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古典俳諧世界

春日行將去,攜近江人觀碧水,惆悵惜別情——芭蕉

文化 生活 自然環境

本篇的季節主題「季題」是「行春」。意即行將逝去的春天。

行春を近江の人とおしみける ——芭蕉

春日行將去,攜近江人觀碧水,惆悵惜別情  芭蕉

(1690年作,收錄於《猿蓑》)

「近江」是為現在的滋賀縣,其中央有被稱為「近江之海」的琵琶湖。俳諧集《猿蓑》的前言曰「望湖水而惜春」,另外還有在前言寫著「泛舟湖上」意趣的懷紙傳世。這首俳句吟詠的,是在琵琶湖岸邊或湖上「和近江國的人們一起依依惜別行將遠去的春天」。

當聽到門生去來說:「湖水氤氳的風景正適合用來惜春」後,芭蕉回答道:「對。所以說在昔日人們心裡,近江國的這片土地是和京都不相上下的賞春寶地啊。」(《去來抄》)芭蕉的心靈之眼,正是通過古典傳統來眺望春之將去的「近江之海」的。

芭蕉創作此俳句時,浮現在腦海的大概是藤原良經的和歌「 志賀花園古都春,明日訪客有幾人」(《新古今和歌集》)吧。「志賀」是琵琶湖西岸的地名,因曾有古代短暫定都於此的歷史,所以有「故里」(古都)之稱。而且,這裡也是春天最美的「春之都」。「明日立夏後,就不再會有什麼人來『春之都』的志賀花園了吧。」這是一首將懷古與惜春融為一體的名作。芭蕉把「春日行將去」這首俳句放在了《猿蓑》春部的最後,大概是效仿《新古今和歌集》中,將良經的這首和歌安排在春部最後的做法。

標題圖片:PIXTA

俳句 芭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