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史探險

開啟江戶幕府的德川家康:從戰國時代走向穩定社會

歷史

追述戰國時代三雄的本專題即將畫上句號,最後一篇讓我們來看看德川家康的一生。幼年時期曾被織田家和今川家當作人質,境遇坎坷,爾後統治三河,在爭霸天下的關原之戰中贏得了勝利。最終登上征夷大將軍的寶座,為後來延續了260年的江戶幕府打下了基礎。我們可以窺見的是,家康那巧妙的政治戰略和出眾的統治能力。

從人質到一統天下之人

德川家康是三河國岡崎城主松平廣忠之子,6歲時成為尾張國織田氏的人質,後來又成為駿河遠江的大名今川義元的人質。在此期間,其父廣忠被家臣殺害,岡崎的土地在實質上成為了今川家的領地,家康也開始作為一名武將為今川家族效力。

與德川家康有著深厚淵源的愛知縣岡崎市。圖片為家康出生的岡崎城(左)和岡崎公園內的德川家康銅像(圖片提供:岡崎市)
與德川家康有著深厚淵源的愛知縣岡崎市。圖片為家康出生的岡崎城(左)和岡崎公園內的德川家康銅像(圖片提供:岡崎市)

不過,趁著今川義元在1560年的桶狹間之戰中戰死之機,家康與尾張的織田信長結盟,從今川家獨立,平定三河一國,成為戰國大名。進而與武田信玄聯手擊潰今川一族,佔領遠江國,後來又從武田一族手中奪走駿河國,本能寺之變後,更將原屬武田領地的甲斐、信濃收入囊中。雖然一度曾與豐臣秀吉敵對,但最終歸於其麾下,作為家臣輔佐其執掌政權。1590年,小田原北條一族被滅後,秀吉下令將家康的封地轉移到關東,此後他便以江戶作為活動據點。

然而秀吉死後,身為五大老之首的家康擅自和其他大名聯姻,推行論功行賞,做事風格獨斷專橫。最終招致反抗,1600年,五奉行中的石田三成等人推舉五大老之一的毛利輝元為盟主,舉兵試圖扳倒家康。

於是,家康與三成等人的西軍在關原展開激戰,短短數小時就以家康(東軍)的勝利告終,落敗的三成在京都遭到處決。戰後,家康沒收了西軍93個大名(合計506萬石)的領地,大幅增加了臣服於自己的「外樣大名」的領地。不過,這些外樣大名多數被轉封到偏僻的領地,安置在大城市(江戶、大阪)周邊和交通要地的都是親藩(德川一族)和譜代大名(自來就侍奉德川家的家臣)。之所以這樣安排,是因為就算外樣大名叛亂,也無法輕易攻入江戶和大阪。

關原古戰場遺跡(PIXTA)
關原古戰場遺跡(PIXTA)

世襲制度的開端

就這樣統一了天下的家康於1603年被朝廷封為征夷大將軍,正式在江戶建立了幕府(武家政權)。算上亲藩、谱代、直臣(旗本・御家人)在内,家康总共可以调动超过20万人的兵力,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军事政权。

不過,在政治組織上,他以三河時期以來的家政機關為基礎,讓本多正信等重臣(心腹)、南禪寺的金地院崇傳和儒學家林羅山等顧問分擔政務。直到第三代將軍家光的時代,這一套複雜的政治制度才最終固定下來。

1603年,家康命令各方大名出錢出力對江戶城和城邑進行大規模的改擴建(天下普請)。對日比谷入海口區域實施大面積填埋,開闢了小名木川和道三堀等水道。除了這些水運工程外,還開始完善陸上交通。以江戶的日本橋為起點,修建了五條街道,並在沿途設立了驛站。最終,在家康晚年時,江戶發展成了一個擁有十多萬人口的大城市。

1605年,家康把受封才兩年的將軍之位傳給了兒子秀忠。此舉是為了向天下表明德川一族將世襲將軍之位。不過,此後他依然以伏見城和駿府城為據點,繼續把持著政治實權。

豐臣家的滅亡

另一方面,關原之戰後,大阪城的豐臣秀賴雖然降為俸祿不過60萬石(攝津、河內、和泉)的一個大名,但心向豐臣家族的大名依然不在少數。而且1611年,家康時隔多年再次見到秀賴後發現他已經長成一位青年才俊。據說就是此時,家康產生了要剷除秀賴,永保政權的念頭。

