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資料庫

日本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大幅提升

教育 國際 社會

以前有一本名為《傾向與對策》的大學入學考試輔導書。根據考試出題傾向,找出對策,順利考上大學——書名的人很好地抓住了考生們的這種心理。只要參加考試,就想考到平均分以上,最好還能拿到好名次…這便是人類的可悲之處。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針對81個國家和地區大約69萬名15歲少年實施的2022年國際學生評估專案(PISA)顯示,日本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名次,從2018年調查時歷史最低的第15位上升至歷史最高的第3位,實現了V型回升。上一次調查排在第5位的「科學應用能力」此次升至第2位,之前排在第6位的「數學應用能力」升至第5位,均在全球第一梯隊。新加坡學生在這3個領域的排名均位居榜首。2018年調查時曾包攬各項第一的「北京市、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因為疫情期間學校停課而沒有參加此次調查。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未被允許參加。

國際學生評估項目始於2000年,每隔3年實施一次。受疫情影響推遲了1年實施的此次調查是疫情後的首次調查。在多個國家學生學力下降的背景下,日本學生基本保持了一貫的水準。OECD相關人士指出,這可能是因為與別國相比,日本的學校停課時間較短之故。

日本的平均分數,分別是閱讀理解516分(增加12分)、數學536分(增加9分)、科學547分(增加18分),3個領域的分數均較上一次調查有所上升。在閱讀理解和科學方面的低分學生占比減少,在數學和科學方面的高分學生占比增加。

日本的成績變化

在2003年的第2次調查中,日本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從第8位驟然滑落至第14位,一度出現了「PISA危機」的說法。2006年調查時進一步下滑至第15位,導致社會上針對所謂「寬鬆教育」的批判聲浪高漲。之後,通過修訂《學習指導要領》增加了學習內容和課時數,促使了成績的上升。但在2018年調查時,閱讀理解能力再次下滑至第15位,這又一次加劇了日本的危機感。據分析,從2021年起,日本的《學習指導要領》在國中宣導推行「主體式、對話式的深入學習,即主動學習(active learning)」,在授課過程中充分考慮到了PISA的出題傾向,這也是學生們在此次調查中取得好成績的一個重要因素。

標題圖片:PIXTA

教育 國際競爭力 PISA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