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區重建:東日本大地震後5年

福島的博物館如何講述核電廠事故

科學 技術 社會

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是將被銘刻在日本史上的一次重大事故。針對將事故作為史實加以講述的方式,政府和民間團體之間存在巨大的意見分歧。筆者將向大家介紹圍繞博物館的展覽策劃所形成的「無聲的對立」。

兩個博物館,形成鮮明對比

福島縣的縣政府職員們正在忙於籌備一個有關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的大型展覽。2016年夏季,在三春町投入200億日圓費用建設運營的「福島縣環境創造中心」將對外開放常設展覽。有關方面正在研究將參觀該展納入縣內小學5年級學生的社會課參觀項目。按照事務局方面的說法,利用影片和最新IT技術實施互動式展覽的目的在於「通過展示體驗,對縣民的擔憂和疑慮做出解答,從貼近生活的角度理解放射線和環境問題,加深恢復和創造環境的意識」。

在距離三春町約40km外的白河市,以當地民間團體為中心的力量正策劃在一座木平房建築內布置一個與縣政府的展覽迥然不同的展覽。展覽的焦點是中央政府的應對措施如何導致了災害惡化,並且在事故之後沒有考慮福島縣民的權利。為了避免人們遺忘福島的經歷和核電廠事故的教訓,民間人士捐贈了3,000萬日圓,於2013年建起了這座「核電廠災害資訊中心」。

應該如何記憶5年前發生在日本那場震驚世界的核電廠事故?福島縣政府主導的「福島縣環境創造中心」和民間的「核電廠災害資訊中心」的處理方式截然不同。縣政府的項目無論資金力量還是影響力都很大,民間項目無法與之相提並論。正因為如此,我們有必要問津政府的態度——到底要如何記錄核電廠事故。

參與了核電廠災害資訊中心策展工作的福島大學副教授後藤忍表示:「福島核電廠事故的災民們對縣立環境創造中心的展覽持懷疑態度,認為其不可能很好地說明中央和福島縣對本次事故也負有責任這一教訓。」

「按序排列發生過的事情」不是歷史

政府和民間在關於作為史實的福島事故的解釋上的「對立」可以找到先例,那就是熊本縣的水俁市的事例。那個沿海城市發生了世界史上最悲慘的產業災害。Chisso株式會社的化學工廠向水俁灣排放產業廢棄物長達數十年,水產受到汙染,而食用了這些水產的數千名居民有的因汞中毒而死亡,有的飽受嚴重疾病的折磨。在經過半個世紀以後的如今,當地公立、私立的博物館和資料館內圍繞水俁病的史實解釋依然存在差異。

水俁市立水俁病資料館」開設於1993年,耗資60億日圓,目的在於「避免人們淡忘水俁病,將被稱為公害原點的水俁病的珍貴資料留給後世」。該館通過視訊和展板介紹水俁病的歷史和科學原因,受害者也會作為事件親歷者講述自己的體驗。

但非營利的受害者援助者團體「水俁病中心 相思社」的遠藤邦夫理事卻說這個資料館並未在真正意義上告訴人們水俁悲劇的教訓。「我認為按序排列發生過的事情不能稱作歷史。確實是記錄了『事實』。畢竟是已經發生的事情。但它們具有怎樣的意義?資料館並沒有深入的解說。」

1988年以來,相思社獨立運營著「水俁病歷史考證館」。由香菇種植大棚改建成展覽區的考證館內展示著漁具、抗議運動的旗幟和其他各種有關水俁病的物品。一個目的在於記錄水俁病患者們與病魔的鬥爭、政府和企業的責任與過失。遠藤先生說:「我們認為水俁病是Chisso公司和中央政府的犯罪行為,這是水俁病歷史考證館布展的出發點。」「考證館」承擔著避免水俁病患者悲壯抗爭故事被人們遺忘的使命。

汙染、廢棄物問題,「不符合展覽目的」

與水俁一樣,政府與市民團體在福島核電廠事故相關展覽中的關注焦點迥然不同。縣立環境創造中心於去年公布了常設於交流大樓內的展覽內容概要。交流大樓的展覽分成了幾個區域。「From 3.11 Square」按照時間順序展示了爐心熔毀之後發生的事情,「放射線實驗室」闡述了關於放射線的科學解釋和旨在減少被放射線照射的方法等知識。此外,「環境創造實驗室」介紹了福島縣引入再生能源、與自然共生的情況以及創建「循環型社會」的嘗試。

