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佛教」系列

第1回:覺者佛陀的誕生

文化 歷史

佛教誕生於2500年前的印度,於6世紀經中國傳入日本。不過、在日本流傳開的並不是創始人佛陀主張的初期佛教。佛教的變容是如何產生的?在「何謂日本佛教」解說系列的第1回,文章將對佛陀最早的教義進行介紹。

通過冥想從苦難中解脫

佛教是在大約2500前由真實歷史人物喬達摩·悉達多創立的。喬達摩出生在現在印度和尼泊爾交界處的迦毗羅衛國,身份是王子。他身處的環境極其優越,長大後就能順理成章當上國王。然而進入青年期後,他深感「人生之苦」,毅然拋棄了皇太子的身份,隻身走入森林,成為了一名宗教修行者。當時他的想法大致如下。

這個社會,既有幸福的人,也有不幸的人。雖然每個人活法不同,但從所有人活著就都逃不開「生老病死」這點來看,大家都平等地身負不幸。

人活著本身就是「苦」。這種根源性的苦不會因財產、地位和身份而消除。對於已經看透這點的人而言,皇太子之位也就沒什麼意義了。探索如何擺脫人生苦難,到達安寧狀態,才是自己今後要走的唯一的路。

於是喬達摩走進了森林,在林中跟隨一群冥想大師學會了最強的冥想術,之後便開始了獨自修行的生活。最初他是想通過折磨肉體,忍常人所不能忍來獲得超人的力量,以此破除人生苦難。可惜整整修行了6年也未能如願。於是喬達摩停止了苦修,專注於冥想一途。靠這種方式,他最終在菩提樹下開悟。此時的他便被稱為了「佛陀」,即「覺悟者(覺者)」。他屬於古印度的「釋迦族」一族,因此又被稱為「釋迦牟尼」或「釋尊」。

按照修行手冊克服「煩惱」

佛陀的開悟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一個人內心的巨變,別人是不可能完全理解的,所以也沒法準確描述。不過,我們還是可以通過眾多傳達佛陀教義內容的經典了解對其概要。

佛陀認為能夠破除自己所感受到的「人生之苦」的,只能是自己。他堅信外部世界並沒有能幫自己解除苦難的超人般的存在。他運用冥想之力細緻內觀,最終找到了痛苦的根源所在。

然後,他發現人們假想出一個並不存在的「自我」,並迎合這個自我一廂情願地看待世界,這種自我中心的世界觀正是給我們帶來痛苦的根本原因。這種我們本能上具有的、從錯誤的自我意識中產生的、各種負面的心理作用,統稱為「煩惱」。

通過觀察自身找出痛苦根源的佛陀想出了一個斬斷這些煩惱,拯救自己脫離苦海的實踐方法。這就是「佛道修行」,佛教特有的精神鍛煉方法。佛道修行由兩個要素組成。一是學習佛陀宣講的修行手冊,也就是「佛經」,準確理解其內容。另一個就是在前輩修行者的指導下,不斷去實踐從經書裡學到的修行方法。

佛教的教義在當時是嶄新的存在,虜獲了世人的心,引得眾多弟子投到門下。佛陀對他們一視同仁,將自己在體驗中習得的修行方法悉數傳授。佛陀80歲涅槃後,這些方法被眾弟子繼承,即使到了2500年後的今天,也為眾多佛教國家所踐行。在佛陀的引領下,因仰慕他而聚到一起,按照他的教導在修行之路上前行的眾弟子──這個修行者集團一直支撐著佛教的核心直至今日。

靠卓越的組織設計來維持教團穩定

佛陀的教義歷經2500年從未斷絕,一直延續至今,最大的原因就是他把佛教這個宗教設計成了一個「組織」。佛陀將認同自己的教義聚集到座下的弟子們組成一個叫「僧伽」的組織,並依靠「律藏」這種嚴密的法律來運營教團。佛陀寂滅後,眾弟子嚴守律藏,以此為基礎,使僧伽一直保持著「完全的法治主義自治組織」的屬性。

佛教建立在僧伽基礎上的好處有以下幾點。

1. 師徒關係的延續

在僧伽內部,基於律藏設定明確的師徒關係,確保佛陀的佛法,即「經」,能準確地按師徒傳承一代代延續下去。此外,佛道修行的實踐方法,也可以由師傅面對面切實地傳授給弟子。僧伽是十分行之有效的教育組織。

2. 相互扶助保障生活

通過在僧伽內部設定基於法律的相互扶助制度,師徒關係就能順勢構成生活上的互助關係。由此,遠離俗世的修行者們在面對疾病、傷痛和衰老時,就有了生活上的保障。僧伽也是可以信賴的互助組織。

3. 靠佈施維持組織架構

修行者們組成僧伽這一法治組織,通過向俗世展示自身嚴守律藏清苦度日,來維持世俗社會對僧伽的尊敬。「佛教修行者都是在生活中恪守律藏規則的高尚的人」──一旦這一觀念流傳開去,便湧現出一大批想向僧伽佈施的人。靠著他們的喜舍,僧伽得以維持至今。

4. 脫離外部權力的獨立性

僧伽作為擁有獨自法律的組織而自行運轉,由此便獲得了某種程度的自治權。想要阻隔外部權力的影響,保持修行所需的安靜環境,僧伽的自主性是個重要條件。僧伽也是獨立於外部權力的自治組織。

這4大特性在2500年間也並非一直保持如初。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也曾出現過許多與這些特性背道而馳的事件。即便如此,從一開始就設定了這4大基本理念,還是意義非凡的。就算僧伽一度受社會局勢影響,偏離了正道,但只要確定了應該回歸的理念,就很容易修正軌道,恢復正確的狀態。

與佛陀時代的特性迥異的日本佛教

最早期的佛教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下面兩點。第1點,是活動目的和修行方法。佛教的目的是不去假設外界存在任何救世主,而是靠自己去觀察和分析自身,並不斷進行自我改良。達到這一目的的方法,就是每天的冥想訓練。

第2點,是為了完成通向開悟的道路而設定了僧伽這一實體。僧伽制度設計的目的,是讓修行者們在完全依附於社會的情況下,專心修行。僧伽是靠「律藏」這一法律合理運營的。

這兩點是佛教不同於其他宗教的顯著特性,但在日本佛教中,這兩點的色彩卻相當淡薄了,即便說「基本消亡」也不為過。想要理解日本的佛教,關鍵就在於此。最早期佛教所具有的佛教特有的要素,被日本佛教悉數擯棄。那麼取而代之的,日本佛教又具有哪些新的特性呢?經由中國傳入日本的佛教是如何被民眾接受,時而與權力結合,時而受到打壓,是如何逐漸走出了日本自己的道路的?本系列將為您細細道來。

標題圖片:印度鹿野寺(Mulagandha Kuti Vihara)中描繪了佛陀生平的壁畫(Aflo)

印度 歷史 尼泊爾 宗教 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