當年,豐臣一族重建了與秀吉大有淵源的京都方廣寺,寺內梵鐘的銘文刻有「國家安康,君臣豐樂」幾個字。由於「家」和「康」字被分開,家康故意找茬說「此為詛咒德川一族之辭」,於1614年調集20萬大軍包圍了大阪城。史稱大阪冬之陣的戰役由此拉開序幕,同年12月,雙方一度言和,但在次年,也就是1615年又重燃戰火(大阪夏之陣),最終秀賴自殺身亡,豐臣一族慘遭滅門。

同年,家康發佈一國一城令,要求西國大名毀掉除了居城以外的所有城樓,一舉削弱了他們的軍事力量。此外,還以將軍秀忠之名發佈了嚴格統制大名的武家諸法度,禁止大名擅自聯姻或建造新的城樓。

徹底的權力統制

通過上述措施,家康憑藉軍事力量和法律控制了大名的行動,而且他統禦的不僅僅是大名。針對可能動搖政權的勢力,全都毫不留情地實施了打壓。比如朝廷。

從形式上看,朝廷任命德川家的當家人為征夷大將軍,是將政權託付給江戶幕府掌管。因此家康表面上也以朝廷為尊,1601年還給戰國時期失去了部分領地的朝廷上貢了1萬石。但皇室財產(內廷資產)的管理完全由幕府一手把持。同時,新設了監視朝廷和西國大名的京都所司代,隨時緊盯朝廷和公家的日常動向。另外還設置了向朝廷傳達幕府(京都所司代)指示的武家傳奏職務,人員編制為兩名,從公家選人任職,俸祿由幕府下撥。1613年,發佈公家眾法度,規定公家應該致力於世代傳承的學問(家業、家職),並要擔任禁裏小番(晝夜守衛宮中的差事)。接著又在1615年制定了禁中並公家諸法度,明確了朝廷的運轉模式,並從法律上對天皇和公家的生活,乃至公家的排位和晉升做出了規定。家康試圖以此讓朝廷和天皇變得在政治上毫無力量。

在戰國時代,比叡山和高野山的僧兵、一向門徒等佛教勢力也曾對大名構成了威脅。於是,家康在1615年制定寺院法度,開始對這些寺社和佛教勢力實施統一管理。

家康的財政政策

接下來談一談幕府的財政基礎。主要收入來源是總額達到400萬石的幕府直轄領地(天領)的年貢(稅)。負擔稅和雜費的是擁有田地和宅地(高請地),檢地簿上登記在冊的本百姓(高持百姓。拿俸祿的戶主)。《升平夜話》(高野常道著,1796年)中這樣寫道——家康曾說「徵稅要做到讓鄉村百姓半死不活的程度」。似乎家康的統治之道就是不斷榨取年貢,讓人們永遠富不起來,但又不至於餓死。另外,幕府還直接控制江戶、大阪、京都、長崎、堺等城市,尤其是壟斷了長崎的貿易,獨享利潤,不過這是家康死後的事了。

同時,德川一族也和豐臣政權一樣,直接管轄各地礦山,占盡好處,而正是在這一時期,家康開始下令使用採掘的金銀鑄造貨幣。幕府在江戶、駿府、佐渡、京都等地設立金座(鑄造和鑒定金幣的機構——譯注),在伏見、江戶、駿府、京都等地設立銀座(鑄造和鑒定銀幣的機構——譯注),發行了大量金幣和銀幣(慶長金銀)。因為日本過去一直將中國的銅錢作為通用貨幣,所以此舉可謂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金融政策轉型。

講究實惠的外交政策

然後再看看家康的外交政策。

家康曾推行積極的外交政策。 1600年,荷蘭帆船裡佛得號漂流至豐後(現在的大分縣)的臼杵灣,家康接見了該船的二副耶揚子和領航員威廉・亞當斯(英國人,日本名三浦按針),並將他們請到江戶擔任外交顧問,招來了許多荷蘭人和英國人。因為家康知道,這兩個國家都是信仰新教的國家,不會像舊教國家(西班牙和葡萄牙)那樣將傳教和貿易視為一體。於是,荷蘭和英國分別於1609年和1613年在平戶開設商館,從事起了貿易活動。