2014年10月,東京新聞的報道指出,該展覽雖然主張建設「不依賴核能的福島」,但策劃者中卻有幾個被視為核電推進派的人物。

2014年,交流大樓的展覽策劃工作啟動後不久,反核電市民組織「福島行動項目」(FAP)便向縣政府遞交了對展覽表示擔憂的函件。其中,該組織提出了展覽內容不可低估輻射造成的健康風險這一要求。此後,FAP的代表曾與福島縣官員就展覽內容舉行過8次對話。FAP的網站上公布的對話記錄顯示,當年1月,FAP方面曾提出意見,認為縣政府的展覽內容並未充分地說明核電廠事故產生的核汙水、清除核汙染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廢棄物的處理問題等現實課題。

福島縣官員解釋說,政府和企業的責任、提高放射線照射量水準上限值的做法、汙染和廢棄物問題「不符合展覽目的,所以不會出現在展覽內容當中」。並解釋稱,展覽的目的在於「支持有關放射線和環境問題的學習活動」,其內容是由專家委員會研究確定的。

核電廠災害資訊中心的長峰孝文館長批評稱「我認為福島縣環境創造中心的目的是塑造放射能安全神話」。災害資訊中心方面,前文提到的福島大學後藤副教授目前正在推進常設展覽的準備工作。目的在於通過比較核能發電相關各國的教材,凸顯文部科學省在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發生以前偏向於推進核電的態度。另一個展覽將剖析在除了少數市町村以外的福島縣各個自治體,可以降低甲狀腺癌發病風險的碘化鉀為何並未被迅速分發到居民手中。

「感知館」——力求「原原本本」地傳播現實情況

位於福島第一核電廠25km外的川內村的「感知館」是一座雖由市民主導,卻沒有將重心放在政治訊息上的博物館。利用一座廢棄學校內的板材音樂室建起的資料館內陳列著核電廠作業人員的防護服、放射能探測器、照片和村子的訊息等與爐心熔毀相關的資料和物品。

9年前從琦玉縣搬遷到這裏的媒體人西卷裕先生於2012年開設了這座「感知館」。據說核電廠事故發生後,他曾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事故規模巨大、情況複雜,好幾個月都感到無能為力。不過,多年好友、作家田口Randy建議可以開設一個資料館,於是他便開始著手籌建。當時,為了避免展覽內容受到干涉,他沒有申請任何政府性質的援助款項。

西卷先生說「我不認為政府沒有責任。但展覽並不是為了聲討政府」。展覽的解說文字被控制在了最小程度。「因為我想盡可能地和觀眾聊聊,一同展開思考」。但西卷先生也不是常駐於此。「作為本村居民的我也有自己的日常生活,這是展覽活動的前提。我也想盡可能原原本本地傳達這一現實情況。」

採用對各自「有利」的解釋

縣和中央政府主導的展覽策劃與市民運動家主導的展覽策劃對大型環境災害的觀點有所差異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被指責對災害負有一定責任的政府官員在策劃建設用於記錄災害的博物館時,不可能採用客觀的處理方式,而包括受害者在內的市民團體在實施策劃時,也難免帶有主觀情緒。針對福島核電廠事故,雙方關於核電廠的不同觀點就顯得十分突出了。

正因為處理方式有所不同,所以通過參觀政府主導和民間主導的兩種展覽,應該可以加深對於事故的理解。可是,恐怕多數普通市民不會兩邊都去參觀。正如福島大學後藤副教授指出的那樣,縣政府的環境創造中心投入的預算是他參與了相關工作的核電廠災害資訊中心的600倍以上,除了開展宣傳活動外,還會將之作為社會課參觀活動項目,讓孩子們來參觀。其影響力是民間的小型博物館難以匹敵的。

另一方面,政府還在主導推進一個更大的項目。中央和縣政府計劃10年之內在福島縣沿岸地區新建一座名為「東日本大地震與核能災害資料庫據點設施」的大型博物館。

最後,再引用一下水俁病中心相思社的遠藤先生的話。「我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讓生活在當地的人們來講述那裏發生了什麼。如果他們本人無法做這些事,那就需要周圍的力量來做,但政府和民間組織的解釋會出現差異。只是因為他們都傾向於採用有利於自己的方式去解釋。」

(原文為英語)

標題圖片:毗鄰福島第一核電廠的地區(圖片提供:時事社)

核電廠事故 福島 博物館 社會 汙水 廢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