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回:與權力結合的日本密宗
文化 歷史-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缺少一個能夠整合整個佛教的思想體系
8世紀中期,日本從形式上成功引入了佛像、佛經、修行組織,所謂僧伽3大要素,即中文所稱佛法僧,正式成為佛教國。但這並不意味著釋迦牟尼創立的原教旨佛教被引入了日本。大乘佛教中出現的眾多佛陀,和日本本土眾神一樣,被視為擁有神秘咒力的崇拜對象,僧人作為能夠召喚出眾佛陀法力的咒術儀式的執行者,一直深受器重。但為了斬斷自身煩惱而加入僧伽苦心修行的正宗僧侶,在日本僧人群體中是看不到的。
奈良朝廷為了向世人廣泛宣揚佛教擁有的鎮護國家的咒術之力,便開闢了學問場所,讓眾僧侶學習佛教知識。在那裡,各種佛教哲學和戒律被分為6大宗派單獨授課,學習這些難解的教義,被認為是判斷僧侶是否保有特殊能力的標誌。這六大宗派分別是三論宗、成實宗、法相宗、俱舍宗、華嚴宗、律宗,後世被統稱為「南都六宗」。
可惜這些充其量只是類似取得國家認證資格所需的課程,並不是一個可以讓僧侶全面地理解整個佛教的綜合性教育體系。在這個時期的日本,能夠俯瞰整個佛教、從整體把握佛教的思想體系還不存在。
以法華經為頂點,將所有經典分層排序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直到8世紀末到9世紀初,恰逢日本從奈良遷都至京都,兩種體現佛教內核的佛教思想同時從中國傳到了日本。一個是最澄帶回日本的天臺宗教義,另一個是空海帶回來的真言宗教義。這兩種教義成為了後來日本佛教的基礎。
天臺宗誕生於中國,是當時最前沿的宗派。該宗派對西元1世紀以後從印度中國的各種佛教思想全盤吸收,對這些不同思想構築了複雜的理論相關性,試圖對廣闊的佛教世界進行總攬性的理解。當然了,這些南轅北轍的佛教思想本來就是在印度不同時代不同人群中各自產生的,其實不該混為一談。但是天臺宗卻盡力使用各種理論,試圖將它們統一起來。然後將《法華經》置於所有經書之上。換而言之,天臺宗是在將《法華經》作為頂點,給所有佛經分層排序的過程中誕生的中國本土宗派。
最澄正式把該宗派介紹到日本後,受到了日本佛教界的熱烈歡迎。因為以往只能做碎片式理解的佛教終於可以放到一個統一的體系下來理解了。
作為最高思想的魅力
可是,才沒過多久,空海又把真言宗的教義帶回了日本。真言宗不像天臺宗將南轅北轍的教義統一到一個框架內,而是印度佛教在發展的最終階段出現的「密教」,教義很單一。「在已有思想的基礎上,創造一個能夠相容並包的更上位的思想體系」——在重複這種操作而發展過來的佛教史的最終階段出現了密教。密教自認是應該站在所有佛教思想之上的,擁有最高位神秘力量的佛教。
在外部不存在救世主的這個世界,靠自己的努力實現自我改革,是釋迦牟尼的教義。這一教義在之後的大乘佛教發展中逐漸帶上了神秘主義色彩,到了最終階段的密教,開始宣說「參悟自身與宇宙能量的聯繫,通過與之一體化而成佛」。最終變得跟印度教的教義別無二致了。一般認為,密教的奧義是只傳授給某些特定個體的神秘主義教義,和宇宙能量融為一體的體驗也不能靠語言來廣泛傳播。
空海將這種密教作為一個確切的體系完完整整地搬回了日本。對於本就將佛教作為神秘的咒術宗教引進的日本佛教界來說,空海的密教是最淵博最有效力的教派,比起從理論上將各種教義置於統一框架下示人的天臺宗,看上去似乎更加堅固且不可動搖。最澄的弟子們對此也深以為然,於是便將最新傳來的密教教義疊加在自家天臺宗教義上,逐漸給整個天臺宗披上了一層密教面紗。
