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日本大地震發生10年 選擇與海共生之路的氣仙沼的復興(下篇):對超級海嘯有備無患的城市建設

社會

2020年,氣仙沼水產市場的漁獲銷售額達到172億日圓,在北海道加東北地區這一片獨佔鰲頭。儘管發生了東日本大地震地震,仍然保持了生鮮鰹魚漁獲量連續24年穩居日本第一的記錄。寒暖流交匯形成的三陸沖漁場是全球屈指可數的優良漁場,氣仙沼市憑藉得天獨厚的水產業優勢實現了長足發展。當地的海港節、拜海神習俗、海之歌全國民謠大賽等信仰和文化也都與海洋密不可分。

在海邊生活的覺悟

要想永遠在海邊生活下去,就必須對海嘯的來襲做好心理準備。

位於海嘯多發地帶的氣仙沼市,早在東日本大地震發生以前就一直致力於應對海嘯。該市積極向民眾宣傳可能遭遇的災害情況,製作避難地圖,並多次開展避難訓練。然而,由於過度拘泥於預估的災情,導致一些生活在非預估水淹區域的民眾在東日本大地震發生後沒有及時避難。超出預估程度的超級海嘯造成了多達1246人喪生。

為了吸取這次教訓,該市將遭到破壞的縣立高中作為地震遺跡保留了下來。

教學樓四層的牆上,留有被海嘯沖來的水產加工廠撞擊的痕跡。還有沖進3樓的汽車、教室裡散亂的課本,都原封不動地保持著當時的狀態。

參觀完教學樓後,還可以在附設的震災傳承館觀看影像資料,資料仲介紹了在當時成為避難所的階上國中體育館內舉行的畢業典禮。失去了3名同學的畢業生代表含著眼淚說道:「為了理解生命之重,我們付出了太大的代價。但就算身陷困境,也不能怨天尤人,而要與命運抗爭,相互扶持,努力生存下去,這就是我們的使命。」看著他們堅毅的身影,想必參觀者都能感受到這裡的人們下定與海洋共生的決心是多麼不易。

雖有嚴酷的一面,但也不能忘了海洋的溫柔。

東日本大地震發生一年後,氣仙沼市舉辦了一場追悼儀式。一名高三女生作為遺屬代表發表了講話。儘管曾經一起生活的父母、妹妹和祖父母等7位家人都在海嘯中遇難,如今只剩下孤身一人,但她依然堅強地表示:「雖然大海奪去了許多珍愛的親人和回憶,但我還是愛著大海。媽媽他們永眠的大海、一如往昔的大海,是我永遠的最愛。」

作為地震遺跡保留下來的教學樓。留在三樓的汽車向人們講述著海嘯的威力
作為地震遺跡保留下來的教學樓。留在三樓的汽車向人們講述著海嘯的威力

9000戶災民的選擇

尽管一直在硬體和軟體兩方面同步進行防範海嘯的對策,但到底是繼續在海邊生活,還是搬走,遭受過災害的人們在決斷上出現了分歧。

大約9000戶災民中,10%左右選擇了入住防災集體轉移社區,20%左右選擇了入住災害公營住宅。大約140戶提出希望獲得土地規劃整理後填土加高的住宅用地,其他人有的選擇了修繕自家房屋,有的選擇了自行尋找搬遷地點,有的選擇了入住民間公寓。

要在安全區域尋找防災集體轉移點和災害公營住宅用地非常困難。由於內陸地區的整片空地優先用於建設臨時板房,所以其他的全是需要大規模挖掘修整或修建交通道路的土地。開始進行挖掘修整以後,協調確定沙土堆放點所花費的時間也遠超了最初的預想。

災害公營住宅於2017年全部建成,防災集體轉移社區於2019年建成。其間,由於年齡增長,家庭成員結構發生變化等原因,轉變想法,希望入住災害公營住宅的人逐漸增多。

大批民眾遷往高地會產生什麼結果?讓我們以2020年9月完成土地規劃整理的南氣仙沼地區為例,來思考這個問題。

地震發生前,這個地區遍佈著商店、水產加工廠和住宅,有1560戶居民生活在這裡。這是經濟高速發展時期在海邊灘塗填土造地而生成的一片街區,這次地震時曾遭到浪高5至7公尺的海嘯侵襲。為防範海嘯,現在填土加高了3公尺左右,大型書店、藥店、診所等設施相繼開業後,2020年末住戶恢復到了501戶,不過其中344戶都是災害公營住宅的住戶。

南氣仙沼地區的航拍照片,攝於2020年10月31日(摘自氣仙沼市官網主頁)
南氣仙沼地區的航拍照片,攝於2020年10月31日(摘自氣仙沼市官網主頁)

儘管政府推出了支援制度,為那些沒有土地利用計畫的土地產權所有人和希望購買或租賃土地的企業牽線搭橋,努力解決土地空置問題,但目前這個地區的活力還未恢復到地震前的水準。沒有利用計畫的土地變成了復興市民廣場和防災公園用地,或者成為水產加工廠聚集地,這也是導致居住人口減少的一個原因,但另一個原因在於,雖說填土加高到了安全的高度,但仍有很多人對返回曾經遭受海嘯侵襲的地區居住仍然感到猶豫不決。

土地規劃整理進度緩慢也產生了影響。項目完工時間比最初計畫晚了差不多兩年半時間,因為要想加高土地,必須先拆除海嘯後修繕的建築,除了必須確保從臨時板房回到這裡的居民能有臨時住處外,上下水管等地下設備的移建也花費了不少時間。

