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偉人傳

夏目漱石——在世界各個角落被不斷閱讀的「永遠的當代作家」

文化 語言 歷史

日本現代文學大師夏目漱石誕生至今已有150年。儘管他是一位出生於日本江戶時期的小說家,但其作品仍令當代日本人心生感動,在世界上也獲得重新評價。本文主要回顧了夏目漱石49年的人生軌跡,及其描寫個人主義與孤獨痛苦的多部作品。

夏目漱石(本名夏目金之助)是日本現代文學的代表作家。他出生於江戶末年的1867年,距今正好152年;逝世於103年前的1916年,終年49歲。儘管作為小說家,他生活在一個多世紀之前,但他的作品對當今日本人而言並不過時,可謂是一位「永遠的當代作家」。即便是在中國和韓國,夏目漱石也堪稱大眾耳熟能詳的小說家,而歐美國家則將他列為20世紀文學的開拓者。或許可以這麼說,在日本的現代文學中,漱石的小說是最早成為世界文學的作品。

歷經孤獨的幼年時期,成長為一名英文學學者

夏目坂下的「夏目漱石誕生之地」紀念碑
夏目坂下的「夏目漱石誕生之地」紀念碑

由於雙親的關係,夏目漱石在小學時頻繁轉學,先後進過東京府第一中學、二松學社(漢學塾),成立學社(英語塾),17歲時進入大學預備門(即日後的第一高等中學)學習。1890年考入帝國大學(即後來的東京帝國大學)文科大學英文系,1893年升入同校的研究所。在大學預備門就讀時,漱石結識了俳句現代化的集大成者、俳人正岡子規。

儘管漱石後來以英文學學者的身分擔任了教職,但他當初之所以選擇在二松學舍學習,正是因為不喜歡英語。漱石一生愛好漢詩文,「漱石」這一雅號也出自中國成語「漱石枕流」的典故,表示不願言敗的頑強。可見漱石繼承了江戶知識份子以中國古典文學為基礎素養的傳統。(*1)

從大學時代起,漱石一直肩負教職。1892年,漱石擔任了東京專門學校(如今的早稻田大學)的英語講師。1893年就任東京高等師範學校的英語教師,據說當時的校長,同時也是講道館創始人的著名柔道家嘉納治五郎對漱石青睞有加,因此誠摯邀請他來該校任職。同一時期,漱石在鐮倉圓覺寺內的塔頭(*2) ——歸源院中參禪,這段經歷對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1895年,漱石前往位於愛媛縣松山市的愛媛縣尋常中學任教。松山是正岡子規的故鄉,子規當時由於身患結核病正歸鄉靜養。漱石在松山與子規一同舉辦俳句大會,俳句創作水準亦日益精進。在松山的生活經歷成為漱石名作《少爺》的創作背景。1896年,漱石前往熊本縣的第五高等學校出任講師,其後擔任教授,在該校任職期間漱石與中根鏡子結婚。

唇上的八字鬚是漱石的標誌性特徵(國立國會圖書館館藏)
唇上的八字鬚是漱石的標誌性特徵(國立國會圖書館館藏)

(*1) ^ 中國的孫楚原本應說的是「枕石漱流」,結果卻說成了「漱石枕流」。被指出口誤後,孫楚強詞奪理地辯稱:「用石頭漱口是為了磨練牙齒,以流水為枕是為了清洗耳朵。」自此之後,「漱石枕流」便被賦予了不肯言敗的含義。

(*2) ^ 指禪宗寺院開山或者主持死後,弟子欽慕遺德在其塔的頭部或者同一地基內蓋的小院——譯注。

在埋頭苦讀的英國留學期間罹患神經衰弱

1900年,漱石奉日本文部省「為英語研究」之命前往英國留學,於當年10月末抵達該國。抵英後,漱石與化學家池田菊苗一同居住了約兩個月。池田不僅是穀氨酸鈉的發現者,同時也是美味調味料「味精」的發明者。除了在自身專業領域外,池田在哲學方面也造詣頗深。而這些都在知識層面上對漱石產生了巨大衝擊。

