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發生在臺日狹縫間的「棒球」悲劇與希望:唐嘉邦著,玉田誠譯《野球俱樂部事件》

書訊 歷史 文化

近來「華文推理小說」引起日本出版界關注,其中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便是一個能一舉成名的獎項。獲獎的臺灣作品《野球俱樂部事件》,圍繞著發生在臺灣日治時期的兩起同時殺人事件,「棒球」和「鐵道」成了關鍵字。內容不僅限推理小說迷,對臺灣迷、鐵道迷、棒球迷來說,都能樂在其中。

故事從席捲戰後日本的職業棒球強打者――大下弘開始。

沒有多少人知道,大下在臺灣的學生棒球界很早就嶄露頭角。出身神戶的大下,後來隨著母親移居臺灣,才在高雄高商棒球社大放異彩。儘管後來被代表臺灣參加戰前甲子園,並獲得亞軍的強校嘉義農林打敗,未能代表出場,他的才能卻因此廣為人知。畢業後進入當時日本棒球界的明星學校,也就是東京六大學之一的明治大學就讀。

原著照片(文藝春秋提供)
原著照片(文藝春秋提供)

大下後來有了「紅球棒川上,藍球棒大下」的稱號,成為明星球員。事實上,在日治時期的臺灣各校還因此掀起一場大下爭奪戰。作者在虛構的故事中,設定了一個由喜愛棒球的在臺人士創立的「球見會」。集會之後,有兩名會員被發現分別陳屍在不同列車上。事件的謎團就由一對臺灣人和日本人組成的刑警搭檔逐一解開。

潛藏在鐵路網的盲點

被殺的人也是一名日本人,一名臺灣人。兩人之間本就有過節,但照理來說,兩起事件找不出合理的物理關聯。後來得知,關鍵便是時刻表詭計。兩位刑警在查案過程中,成功找出臺灣在日治時期鋪設鐵路網時,潛藏於運行中的「盲點」。

本書基本上是古典鐵路推理小說。風格穩固正統,讓人聯想到松本清張。另一方面,負責解謎的人是臺灣刑警。日本同事幫助實力派臺灣刑警的模樣,顯現出逼真的辦案現場,確實地描寫出臺灣社會的真實情況。我們彷彿可以看見作者釋出「臺灣事就問臺灣人」的訊息。

與民眾抗爭「噍吧哖事件」的連結

作者不愧是報社記者出身,書中夾雜帶著不少「歷史」與「政治」要素,替故事增添了深度。

被殺害的臺灣棒球愛好人士,是引發1915年的民眾抗日事件「噍吧哖事件(西來庵事件)」相關人士的子孫。臺灣在日本統治之下,改善了基礎建設、教育制度,還有衛生等問題,確實引領臺灣迎向近代化。然而在統治前期,針對高壓統治的抗日運動卻頻繁爆發。在南部臺南發生的噍吧哖事件,便是其中一起。

1938年發生的殺人事件跨越時空,與噍吧哖事件產生關聯,也逐一揭開日本統治臺灣的實情。一塊土地被其他民族支配而產生的「傷痕」,讓在臺日夾縫間引發的殺人悲劇清楚浮上檯面。同時,讓臺日刑警解決這起事件,最後也帶來一絲希望。

將棒球當成日本人與臺灣人的交流手段

在日治臺灣這個舞臺的設定中,選擇棒球做為日本人與臺灣人的交流手段,其實並非偶然。

日治時期的臺灣人和日本人之間,有一堵身分的高牆。日本將棒球這個近代運動移植臺灣後,便成了雙方唯一一個能在同一個場地認真決勝負的場所。依然流傳至今的臺日混合球隊「嘉義農林」棒球社,球員在甲子園大展身手就是很好的例子。

本書中,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臺詞,出自養育那位被殺的臺灣棒球愛好人士的村長:「世間現在唯一公平的事情,就只有棒球賽了吧。只要打擊出去,打者的實力就會獲得公正的評價。沒有本島人或內地人之分。在這個內地人得寵的社會中,棒球是臺灣人唯一能和日本人較量的事情了吧。」

書中各處也穿插著臺日棒球的史實。例如大下所屬的高雄高商總是贏不過嘉義農林,或是名為臺灣交通團的企業球團強大到在日本也很有名。渡邊大陸這個實際存在的球員也設定成「球見會」的一員。此外在殺人事件的背後,從東京六大學中的「慶應」、「立教」、「明治」等校企圖挖角大下的情節,也能窺見當時大學棒球受歡迎的程度幾乎蓋過職業棒球。

本書雖是推理小說,卻透過「棒球」、「鐵路」這些大眾熟悉的題材,反映出臺日關係的原點,實為優秀之作。

《野球俱樂部事件》日文版『台北野球倶楽部の殺人』

出版社:文藝春秋
發行日:2022年8月30日
A4判:256頁
價格:1760圓(含稅)
ISBN:978-4163915869

臺灣 鐵道 棒球 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