調集砂石也遇到了問題。為開展市內重建復興工程,沿岸堆土、修建防波堤等專案需要大約1300萬立方公尺的砂石,而為了在高地修建搬遷社區開闢的山石大約為1000萬立方公尺,缺口部分採用外購方式進行了補足。由於高地開山的時間和沿岸堆土的時間並不一致,所以還必須找到一塊地皮來臨時存放砂石,協調工作頗費了一番周折。

大型翻斗車一次可以運送5到6立方公尺的砂石。由於要運送1000萬立方公尺以上的砂石,所以重建初期出現了嚴重的交通擁堵。

結果,儘管選擇了與海洋共生,但住在海邊的人卻出現了銳減。東日本大地震發生前,享受海風吹拂本是普通的日常生活。所謂失去後才知道珍貴的幸福,說的或許就是這種情況。

完成土地規劃整理後依然留有大片空地的南氣仙沼地區
完成土地規劃整理後依然留有大片空地的南氣仙沼地區

東日本大地震發生前的南氣仙沼地區(中間道路上方區域)
東日本大地震發生前的南氣仙沼地區(中間道路上方區域)

重建復興的未來

回顧地震發生後的10年可以發現,第1年全部精力都用在了修建臨時板房和處理廢墟等保障最基本生活條件的工作上,第2年才開始認真思考恢復正常生活和地區重建。到了第4年,災害公營住宅和集體轉移社區逐漸完工,生活穩定後,才正式開始著手討論修建防波堤的問題。第6年以後,開始著手重建旅遊設施和市民活動中心等,新的市立醫院、水產市場和商業設施相繼完工、三陸自動車道和大島大橋開通、2021年春季開始播出的NHK晨間劇《歡迎回來,百音》選定氣仙沼作為場景舞臺,等等,令人振奮的消息接踵而至。

氣仙沼市的政府和民眾都在積極嘗試新的努力,比如,專程考察瑞士的采爾馬特,建立了觀光推進機構這樣一種全新體制;建立了支持年輕人和移居人員嘗試挑戰的機制;建成了一直想要修建的公園高爾夫球場;團結原來的競爭對手一同建起了造船新區;成功招徠啤酒企業前來設廠,等等,整個城市都在努力踐行「創造性復興」活動。而這一切行動的推動者,是那些曾經參加救災志願活動、後來又搬到氣仙沼來居住的年輕人,以及在地震後重新站起來的市民們。

雖然光是氣仙沼市一個城市就投入了超過1萬億日元的政府經費進行重建復興工作,但這裡的人口卻在加速減少。

2011年2月的統計人口為7萬4000人,2021年1月末已經減少到6萬1000人。相較於地震造成的傷亡,不斷加劇的少子化和人口淨流出造成的影響更大,在重建復興的背後,許多學校和托兒所都在進行合併。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推算的資料顯示,到2045年時,本地人口將減少至3萬3000人,加上作為支柱產業的水產業漁獲量持續減少,民眾的情緒一直在對復興的希望和對未來的不安之間搖擺不定。

那些受到大地震影響的自治體,在平成大合併(平成時代大規模的市町村合併——譯注)後的10年間,一直在開展精簡職員人數和梳理業務工作,為迎接人口減少型社會做好了準備。但受災的自治體不得不專注于重建,導致這方面的準備工作沒有跟上。10年重建工作完成後,必須加快追趕步伐,但之前的重建工作已經消耗了太多的精力和能量。

氣仙沼的劍魚捕獲量位居全國第一,水產市場內擺滿了新鮮的劍魚,超過300公斤的大個頭也並不鮮見
氣仙沼的劍魚捕獲量位居全國第一,水產市場內擺滿了新鮮的劍魚,超過300公斤的大個頭也並不鮮見

經歷過大地震的我們眼中的新冠疫情

現實中的這一年與人們原來想像的震後第10年完全不同。

起初,大家想像的情景是,屆時將舉辦許多感恩活動,參與支援工作的團體、志願者和那些曾經被派來協助重建工作的職員們再次聚在一起,分享歡樂時光。大家也曾相信,重建的商店和餐飲店也會因為這些再次聚首的人們變得熱鬧起來。莫如說,人們甚至曾經擔心過,三陸自動車道的全線開通與地震10年紀念,還有NHK的晨間劇場景舞臺這幾個要素疊加,蜂擁而至的遊客會引發秩序混亂。

地震災區也同樣受到了疫情的影響。讓人們感到痛苦的是,住宅和工廠的重建高潮過去5年之後,貸款的只付利息期已經結束,現在恰好是需要開始償還本金的時期。甚至有的人為此瀕臨精神崩潰。因為他們本來就承受著失去至愛和家園的悲傷,還要付出重建所需的精力和能量,精神壓力巨大,唯一的精神慰藉就是與親朋好友的溝通、與志工的交流,但在居家抗疫的大環境下,又失去了釋放壓力的管道。

儘管如此,克服震災的經驗已經成為人們勇往直前的動力。我們深知,沒有永久的黑夜,越是艱難的時刻,彼此扶持越顯得彌足珍貴。同時我們也能理解,身處災禍之中,要兼顧守護生命和維持工作生活,要去衡量它們孰輕孰重,這是非常艱難的事情。

新冠疫情平息之後,希望大家都來到重建一新的氣仙沼,親眼見證這一切。或許由此也能夠親身體會到「與海洋共生」的真正意義。

從安波山上眺望氣仙沼灣。市區的重建已經進入收官階段
從安波山上眺望氣仙沼灣。市區的重建已經進入收官階段

文中圖片:筆者拍攝

標題圖片:氣仙沼的傳統儀式「送船出海」的場面,人們用播放音樂和揮舞大漁旗的形式祈求漁船平安無事、滿載而歸,2020年3月10日(共同)

東日本大地震 復興 重建 氣仙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