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偉人傳

一休宗純:顛覆卡通乖巧形象的一代狂僧

文化 歷史

一休因電視動畫片而名揚海外,這個聰明伶俐的小和尚形象已深入人心,然而其歷史原型卻是一位具有反抗精神的高僧,他對當時徒有空殼的佛教界給予了嚴厲的批判。

一休宗純(1394~1481年)是臨濟宗大德寺派的禪僧。可能說「一休哥」大家會更熟悉一些。「屏風裡的老虎」、「不許過橋「等故事婦孺皆知,他大概是日本最有名的和尚之一了吧。一休憑藉自己的靈機一動解決了很多難題,從江戶時代起「一休的故事」就廣為流傳,膾炙人口。

現在50歲前後的很多日本人都是看著東映動畫製作的電視動畫片《聰明的一休》長大的,這部動畫片1975年10月到1982年6月在日本播放,一共播出了296集。在寺院裡修行的小和尚一休哥在絞盡腦汁想辦法時用手指在頭上畫圈圈打坐的樣子,敲擊木魚的「砰砰」聲效,想出點子時鈴鐺法器「叮」的一聲響,這些表現形式都是這部動畫片獨創的。一休哥憑藉自己的機智讓將軍大人都啞口無言,是個行動自由無拘無束的小機靈鬼,然而另一方面他又是一個時時想念母親大人的小男孩,這樣的反差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部動畫片幾經重播,一休哥得到了不同年齡層粉絲的喜愛。動畫片在中國大陸播出後,瞬間就吸引了中國小朋友們的興趣。聽說很多小孩子聽了電視裡傳出的日語歌之後都努力學唱。據說在泰國和伊朗等國家也有很高的人氣。這部動畫作品對現在人們心目中一休的形象產生了極其重大的影響。

酬恩庵裡的少年一休塑像。電視動畫片《聰明的一休》裡表現的大概就是這個年齡的一休(PIXTA)
酬恩庵裡的少年一休塑像。電視動畫片《聰明的一休》裡表現的大概就是這個年齡的一休(PIXTA)

拒絕接受頒發給開悟禪僧的證書

動畫片裡的一休哥就這樣抓住了日中兩國孩子們的心,然而真實的歷史人物一休卻與動畫裡的形象大不一樣。一休享年88歲,這在15世紀算是超級長壽的人物了。雖然不能將他的一生做一個完整的回顧,但我還是想介紹一些小故事,以此來探索一休宗純這個人物的真實面貌。

南北朝的內亂結束沒多久,1394年正月初一,一名南朝一族的女性在京城的一戶尋常人家誕下了一名男嬰。這個男嬰是當時的天皇後小松天皇的皇子,起名為千菊丸,也就是後來的一休。完成了南北朝統一大業的足利義滿一直重視北朝,一休的母親卻是南朝一脈的女性,因為怕他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所以年僅6歲的一休被帶離了母親身邊,在禪寺安國寺裡當了一名小和尚,過上了遠離世俗的日子。動畫片飾演的就是這段時間發生的故事。

此後他不斷修行,同時展現出優秀的漢詩文才能。但他也有近乎潔癖的剛正不阿的一面,例如他聽到僧人們相互攀比家世,就會憤怒地捂著耳朵離開。17歲拜入西金寺謙翁宗為門下,謙翁為其命名「宗純」。隨著以清貧為宗旨的山林禪修的不斷精進,一休對人對事的態度也愈發一絲不苟。

一休21歲時,謙翁圓寂。一時失去了目標的一休,準備投身琵琶湖了斷此生。幸而被母親的使者阻止,後拜入近江堅田祥瑞庵的華叟宗曇門下,得華叟賜名「一休」。有一天,修行中的一休在拂過琵琶湖面的清風中聽到了清晨烏鴉的啼叫,終於開悟了。

開悟後,一休也從未怠慢過修行。給開悟禪僧發放的證書「印可」,他也拒絕接受。師傅華叟腰疼臥床,其他弟子伺候大小便時都使用竹片,一休卻不嫌師傅的汙穢之物,都是直接用手處理。雖然此人總是不按常理出牌,但華叟還是讓他繼承了自己的衣缽。尊敬愛戴的師傅華叟圓寂後,一休離開了堅田,開始遊歷各地。

