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佛像

佛像鑒賞入門:對話佛像的基礎知識

文化 歷史 藝術

「拜佛像」系列將跟隨攝影作品近距離感受佛像藝術的魅力。作為序章,本篇將介紹觀賞佛像需預先掌握的兩點基礎知識。希望以此為路標,引導你進入博大精深的佛像世界。

在佛像前雙手合十。此時的所思所想,大概因人而異吧。接下來該怎麼做呢?如果可以,希望你跟佛像對話一番。佛像當然不會發聲,所以需要觀眾用心聆聽。為此,希望大家能掌握一些佛像知識,豎起接收佛像資訊的天線。

一項調查顯示,遊客在博物館和美術館內,停留在展品和作品前的時長,平均每件展品60秒左右。可如果在佛像前停留的時間如此之短暫,那我們又能獲取多少資訊呢?大概只能糊裡糊塗地走向下一尊佛像吧?

所以,建議大家先瞭解一些佛像的基本鑒賞方法,再去寺院或博物館。這樣才能真正與佛像展開對話。

確認類別!

去了寺院和博物館,站在佛像面前,恐怕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該從哪裡看起。其實我們可以觀察佛像的造型,先給佛像歸個類。

佛像分為4類,分別是「如來」「菩薩」「明王」「天」。只要腦裡記住這4個分類,我們對佛像的理解就能更上一層樓。接下來依次進行解說。

1. 如來

如來,在古印度梵語裡是「多陀阿伽陀」,意為完成修行的人,即「覺悟者」。所以,如來造像的佛像,表現的是無欲者的狀態。鑒賞的重點在於看造型是否簡單。如果只是身著袈裟,即可判斷為如來。比如,「(釋迦)如來」「阿彌陀如來」「藥師如來」等。但「大日如來」除外。

釋迦如來
釋迦如來

2. 菩薩

菩薩,在梵語裡是「菩提薩埵」,意為求悟者。所以,表現出來的就是如今依然在修行中的樣子。鑒賞這類佛像,如果看見除了袈裟,還頭戴寶冠,或佩有胸飾,或手持某物等的造型,則可判斷為菩薩。例如「觀音菩薩」「地藏菩薩」「彌勒菩薩」等。

觀音菩薩
觀音菩薩

3. 明王

梵語中「明」是「Vidyā」,指明咒,即密教所說的真言。佛教認為真言的每個字都有深刻含義,唱誦真言可獲得加護。「明」加個「王」,表示明王是持靈性真言的王者。

佛教教義認為想收服不受教化的眾生,需要變身忿怒相,將其引入佛道。如果看見面露憤怒的佛像,即可判斷為明王。比如「不動明王」「愛染明王」「降三世明王」等,都是密教的佛像。

不動明王
不動明王

4. 天

天,梵語稱「提婆」,意為「神」。本來是佛教成立前在印度廣受信仰的婆羅門教等的本土神祇,後來被吸收到佛教體系當中,成為守護佛教世界的護法神。因此,表現出來的形態也各式各樣。造像如果不是如來、菩薩和明王,則可推斷為天。比如「四天王(持國天、增長天、廣目天、多聞天)」、「辯財天」「大黑天」等。

增長天
增長天

確認製作年代!

日本本土的首尊佛像誕生於7世紀初期。6世紀,欽明天皇時代,佛教從百濟傳入日本。作為佛教的崇拜對象,日本人開始製作佛像。日本的佛像製作是從模仿傳來的佛像開始的。年代區分眾說紛紜,本篇從美術史的視角出發,大致整理飛鳥時代到平安時代的佛像造型變遷過程。

1. 飛鳥時代前期(6世紀中期-7世紀中期)

在佛教傳來的飛鳥時代,日本人尚不熟悉佛像製作,只能靠模仿中國佛像起步。這一時代的佛像代表大概就是法隆寺金堂的釋迦三尊像。看面部特點,雙眼睜開,口角上揚,面帶微笑。是所謂的「古拙微笑」(archaic smile)。看細節,表現袈裟褶皺的衣文線左右對稱,賞心悅目,但卻不是自然的表現手法。有趣的是這尊佛像從側面看,身體非常纖薄。此外,手臂短,腿長也異於常人,並不是通常的身體表現手法。換言之,可見製作者並沒有從側面觀看佛像的意識。

另一關注點是袈裟。印度的佛像有兩種袈裟穿法,一是「通肩式」,袈裟蓋住雙肩,一是斜披袈裟,袒露右肩,即「偏袒右肩式」。1世紀佛教傳入中國時,這兩樣佛像也同時傳入,但到了6世紀,身著中國貴族服飾的佛像開始登場。大概是受其影響,法隆寺的釋迦三尊像也是中國式的袈裟穿著方式。

