通裏的魔法少女(magical girl)們用魔法變身(換裝和化妝)後,用魔杖等魔法道具和敵人勇敢對戰,這種「變身戰鬥」魔法少女的形象讓國內外的卡通迷們記憶深刻。不過,「魔法少女」(使用魔法的少女)卡通在國產電視卡通的初創期——20世紀60年代就已經出現,片中的主角也與現在的「變身戰鬥」型魔法少女有所不同。

讓我們先來簡單回顧一下電視卡通中「魔法少女」的歷史。電視裏第一次出現使用魔法的少女主角是在1966年。這就是卡通《魔法使莎莉》(以下簡稱《莎莉》)。該片講述了魔法王國的公主莎莉,以夢野莎莉的身分來到人類世界生活,由此引起了一系列騷動。這部卡通之所以有名,還因為它是面向女孩的第一部國產卡通。

當時,美國情景喜劇《神仙家庭(Bewitched)》的配音版在日本很受歡迎。劇中,年輕美麗的女巫薩曼莎和人類結婚後,平淡的日常生活中便出現了許多意外事件。據說《莎莉》就是受該劇啟發製作出來的。1965年電影《歡樂滿人間(Mary Poppins)》上映,影片中從天而降的女巫施展魔法把家中打理得井井有條。這樣的女巫形象應該也對《莎莉》的誕生產生了影響,雖然作者沒有提及這一點。以西方女巫為原型的女巫少女(小女巫)莎莉就是這樣誕生的。

就像《神仙家庭》一樣,《莎莉》也是一集一個喜劇故事,沿襲了「念咒語施魔法」的傳統基督教女巫模式。來自魔法界這個外部世界(西方)的莎莉,給人類世界(日本)帶來奇異的非日常的影響,在與人類朋友相處的過程中莎莉漸漸融入了人類社會的生活——這樣的情節就像是一個隱喻,讓人聯想到經濟高速成長期的日本邁入近代化,西方的生活方式逐漸在日本紮根、發展的過程。

在《莎莉》之後播出的「魔法少女」卡通,是《甜蜜小天使》(1969~1970)。這部卡通描寫了普通女孩做善事後得到好報——獲得魔力的故事。主角加賀美厚子因為對父親送給她的鏡子倍加珍惜而得到了鏡子精靈的獎賞——一個有魔力的帶鏡子的粉餅盒。用這個粉餅盒可以讓她變身為其他人或動物。就這樣,魔法少女卡通的兩種基本模式——正統女巫為人類世界帶來異常影響的「莎莉模式」和普通人類變身為女巫行使特權的「厚子模式」都出現齊全了。

女權運動時代的少女:強大而嬌媚(20世紀70年代)

進入20世紀70年代,沿用了莎莉模式的《魔法使恰比》(1972)和《小仙女》(1974~1975)大受歡迎。尤其是《小仙女》的播放,令「少女女巫」這一類型的女主角獲得了一個後世通用的稱呼:「小女巫」。主角黃美珍是魔法界的下一任女王候選人。美珍和競爭對手莉娜各自寄宿在和人類結婚的女巫家裏進行修行。《小仙女》一片的特點是,多個主角(競爭對手)、無國界、女孩都很嬌媚(甚至有些性感)。

在充滿西歐風情的小城裏,風格迥異的兩個女孩——美珍和莉娜時而競爭對立,時而聯手制敵,逐漸建立起深厚的友誼。這樣的故事情節在以女孩為觀眾的卡通中可以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是因為與對少年友情的描述不同,描寫少女友情的題材幾乎只有運動立志類的卡通和電視連續劇。女孩身上的嬌媚風情並沒有被刻畫成是為了討好男性而展現出的魅力,而是被描寫成女孩本身所散發的魅力(力量)。在20世紀70年代女權運動興起的大背景下,這樣的女主角形象得到了人們的認同。

「女人時代」:變身為可愛版「長大後的自己」(20世紀80年代)

這類「小女巫」卡通大都是由東映動畫株式會社製作的。不過,20世紀80年代以後,其他工作室也開始製作新的魔法少女卡通了。《甜甜仙子》(1982)和《魔法小天使》(1983~1984)不僅受到女孩的喜愛,同時也征服了許多男性粉絲。前者的主角甜甜走的是莎莉模式,後者的主角小蝶則是厚子模式,她們的共同點是:都是用魔法變身成「長大後的自己」。《甜甜仙子》的主角——12歲的甜甜,是魔法星球菲拉那瑟的公主,為了讓人類重拾夢想和希望,她變身為成年女性來解決以孩童之身無法解決的問題。最後她失去了魔法,在一場交通事故中去世了…(其實,之前所有的故事都是甜甜做的夢,從夢中醒來的甜甜轉世為人類,又獲得了新生。)