攜朱紅色大太刀來堺

在其他地區都陷入天災戰亂,社會動盪不安的時候,堺城卻因國內外貿易而繁華一時,當時最珍貴的文物從海外湧入。一休似乎也很中意這裡,多次來到堺城。一休曾攜帶著長長的朱紅色太刀,在路人驚異的目光中,闊步於堺地繁華的街頭。禪僧帶著這樣的東西到街上行走是非常不合時宜的,惹得別人懷疑他是不是腦子有問題。當然,路人們也會去詢問他這個行為背後的真意。一休回答道:「這是木劍,殺不了人。而世間橫行霸道的僧侶就跟我手上這把木劍一樣,都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一到緊要關頭,就會發現他們都是沒用的廢物。」在一休的畫像上,他身旁都配有一把朱紅色的太刀,就是來源於這個傳說。在諷刺當時的僧侶的同時,一休的矛頭也指向了那些盲目崇拜僧侶的百姓:「人人都笑我瘋癲,但其實各位的所作所為也跟我一樣瘋嘛。」

身旁立著朱紅色大太刀的一休宗純畫像(酬恩庵收藏)
身旁立著朱紅色大太刀的一休宗純畫像(酬恩庵收藏)

堺是當時日本國內經濟最繁榮的城市,同為華叟門下的師兄,養叟宗頤在這裡開始布教。養叟以華叟的印可為招牌,將以往僧侶們忽視的商人階層也納入教化的對象,向他們積極傳教。他們身份低微,也沒什麼文化,但經濟實力雄厚。為了將佛法傳播給他們,養叟就不得不降低教化的水準。這對於一絲不苟的一休來說,是絕對不能允許的。即便是師兄,也是把砍不了東西的「假刀」。這體現了一休高深的學識以及對於禪學虔誠的態度。一休與師兄背道而馳的奇特行為,反而折服了堺地眾人,況且他還是後小松天皇的皇子。於是,眾多富商紛紛投到他門下。最近的研究表明,他的弟子中有人登上了遣明船,也有明朝翻譯和日本女性的後代,其本人也成為翻譯。

厭惡權威和名聲,具有反抗精神的一生

一休的憤怒轉向了禪僧趨之若鶩的印可狀——開悟的證明。在一休看來,印可狀一無是處,甚至有百害而無一利。此外,他47歲就任宗派本山大德寺如意庵住持時,留下一句「被條條框框束縛的了不起的和尚老爺的工作,我可做不了」,便甩手而去。他的行為完美地詮釋了反抗精神與特立獨行的內涵。

一休雖然厭惡名譽,瀟灑地離開了大德寺,但大德寺在應仁文明之亂的戰火中被燒毀後,他又難以割捨這座和自己尊敬的禪僧們有因緣的寺院,不惜以85歲的高齡,全力支持大德寺的重建。對一休尊崇有加的眾多堺地商人也紛紛解囊,為大德寺的重建貢獻了力量。

無數弟子和信徒追隨一休,但他沒有給任何一個人印可。一休的佛法只有一代,這正是斷法的思想。日本的臨濟禪始於南宋禪僧虛堂智愚(1185~1269年)。其流派從虛堂起,經過5位禪僧,一直傳到一休這一代。一休的佛法繼承了正宗的虛堂教義,可以說是日本禪宗的正統一脈。一休圓寂前的1478年,一休派就面臨著四散的危機。眾弟子要求師傅指定一位繼承者。雖然有幾名弟子堪當重任,但一休遲遲不願開口。弟子們繼續施壓。最終一休說出了一個名字:「沒倫紹等」。弟子們欣喜不已,趕緊衝到了沒倫那裡。沒想到沒倫卻說,雖然師傅說了自己的名字,但多半不是生病了腦子不清醒,就是年紀太大腦子糊塗了。還說看師傅多年的言行,是不可能說這種話的。語畢,便憤怒地甩手離去了。

一休禪師木像(酬恩庵收藏)
一休禪師木像(酬恩庵收藏)

那麼傳承至今的一休的佛法,在他1481年圓寂之後是怎樣傳諸後世的呢?他的弟子制定了「結眾(聚集)」制度,他們每年都會聚集到京田邊存放一休遺骨的祖師塔,商討決定門派大事。佛陀圓寂後,弟子們不斷「結眾」,形成了原始佛教團體,將佛法傳諸後世,一休的弟子們效仿的正是這種方式。一休沒有指定繼承人,眾弟子「靈機一動」,以協商決定門派大事的方式解決了這個難題,因此一休的佛法既沒有因為一休的離世而斷絕,也沒有依靠印可來延續,而是以「結眾」的方式傳承至今。

標題圖片:一休宗純像(酬恩庵收藏)

禪宗 日本史 動畫 佛教 偉人 一休宗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