東京站附近的耶揚子浮雕(Photolibrary)
東京站附近的耶揚子浮雕(Photolibrary)

另一方面,葡萄牙商人以澳門為據點,將中國產的生絲帶到長崎高價賣給日本人賺取了暴利。為遏制葡萄牙商人壟斷利益,家康於1604年建立了絲割符制度,讓京都、堺、長崎的特定商人建立友商組織(絲割符友商),每年春季確定進口生絲的價格,按照這個價格(低價)從葡萄牙一次性購買生絲,再分配給各個友商。

1610年,家康將京都商人田中勝介送往西班牙屬墨西哥,尋求重啟以呂宋島為據點的與西班牙之間的貿易活動。在此之前,由於秀吉曾經處決過傳教士(26聖人殉教),所以日本和西班牙之間的貿易一直處於中斷狀態。

此外,家康還試圖恢復和朝鮮的邦交,此前兩國因日本命令對馬宗氏出兵朝鮮而斷交。在宗氏的努力下,日朝於1607年恢復邦交,此後每次將軍換代,朝鮮都會派遣使節前來祝賀。當年出兵朝鮮與日本一戰的中國明朝雖未同意正式建交,但民間商船也開始頻繁地來到平戶和長崎。

如上所述,家康曾試圖採用積極的外交方式振興貿易,但在人生最後階段,其方針發生了重大變化。原本一直默許基督教,但從1612年開始禁止幕府直轄領地的民眾信仰基督教。1613年更是將禁教令的實施範圍擴大到了全國。同時,他下令拆除教堂,驅逐傳教士,強迫信徒徹底放棄信仰。據說是因為害怕西班牙和葡萄牙侵略日本,以及教徒團結生事。1614年,他下令將高山右近等300餘名基督徒驅逐到馬尼拉和澳門,以儆效尤。可以認為,之所以出現這種政策轉變,是因為荷蘭和英國已有取代葡萄牙和西班牙之勢,即使不跟葡西兩國做生意也無妨。這種外交政策在秀忠的時代進一步得到強化,在家光的治下更是形成了所謂的鎖國制度。

寬永文化的開端

家康還表現出了對文化的理解。製作了描金畫工藝品「舟橋描金硯箱」的本阿彌光悅是京都的上層人士,而且在書法和陶器(樂燒茶碗)方面也才華出眾,是有名的文化人。1615年,家康將京都洛北的鷹之峰賜給了光悅。光悅將此地打造成為了一個藝術村。他和俵屋宗達、尾形光琳、尾形乾山等人關係密切,寬永時期的文化由此開始綻放光彩。

1616年,家康外出鷹獵後感到身體不適,於是開始臥床靜養。據說是鯛魚天婦羅吃壞了肚子,但恐怕很可能是罹患了胃癌。因為他原本就喜好製藥,所以無視醫師建議,一直服用自己配製的藥物,病情持續惡化,最終於當年4月離世,走完了75年的一生。其遺體葬於久能山,次年改葬於日光山,被供奉為東照大權現(神)。

祭祀家康的日光東照宮。圖片為代表著日本審美的陽明門(PIXTA)
祭祀家康的日光東照宮。圖片為代表著日本審美的陽明門(PIXTA)

以上介紹了家康的一生及其時代背景。

德川家康,生於戰國戰事正酣之時,經過做人質飽受顛沛之苦的年幼時期後成為獨立大名,忍辱負重開拓領國,作為豐臣政權的重臣積蓄實力,最終在爭奪江山的戰役中贏得勝利,成為一統天下之人。年過花甲之後建立政權(江戶幕府),在短短十年間確立了堅如磐石的政治體制,為之後持續了200多年的和平奠定了基礎。

標題圖片:德川家康肖像畫(藏於嵯峨釋迦堂,Aflo)

江戶幕府 江戶時代 江戶 豐臣秀吉 德川幕府 織田信長 德川家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