法隆寺釋迦三尊像
法隆寺釋迦三尊像

2. 飛鳥時代後期(白鳳時代)(7世紀中期-710年)

有時會看到兩頰飽滿,表情如孩童般純真的佛像。這類佛像可推測為製作於7世紀後半期到8世紀初期。不久前,這段時期還被稱為「白鳳時代」,但近年來都改稱為「飛鳥時代後期」。詳情將在之後連載到該時代佛像時再做介紹。

2017年,東京都調布市深大寺的釋迦如來倚像被指定為國寶。這是存放在東京寺院中的唯一一件國寶佛像,純真的表情,而且還是雙眼皮。坐在椅子上的姿態也不容忽視的特點。

深大寺釋迦如來倚像
深大寺釋迦如來倚像

這尊佛像的傳來一直迷霧重重。這座釋迦如來倚像的製作時代是飛鳥時代後期,當時日本的首都是奈良。在遠離國都的東京為何有完成度如此之高的佛像?關於這一點,眾說紛紜。首先,有說法認為當時關東也已有國分寺,某種程度的佛教文化已從都城傳播至此,也有說法認為是先在奈良製作,再運至此地。

近年來比較有說服力的觀點認為,它跟奈良新藥師寺的香藥師如來像類似,所以可能是同一工房製作後再運至關東的。順便一提,香藥師如來像原本是聖德太子創建的香藥師寺的本尊,故得此名。

3. 天平(奈良)時代(710-783年)

據傳佛像的寫實化完成於這個時代。長久以來,日本佛像的製作都受中國的影響。這段時期,中國正處於唐朝,當時佛像造型上採用了有動作的寫實主義表現手法。因此,在日本也誕生了動態表現的佛像。

而且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佛像的材質。之前佛像製作的主流是融化銅水,倒入模具成型的「金銅佛」,以及雕木而成的「木雕佛」。後來又出現了堆砌黏土的「捻塑」技法。該技法也是從唐土傳入,流行於天平時代。可以說,這一新技術助推了寫實性佛像的誕生。

這一時代的代表作品便是興福寺的阿修羅像。如今已成為網紅佛像,還擁有自己的粉絲俱樂部。要說為何它能吸引眾多目光,大概是因為他那憂鬱的面孔太像人類不經意間流露出的表情了吧。正因為是捻塑像,所以才能做到如此細膩的表達。與雕刻相比,堆砌黏土的方式更能創造出細膩的表情。甚至可以用刮刀一根根地表現毛髮。關注材質鑒賞佛像,在尋找與佛像對話的切入點上也十分重要。

興福寺阿修羅像(井塚剛)
興福寺阿修羅像

4. 平安時代(794-1184年)

在亞洲各國走上一圈就會發現一件事。那就是各國的佛像都長著一張酷似本國人的臉。日本也不例外。如前文所述,6世紀佛教傳入時,日本明顯是模仿中國造像製作佛像。之後,就像中國佛像造型發生改變一樣,日本佛像也發生了變化。到了平安時代,日本從模仿的時代,逐漸步入不受中國影響,獨立製作日本佛像的時代。

平安時代前期還受中國不少影響,但到了後期,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894年日本廢除了遣唐使。唐文化的影響變弱,日本誕生了被稱為「和樣」的日本式樣的佛像。

為「和樣」的確立做出貢獻的,是製作了京都宇治平等院鳳凰堂的本尊阿彌陀如來坐像的佛像師定朝。當時的文獻記載稱為「佛的範本」,逐漸發展為後世典型的佛像造型。其特徵是圓臉細目,小鼻小口,身材乾瘦。當時,誰看了都會認為佛像長了張日本人的臉。

平等院阿彌陀如來坐像
平等院阿彌陀如來坐像

平安時代後,日本進入武士掌權的鐮倉時代(1185-1333年)。這個時代,以運慶和快慶為代表的慶派佛像師的活躍,讓日本佛像藝術取得飛躍發展。關於慶派佛像師,其實有很多故事可講,本連載將在介紹他們塑造的佛像時一併解說。

與佛像對話。為此需要掌握上述基礎知識。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對話,相信大家就能體會到製作時代的社會狀況和人們的祈禱精神之類的資訊了。

插圖製作:井塚剛

標題圖片:菩薩立像,東京國立博物館藏(六田知弘攝影)

中國 印度 日本史 美術 美術史 宗教 佛教 佛像 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