《魔法小天使》的主角是9歲的小蝶,她獲得了為期一年的魔力。有一次,她在變身為長大後的自己時偶然間被演藝公司的老闆看中,陰差陽錯地當上了偶像歌手。不僅如此,小蝶喜歡的男生——從小一起長大的俊夫竟然愛上了小甜甜,小蝶陷入了和俊夫以及長大後的自己之間的三角關係之中。小蝶在偶像和小學生的世界之間穿梭忙碌,扮演偶像是她表達自我的一種方式,不過最終她失去了魔法,接受了真正的自己。

成長後的自己,與真實的自己…對女孩來說,大人的世界固然充滿魅力,但如果一直停留在大人的世界裏也很麻煩。與其說是成為長大後的自己,不如說是體驗了一次「能夠長大」的自己,魔法讓女孩們獲得了自我肯定和自我表達的手段。

在80年代,政治領域有土井多賀子等人引領的「美女偶像旋風」,文化領域則有松田聖子、PRINCESS PRINCESS等女性明星活躍,因此,這個年代也被人稱作「女人的時代」。1985年,男女就業機會平等法的制定拉開了「平等法」時代的大幕,凡是有關女性的言論,常常被看做是充滿了希望的。魔法少女們用魔法這種手段,跨越了心目中憧憬的「姐姐」與真正的自己之間的鴻溝,不再逃避並開始積極地面對「美」與「性感」。

《美少女戰士》——「女孩力量(Girl Power)」的象徵,「變身戰鬥」的魔法少女(20世紀90年代)

20世紀90年代,《美少女戰士》(1992~1997)出現了。這部卡通將「變身戰鬥」魔法少女這一形象在世界範圍內確立下來——「穿上可愛的制服,戴上漂亮的首飾,通過魔法道具(魔杖等)釋放魔法力量與敵人進行戰鬥」——是的,一說起魔法少女,人們腦海中就會浮現出這樣的形象。主角小兔在故事的最初是按照厚子類型出現的,後來才明白她其實是莎莉類型(實際上小兔是月亮公主的轉世)。融合了莎莉模式和厚子模式的《美少女戰士》,擁有多個主角(5人隊伍),再加上換裝變身、戰鬥、母愛(相夫教子)等主題,可謂是一部集合了多種元素於一身的作品。

《美少女戰士》是將東映的特攝電視劇《宇宙刑警》系列和《超級戰隊》系列的模式引入魔法少女卡通的產物。這部卡通在20世紀90年代大獲成功。無獨有偶,同一時期,在歐美的音樂界,女孩們開始演唱帶有女權主義性質的宣揚強大女性力量的歌曲,「女孩力量(Girl Power)」運動漸漸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支持。不再依靠男性力量(「燕尾服蒙面俠」在戰鬥中對美少女戰士的幫助逐漸消失),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戰鬥的美少女戰士們,完全就是日本「女孩力量」的象徵。

美少女戰士們換上水兵服、戴好首飾、擦好指甲油、頭髮變長等等,這些明顯都是不適合作戰的裝扮。在假面超人和超級戰隊中,變身都是為了讓自己更加強大。而美少女戰士的變身,則是對「美」和「性感」這種女性特徵的強調。將「美」和「性感」作為女性力量的象徵,「可愛」與「強大」變得不再對立,是一個里程碑式的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

然而,我們不能忘記的是,在《美少女戰士》中,小兔和地場衛之間是擁有成功的兩性愛情的。通過小小兔、小小的人物設定,暗示了「母親養育孩子」的母愛元素的存在,也成為力量之外的另一個主題。這是與歐美的「魔法少女」們不同的地方(詳情容後再敘)。

「兩性平等」時代的多元化「魔法少女」(2000年以後)

《小魔女學園(Little Witch Academia)》以歐洲一所培養女巫的名校為舞台,描寫了主角Akko和朋友們的冒險故事。最初在YouTube上有限制地播放了英語字幕版,在全世界產生了很大的反響。然後通過群眾募資(Crowdfunding)的方式製作了續集,劇場版也即將播出。©Y.YOSHINARI/TRIGGER