留學的最後一年,漱石夜以繼日地勤勉學習。其後出版的以「何為文學」為主題的《文學論》,便是他這段期間刻苦學習的成果。就在這時,漱石的神經衰弱病情惡化,據說文部省曾一度懷疑他精神異常。

漱石臨終之地「漱石公園」(新宿區早稻田南町)中設立的銅像
漱石臨終之地「漱石公園」(新宿區早稻田南町)中設立的銅像

辭去東京帝國大學講師職務,專注於小說家事業

1903年1月,漱石剛從英國回國,便就任第一高等學校的英文教授和東京帝國大學的講師。1905年1月,在俳人高浜虛子主辦的雜誌《杜鵑》上發表了小說《我是貓》的初篇,大獲讀者好評。其後,漱石在同一雜誌上又相繼發表了《倫敦塔》、《少爺》等作品,作為小說家迅速聲名遠揚。

舊版一千日圓紙幣上的漱石像(時事)
舊版一千日圓紙幣上的漱石像(時事)

1907年,漱石辭去全部教職工作,進入東京朝日新聞社,正式踏上職業小說家的道路。放棄日本最高學府——第一高等學校和東京帝國大學的教師工作,轉行成為小說家,漱石的舉動完全偏離了當時日本社會在出人頭地方面的觀念,成為一時的社會話題。同年,漱石搬至出生地附近的牛入區早稻田南町(現東京都新宿區)居住。「木曜會」亦在此址繼續舉辦,這裡後來被稱為「漱石山房」。

漱石在《朝日新聞》上刊登了《虞美人草》、《坑夫》、《夢十夜》等作品,廣為人知的前期三部曲《三四郎》、《從此以後》和《門》也均曾在該報上連載。

1910年,43歲的漱石因胃潰瘍在東京住院治療。出院後在修善寺溫泉(位於靜岡縣伊豆市)療養時,曾一度生命垂危,朋友和弟子紛紛趕來,引發一場騷亂。這一事件被稱為「修善寺大患」。

1911年,文部省傳來通報,要授予夏目漱石博士稱號,但漱石厭惡當時為學位而做學問的風氣,便婉言謝絕了。

從1912年開始,漱石的後期三部曲《彼岸過後》、《行人》和《心》在《朝日新聞》上連載至完結。在此期間,漱石的胃潰瘍再度發作,神經衰弱也日益惡化。1916年,漱石雖已開始《明暗》的連載,但終因胃潰瘍的惡化於同年12月9日逝世,終年49歲。《明暗》的連載也中斷於第188回。

位於雜司谷靈園的漱石之墓
位於雜司谷靈園的漱石之墓

直視個人主義和孤獨,轉向「則天去私」

回溯漱石的小說,會發現這樣一個創作軌跡:在不斷地描寫個人主義及其衍生的孤獨痛苦之後,漱石的文學轉向了不受私心拘束、委身於天地之間的心境,也就是所謂「則天去私」的境界。

《我是貓》以貓為主角,通過「我」的觀察描繪了一群聚集在飼主家的奇妙知識份子和他們的人生百態,是一部引人爆笑的幽默小說。以貓作為敘述者的獨特寫作風格,以及借鑒「落語」栩栩如生的敘述方式,吸引了大批讀者,也在小說領域為漱石奠定了無法撼動的地位。

《草枕》描繪了一個畫家對充斥文明的東京生活心生厭倦,於是前往山中溫泉,展開了一段超越世俗慾望和是非的「非人情」心境下的遊樂之旅。

夏目漱石的前期三部曲是《三四郎》、《從此以後》和《門》。《三四郎》不僅描繪了青年純樸的愛情,也寫出了青春猶如「迷途羔羊」的危險。自《從此以後》開始,漱石喜歡在作品中描繪兩男一女的三角關係。

