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資料庫

半世紀後的新市鎮(New Towns),居民人口老化危機

社會

日本經濟高速成長時期,被稱作「團地」的新市鎮(New Towns)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有些已經走過半個世紀,居民的人口老化比率越來越高。

日本國土交通省的《住宅團地現況調查》顯示,居住開始時期「不明」的住宅「團地」(社區)占到調查對象總數的近一半,而居住超過40年時間的占22.2%。在這些老舊「團地」中,65歲以上居民占比超過全國平均水準(26.6%),人口老化比率偏高,其中近半數「團地」超過了30%。

戰後,隨著產業的發展興盛,人口開始向大都市圈聚集,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日本政府大力推進建設住宅團地。從上世紀60年代的千里(大阪府豐中市、吹田市),到70年代的多摩(東京都多摩市、町田市等)、80年代的港北(橫濱市)等,眾多新市鎮相繼誕生。但由於是集體同時居住,居民的年齡構成失衡,受此影響,當年的孩子們長大成人,隨著升學就業而陸續離開,於是凸顯出住宅社區裡不斷加劇的老化問題。

住宅區老化的加劇,還衍生出了空房的變多和獨居老人的孤獨死等問題。同時,腿腳不好的高樓層住戶外出購物也成為一個難題,逐漸變成所謂的「購物難民」,導致社區整體失去活力。

在居住生活基本計畫中,日本政府針對住宅區改建提出了數值目標,要求配套建設老年人、身障人士、育兒家庭的支援設施,要把都市再生機構擁有的住宅社區變成醫療福利據點等,力圖實現「團地」的新生。

標題圖片:PIXTA

少子老齡化 住宅區 購物難民 新市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