《美少女戰士》之後,「變身戰鬥」魔法少女便成為一個符號,模仿這一模式的作品和惡搞也相繼誕生。2014年,在已經迎來創作10週年的《光之美少女》系列中,國中二年級的少女們仍然在繼續戰鬥。在《魔法少女奈葉》系列(2004~2007),《魔法少女小圓》(2011)、《穿透幻影的太陽》(2013)、《Fate/kaleid liner 魔法少女☆伊莉雅》系列(2013)等深夜播放的卡通中,獲得魔法力量的代價、生與死、不合理等等這些「變身戰鬥」魔法少女的陰暗一面也開始被描寫出來了,而這些主題在以女孩為觀眾的「魔法少女」卡通中通常是很難加以表現的。

另一方面,傳統女巫題材的卡通有《魔法少女隊》(2003~2004)、以及作為「動畫未來2013」的作品播出並通過網際網路在全世界走紅的《小魔女學園(Little Witch Academia)》(2013)等。這類卡通也出現了一些創新:劣等種族的人類少女向魔法界擁有特殊能力的女巫們宣揚希望和夢想,並給魔法界帶來異化作用。

與歐美女主角形象的不同之處:性質相異的強大、可愛與母性

回顧了上述歷史之後,我們可以發現,這些卡通的主題可謂千差萬別——從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小麻煩到攸關世界命運的戰鬥,然而卻有一個貫穿始終的結構,那就是小學或國中少女通過魔法的力量獲得成長的過程。當然,歐美也有魔法少女類型的少女主角存在,像是莎莉模式的電視劇《年輕的女巫莎柏琳娜(Sabrina, the Teenage Witch)》,美少女戰士類型的電視劇《魔法奇兵(Buffy the Vampire Slayer)》,卡通《精靈少女組(W.I.T.C.H.)》等等(不過,《精靈少女組》明顯深受《美少女戰士》的影響)。

不過,在這之前,少女擁有魔力的情形大多伴隨著青春期的不穩定,是用一種否定的態度來刻畫的(電影《大法師(The Exorcist)》、《魔女嘉莉(Carrie)》等)。力量強大的女性並不是少女,而是成年女性。以美國漫畫為原型製作的電視劇《神力女超人(Wonder Woman)》、《齊娜武士公主(Xena: Warrior Princess)》、根據遊戲改編的電影《古墓奇兵(Tomb Raider)》等片中的女主角雖然被賦予了強大這一男性特徵,但同時也是性感的,是作為異性愛中男人的性慾對象而存在的。

《美少女戰士》之後日本卡通中頻繁出現的母愛元素,在歐美的魔法少女電視劇和卡通中幾乎是看不到的。少女成為母親是一種禁忌。而日本的魔法少女卡通中,女主角在擁有強大力量的同時,也具備「可愛」的性格和「生兒育女」(女人特有的關愛、照顧他人的一面)的能力,傳統的性別分工保證了她們的存在不會對男人產生威脅。

「公主情結」的復活和對異性戀主義的反抗

日本原創的「魔法少女」卡通,吸收了西方女巫的形象並加以發展,創造出融合了可愛、強大和母愛等多元因素的、和歐美完全不同的少女形象。這種形象又再次逆向出口至歐美,歐美卡通界在美少女戰士類型的少女主角的啟發下,又創作出新的魔法少女類型的卡通作品。

2014年,《光之美少女》系列誕生10週年,創作了紀念作品第11部《HappinessCharge光之美少女!》。目前該系列第12部作品《Go! Princess光之美少女》正在播放。©ABC・東映動畫

這類「魔法少女」卡通將會向什麼方向發展呢?其中之一應該是懷舊情緒。例如《HappinessCharge光之美少女!》等卡通中常見的「公主情結」,這類「公主情結」之所以在卡通中復活,是因為人們期待女孩回歸這樣一種傳統的規範——少女不僅僅應該是強大而可愛的,還應該是特別且唯一的公主。

再有一個就是《魔法少女小圓》所代表的利用「百合」(女性之間的友愛關係)對抗既有規範的方向。這類卡通大多擺脫了異性戀主義,描寫女性們通過共同鬥爭來捍衛同性之間的友愛。其中,甚至有描寫少年成為「魔法少女」的卡通作品(屬於惡搞或喜劇題材)。

就這樣,「魔法少女」卡通已經成為了研究日本女孩們如何圍繞性別差異進行鬥爭的理想素材。

(2015年1月5日)

標題圖片:《小魔女學院》©Y.YOSHINARI/TRIGGER

卡通 漫畫 動畫片 動畫 可愛 小甜甜 魔法 女巫 魔法使莎莉 厚子 魔法小天使 美少女戰士 光之美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