《從此以後》講述了一個生於富家,終日無所事事的知識份子深深地愛上了友人之妻,決心與其一同尋求獨立生活的故事。在《門》中,漱石描繪了一個政府機關職員在奪走朋友之妻後悄然度日,被罪惡感折磨渴求救贖的姿態。

在由《彼岸過後》、《行人》和《心》組成的後期三部曲中,個人主義和孤獨的主題成為了漱石深入探討的對象。

其中,《心》被收錄進當代日本的高中課本,是漱石小說中迄今為止閱讀量最大的作品。故事的核心是自殺的「先生」在寄給「我」的遺書中所講述的內容。「先生」背叛了學生時代的友人K,並與「夫人」結婚,導致K失意自殺。「先生」從此一直在苦悶中生活,最終因不堪個人主義及其衍生的孤獨痛苦的折磨,以明治天皇的駕崩為契機而自殺身亡。

漱石的遺作《明暗》是一部以不美滿的夫妻關係為主軸,追問個人主義與孤獨的小說。普遍認為小說最後的章節似乎想表達「則天去私」的思想,這是漱石晚年的理想境界。由於漱石過去的參禪經歷,主持漱石葬禮的圓覺寺管長(*3)釋宗演認為,漱石身上體現了「大乘佛教的真精神」。

1912年,明治天皇駕崩之際,45歲的夏目漱石身帶喪章(國立國會圖書館館藏)
1912年,明治天皇駕崩之際,45歲的夏目漱石身帶喪章(國立國會圖書館館藏)

(*3) ^ 在佛教、日本神道等教派中,管理一個宗派的最高職位或擔任這種職位的人——譯注。

近年不斷高漲的海外評價

在歐美國家,夏目漱石的作品雖不及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著名,但也有多部英譯作品問世。而且,隨著近年來文學研究的多樣化,漱石作品也受到好評。

1965年,英國的日本文學研究者便翻譯了《少爺》、《草枕》等作品的英譯本。2005年,英國的日本文學研究者Damian Flanagan出版了《倫敦塔》的英譯本,並認為夏目漱石是一位可與莎士比亞比肩的世界級文豪。

美國的日本文學研究者Michael K Bourdaghs將夏目漱石、魯迅、卡夫卡和喬伊斯並列稱為20世紀文學的開拓者。另外,他還認為漱石運用心理學和社會學方法思考「何為文學」的《文學論》,即使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也是一部先驅之作。

夏目漱石在中國是最富盛名的日本小說家。早在民國時期,魯迅就翻譯了漱石的兩部作品,他的弟弟周作人也撰文介紹過漱石。如今,中國已基本出版了漱石的所有作品,僅《我是貓》一部便至少有近20種翻譯版本。

中國人之所以對夏目漱石懷有親近感,或許是因為他在漢詩文方面造詣極深,創作過200多篇漢詩及漢文作品,而且與中國作家一樣關注國家和社會。更重要的是,日本知識份子在激蕩的現代化和西洋化進程中痛苦掙扎的狀態,與現代中國非常相似,引發了中國讀者的共鳴。或許可以說,對中國人而言,夏目漱石身為一位作家擁有超越國家差異的普遍魅力。

出於歷史背景的原因,韓國對日本文學的接受經歷了一個十分複雜的過程。直到上世紀90年代,漱石才開始進入韓國讀者的閱讀視野。如今,韓國已出版了14卷的《漱石全集》。對韓國讀者而言,漱石的作品與其說是日本小說,不如說是世界文學。

夏目漱石的誕辰距今已有150年。讓我們以此為契機來嘗試挑戰漱石文學吧!相信讀者一定會有新的發現!

在與漱石公園相鄰的地方(左側),正在建設「新宿區立漱石山房紀念館」(2017年9月開放)
在與漱石公園相鄰的地方(左側),正在建設「新宿區立漱石山房紀念館」(2017年9月開放)

<p採訪、撰文:井上雄介
攝影:nippon.com編輯部

文化 日本文學 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