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分仕、兩邊下注的大名家族,以及石田三成的末日:考察一戰定天下的「關原之戰」(下)
文化 歷史-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一家興亡在此一戰
慶長5(1600)年9月15日爆發的關原之戰,僅數小時就以德川家康(東軍)的勝利告終。不過,家康的勝利也不是一開始就早早注定的。所以,對於各路大名而言,站隊東軍還是西軍,是事關家族存亡的大事。
由此,各家內部或多或少都應當有過劍拔弩張的對峙。一旦站錯隊,家族命運就會萬劫不復。為此,各持己見,寸步不讓,家族內部或君臣之間的對立和分裂頻繁上演。
著名的軼事之一,當屬真田一族的「犬伏決裂」。
信州上田城主真田昌幸雖然跟隨家康參與了會津征伐,但在下野國犬伏(栃木縣佐野市),收到石田三成密信規勸後,他便找來長子真田信幸(信之)和次子真田信繁(幸村)磋商。
真田昌幸和三成都娶了宇田賴忠的女兒為妻,是連襟。真田信繁娶了大谷吉繼的女兒為妻,而大谷吉繼也是站隊三成的。另一方面,真田信幸的妻子是家康的養女小松姬(本多忠勝之女)。於是,他們決定真田昌幸與次子信繁站隊西軍,長子信幸站隊東軍。如此一來,不論何方得勝,都能為真田家保留一系血脈。
而且,也有一些大名雖然站隊東軍,領地得到保障,但或許是為了家族存續,又做了一些小動作。比如加賀的前田家。
關原之戰前,前田利家去世後,繼承人前田利長迫於家康的威懾,將母親芳春院送到了江戶當人質。關原之戰時,也是從一開始就旗幟鮮明地站隊德川(東軍)一方。
然而,前田利長的弟弟,能登七尾城主(22.5萬石)前田利政,卻從東軍叛投到了西軍。最初,利政跟隨其兄進攻山口正弘(西軍)的大聖寺城,但當利長受家康之命出兵美濃時,利政卻並未同行,轉頭回了自己的領地。
原因眾說紛紜。有說可能是收到三成的密信而被策反,也有說是因為妻子在大坂當了西軍的人質,所以沒法繼續跟隨東軍。但很有可能是前田一族事先有過商議,怕萬一西軍獲勝,至少還能留下能登前田家(分家),所以決定兩邊站隊。
果不其然,戰後利政雖然被貶為平民,沒收封地俸祿,卻依然在利長拼死謝罪求饒之下被免除一死,在京都度過餘生。此外,利政的領地全部轉封給其兄利長,也就是說前田一族的領地絲毫沒有減少。而且,利長還給了利政之子前田直之1.1萬石的食祿,之後,直之一系作為前田土佐守家,世代侍奉前田宗家。
以志摩國為大本營,以「九鬼水軍」著稱的九鬼家,其父九鬼嘉隆也曾站隊西軍,死守鳥羽城。其子九鬼守隆得知此事後,向家康請命,前去圍攻鳥羽城。形成父子分屬東西,陣前對峙的狀況。不過,此戰並未真正兵戎相見,而是拖延瞞混度日,關原之戰以家康勝利落幕後,嘉隆秘密出城,行蹤不明,不過最終還是切腹自盡。
另一方面,守隆從關原之戰前就對西軍周邊各部展開積極進攻,向家康表明忠心。最後,考慮到嘉隆主動引責自盡,以及守隆屢立戰功,論功行賞後,九鬼家增封2萬石,成為5.5萬石的大名。
矢志不渝的三成
話說,關原一戰西軍潰敗後,大將石田三成逃向伊吹山方向,最終與家臣分道揚鑣單獨行動。不過,最後在徹底的追殺殘部行動中,被曾經的友人田中吉政擒獲,帶去了家康所在的大津。
雖是後世編纂的資料,江戶中期的《常山紀談》中記載到,負責監視三成的本多正純斥責道:「你理應輔佐年幼無知的秀賴大人開創一世太平,卻掀起無名戰火,如今這般恥辱正是你的報應。」不料三成理直氣壯地回答他:「我自然是覺得德川殿下覆滅於天下有益,才挑起戰火。只恨叛臣賊子負我,輸了這必勝的一戰。氣運衰竭之時,源義經也難免一死。我這一敗,或許就是天數吧。」
正純道:「明智的大將當審時度勢。可你不知眾武將已有二心,輕啟戰端,且落敗也不自盡,甘當階下囚。豈不可笑。」
三成聽了後,怒斥道:「你對武略毫無所知。切腹以保不死於他人之手,實屬匹夫所為,不足掛齒。石山橋之戰敗北,賴朝也曾藏身樹洞。賴朝鴻鵠之志,爾等燕雀焉能得知?與你談大將之道,無異與夏蟲言冰。某已無話可說。」之後,便再無一言。
只不過在見家康時,家康寬慰他:「此事自古便有,實在無須羞恥。」三成聞言心情大好,說:「天命如此,某亦無話可說。要殺要剮悉聽尊便。」家康聞言歎道「有大將之風。」
據說,三成被押到大本營門外示眾時,大戰中倒戈攻擊己方的西軍小早川秀秋還跑去看熱鬧。於是,三成直面秀秋痛斥道:「背信棄義,賣友求榮,實乃武將之恥,必遺臭萬年。」罵得秀秋啞口無言,訕然離去。