如此,帶有淡淡密教色彩的佛教多種教義集合體的天臺宗,和只傳播佛教發展的最終形態「密教」的真言宗,教義迥異的密宗雙雄結構就在日本確立了。
宗祖 | 總本山(祖庭) | 教義 |
---|---|---|
天臺宗 | ||
最澄 | 比叡山延曆寺(京都市、滋賀縣大津市) | 將《法華經》至於頂端,對其下所有經典進行縱向排序 |
真言宗 | ||
空海 | 高野山金剛峰寺(和歌山縣) | 佛教發展的最終階段。參悟自己與宇宙能量之間的聯繫 |
崇高的少數派和一般大眾二元結構
這裡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這個時代的日本並沒有「佛教思想也是與時俱進不斷進化」的觀念。當時的日本人認為從中國傳來的佛教經典全都是佛陀說過的話,所以毫無疑問全都是正統佛教教義,只是不同經典深淺有別。「雖說都是佛陀說過的話,但這其中佛陀真正想對我們說的究竟是哪些?」——面對這個疑問,天臺宗說是(從密教視角解釋的)《法華經》,真言宗則說是《大日經》《金剛頂經》這類密教經典。但他們都沒有說過「在漫長的佛教史的最終階段出現的最新思想就是密教思想」,他們並沒有這種歷史視角,這是各位讀者尤其需要注意的。
密宗的特點之一是「重視權威的傾向」。雖說誰都能夠與根源性的宇宙能量一體化從而成佛,但「與根源性的宇宙能量融為一體」是一種特別的行為,只允許少數具有特殊資質的人,或擁有不同尋常的修行積累的人才能做到。因此,一般民眾必須向這一特殊人群進行祈禱,請求他們給自己帶來現世的利益。根據密教教義,人世間的階層結構由兩種人構成。一種是少數已經和宇宙能量成為一體的崇高的修行者,應稱為「生佛」(得道高僧,被作為活在人間的佛受世人崇拜——譯註),另一種則是向這些崇高之人祈禱,請求賜予幸福的一般民眾。密教深受印度教影響,而印度教又承認宗教性身份制度(種姓制度)——從這個角度來看,密教呈現這種獨特結構也就很好理解了。
之後呈現多樣化發展的日本佛教宗派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密教這種特點的影響,無一例外。因此,所有宗派都開始納入了「擁有特別資質和資格的人」和「期待從這些人那裡獲得利益而信奉他們的一般人」的二元結構。二戰中,日本佛教各派都異口同聲承認天皇擁有和佛陀一樣的權威,協助他發動戰爭的這一事實,就是日本這種佛教觀的典型體現。
支撐貴族社會的兩大密教
8世紀以後,日本佛教界以天臺和真言二宗為中心發展起來。因為兩方都擁有重視權威的特性,所以自然就把重心放在了和以天皇為中心的國家權力之間的關係上。換句話說,就是天臺宗和真言宗圍繞著拉攏天皇展開了漫長的爭奪戰。此時,因為將大本營置於京都的天臺宗輕視舊有的奈良佛教,導致了奈良佛教的多數僧眾站到了真言宗一邊。
就這樣,日本佛教就出現了在以天皇為中心的貴族制社會的權力結構下,天臺宗和真言宗兩大宗派對立並存的局面。這個階段的佛教主要有以下特點。
- 基於律藏運營的僧團「僧伽」並不存在,嚴密規定了僧侶生活的規矩也不存在。這一特性一直持續到現在。
- 雖然在思想層面繼承了大乘佛教,但結構上卻以承認擁有特別資質和資格的人與普通人之間存在差別,是以密教結構為基礎。
- 傾向於跟權力結合。
這種狀況持續了300年,但之後隨著權力基礎從貴族階層向武士階層,或一般民眾階層轉移,這種結構也逐漸發生變化,進而孕育出更加多樣化的佛教世界。欲知後事,請聽下回分解。
標題圖片:空海的銅像(PIX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