後來,三成與同為俘虜的安國寺惠瓊、小西行長一起被押送輾轉大坂和堺,9月29日,被京都所司代奧平信昌收押。接著,10月1日,三人還坐著肩輿在京都城內遊街示眾,但三成依舊面色如常。
被押運到六條河原的三成,在去往刑場的路上,大概是口渴了,於是向押送人討要熱水喝。有人告訴他:「我有柿餅,吃這個吧。」三成斷然拒絕道:「柿餅易生痰。」押送人聞言大笑:「都是要被砍頭的人,還計較這些嗎?」
於是,三成回答道:「對你這樣的人這話或許在理,但胸懷大義之人,只要身首尚未分離,就要珍惜性命,遵從本心而動。」
如果這是史實,那確實可以說三成內核穩定得驚人,但這實際上是後世編纂資料裡的故事,很難認定就是事實。享年41歲。三成的首級被掛在三條大橋上示眾,之後大德寺高僧春屋宗園申請收斂,獲得許可。負責收斂屍首的人,是之後有名的高僧澤庵和尚。據傳被埋葬在大德寺三玄院。
家康為封賞外樣大名而煞費苦心
站隊西軍的大名中,被處刑的只有三成、小西行長、安國寺惠瓊。如果算上自我了斷的,也就10人左右。話雖如此,對於沒在事前許諾反水的藩國,原則上是抄家或大幅減封。
被抄家貶為平民的有88家之多。雖然也有免遭抄家之禍,僅減封了事的,但西軍總大將毛利輝元的領國從8個藩國被削至2國,上杉景勝從會津120萬石降為30萬石。家康從敵將手裡拿走的食祿高達630萬石(戰國大名總食祿的3分之1)。
此外,對於雖未參與關原之戰,但卻作壁上觀的常陸領主佐竹義宣,家康將其封地遷至秋田。最終,佐竹家的俸祿降至原來的3分之1。
德川家戰後領地從原來的250萬石左右,擴大到400萬石。此前豐臣家掌握的城市和礦山也盡數落入家康之手。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家康已掌握天下。事實上,從這時到家康成為征夷大將軍,開闢江戶幕府,還花費了兩年半的時間,這就是最好的證據。
這是因為如上文所述,德川秀忠率領的德川軍主力未能及時趕上關原之戰,結果就造成豐臣秀吉一手提拔的「外樣大名」獨佔了軍功。
家康別無選擇,只能給福島正則、黑田長政、山內一豐、小早川秀秋、最上義光這些站隊己方的外樣大名增加了一倍領地。
例如,藤堂高虎從伊予板島8萬石增至伊予今治約22.1萬石,掛川城主山內一豐從5萬石成為擁有藩國土佐國(20萬石)的「國持大名」。福島正則從尾張國29萬石,接受增封芸備二國49.8萬石。豐前國中津18萬石的黑田長政,一躍成為筑前國52萬石大名。
不過,家康也借增封之機,將許多外樣大名都踢去九州、四國等西國邊陲之地,讓他們遠離德川大本營關東和大坂京都這類重要城市。這也大概是為了穩固政權吧。此外,他在西國還安排了譜代小藩和幕領(天領,即直隸領地),為牽制豐臣秀賴,還將女婿池田輝政放在姬路。
池田輝政在關原與南宮山的敵軍對峙,並未參與主戰場,但論功行賞時,他從三河國吉田15 .2萬石,增封至掌管播磨一國52.1萬石的大名,領地一舉擴大3倍多。輝政的弟弟長吉也獲封6萬石,成為鳥取城主。
池田家也是德川家姻親,所以,輝政的次子忠繼(家康外孫)也受封備前國(28萬石),之後三子忠雄獲封淡路國6.3萬石。忠繼、忠雄均年幼,所以實質上這3國都由輝政掌控。
順便一提,對於關原之戰遲到的秀中,家康勃然大怒,有一段時間都沒有召見他,但召開重臣會議,重選繼承人的傳聞,近些年被認為不是事實。確實,如果真這麼做了,那就是完全不給秀忠面子了。
以上,對於關原之戰,我分了3次講述。正如大家所說的,既然是一戰定天下的大戰,許多大名都覺得至少也得打幾個月吧。大概誰也沒料到短短幾個小時就分出勝負。這種不按劇本展開的結果,最為吃驚的大概還是家康本人吧。
參考文獻
- 《秀吉遺言稱「家康政權」》(高橋陽介著,河出書房新社)
- 《新視點 關原之戰 顛覆關於定天下之戰的傳統觀念》(白峰旬著,平凡社)
- 《德川家康的決斷 從桶狹間到關原、大坂之陣的10次選擇》(本多隆成著,中公新書)
- 《人物叢書 德川家康》(藤井讓治著,吉川弘文館)
標題圖片:渡邊美術館(鳥取市)收藏的關原合戰圖屏風(江戶時代,左扇)。從戰場南面視角描繪了大戰當日的狀況。左扇描繪的是東軍力壓西軍的戰鬥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