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生活感到痛苦的人:來自精神科醫生的小小建議

國中生曠課的「深層心理」

社會 教育 醫療健康

與校園暴力成為社會問題的1980年代相比,近年來的中學乍看之下風平浪靜。取而代之的是,曠課和惡意霸凌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本文從精神科醫師的觀點,探討國中生的「抵抗」方式──從「暴力」到「曠課」的變化背景。

曠課的實態更加明朗化

孩子的「曠課」(未去學校受教育的狀態)問題,依然是嚴重的社會問題之一。2018年,日本財團法人實施的「關於孩子的曠課傾向的實態調査」(2018.12.12),為這個問題提供了重要的思考方向。

不同於過去文部科學省是透過教育委員會針對學校方面做調查,這項調查是利用網路,直接針對孩子自身進行調查。

在這項調査裡,超過文科省定義的曠課「一年缺課30天以上」的限定範圍,廣泛存在的實際情況趨於明朗。未達曠課的定義、教室外上課、部分上課、假面上課等,到目前為止統計調查不曾深入的「曠課予備軍」也包含在內。在比率上,甚至是狹義的曠課人數33萬人的大約3倍。由此可知,曠課的實際情況遠比過去所認知的更加嚴重。

針對有關「不想上國中的理由」這個問題,從回答裡面可以知道孩子們對學校抱持極為複雜的想法,這些是目前為止無法以統計反映出來的。本文特別分析這項「不想上中學的理由」,思考現代國中生的心理狀態。

曠課的理由:5大類型

「國中生不想去上學的理由」裡面,雖然可以列舉出的項目眾多紛歧,大致可以歸類區分為下列5大類型。

A:壓抑型…「早上爬不起來」「疲倦」「一想到要去學校,就感到身體不適」「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

至少在本人的意識裡面,並非出於自覺「不想去學校」,而是因為爬不起來(起床困難)、倦怠感、身體不適等因素,結果導致「無法去學校」。

B:人際關係型…「和朋友處不來」「和老師不合/無法依賴」「在學校渾身不自在」

核心因素除了所謂的霸凌問題等,甚至包含了比較籠統的「不自在感」。

C:學業問題型…「聽不懂上課內容・跟不上進度」「與小學相比,拿不到好成績」「不想要考試」

主要問題是跟不上學業。

D:實存問題型…「不知道上學的意義何在」「與小學相比,上課枯燥乏味」

無法認同「上學的意義」,對學校抱持「枯燥乏味」的印象。去上學卻感受不到「意義」所在。

E:現實問題型…「討厭校規等學校的規範」「社團活動很嚴格」

這個項目因各學校的校規或所屬社團的嚴格或限制程度等,而有很大的變動。

該如何解讀?

把結果分類為上面的5大類型(A:壓抑、B:人際關係、C:學業問題、D:實存問題、E:現實問題),可以解讀出如下的傾向。

1) 不單是曠課的學生,包含「正常持續上學的孩子」在內,所有的「不想上學的理由」裡面,排在前面的是「壓抑」。關於國中生的身心狀態,給了一個重大啟示。

心理學用語的「壓抑」,是表示心中出現了「某個念頭」卻克制自己不去想的狀態。關於這次曠課的問題,「某個念頭」當然就是指「不想去學校」。這個受到「壓抑」,連自己都沒有察覺到的情況,很容易透過身體這個頻道把「念頭」表露出來,被稱為「身體化」的機制,像是「早上爬不起來」「一想到要去學校,就感到身體不適」「疲倦」等的症狀,就是起因於這個機制。

這是源於在本人的意識裡,有著強烈的「當然應該要去學校」「不可以有不想去學校的念頭」等想法,所以才產生「壓抑」。孩子的內心裡,這種「應該論」之所以肥大化,推測背後因素為從童年時期開始就不被允許說「不要」,被動地聽從父母親和學校指示的成長歷史。

2) 缺課狀態已經有一定期間以上的孩子所舉出的理由,主要是「人際關係」和「學業問題」。

過去,曠課問題的主要原因被推斷是所謂的霸凌問題或是課業落後問題,相當於「人際關係」和「學業」的問題。

對於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們而言,周遭的人是如何看待自己,又是怎麼想自己的,成為最關心的事。因此,「人際關係」作為曠課的理由經常出現,可以說是理所當然的現象。這是人類成長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的課題。

3)基本上,時間都在教室中度過,大家一起做同樣的事情,但是心裡其實是不想上學的,覺得抗拒的「假面上課群」,他們不想去學校的理由即是很實際面的「實存問題」。

像「不知道上學的意義何在」「與小學相比,上課枯燥乏味」,追問國中教育的「意義」為何,被認為是對實存性的問題感到難以理解。這樣的疑問大致上是在精神方面早熟且內省力高的國中生容易出現的。在多數情況下,這些是在高中、大學時代,或者是就職活動等的時機點才會面臨到的課題。

在假面上課群裡面,推測抱持實存性疑問的早熟孩子比較多,他們容易抱持實存性的疑問,同時也具備社會要求扮演的「到學校上課」的能力。乍見之下很適應環境,但內心卻暗自累積著不滿。還有,可能因為在現實裡擅長角色切換,這類型的人不太會被當成「現實問題」來看待。

家長和教師該如何面對?

長久以來,作為曠課問題的對策,像是關心或是介入霸凌等的人際關係問題,以及加強學業指導以防止學業落後產生的不適應等,都很積極實行。這些努力持續下去當然很重要,但是,在這次的分析裡可得知孩子們的心理受到壓抑的傾向相當顯著,但此問題卻不太受到重視。

孩子在形成自我的過程中,就是從表達「不要」開始。2〜3歲左右會出現第一個反抗期,就是遇到什麼都說「不要、不要」,這是主體的覺醒,拒絕只是被動地順從父母親的指示。父母親和養育者應該要正確理解這個「不要」的背後是珍貴的主體性發現,而且,孩子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逐漸有了自我意識,並嘗試明確地表達自我的意志。

然而,近來因為早期教育太過盛行,原本應該要好好地培育孩子的主體性的敏感時期,卻可能被強迫式的才藝課程或是考試準備壓得喘不過氣,孩子的主體性才剛萌芽,就萎縮了,造就了雖然順從卻是無精打采的孩子們。自我表現的根源在於說出「不要」的當下,但是嫩芽被摘掉後成長的現代孩童,比起過去那樣直接了當的「反抗」,逐漸轉變為「曠課」這種無意識的抵抗方式,形成了無法聽見自己心裡聲音的壓抑狀態。

如此被動的人生,在接受學校教育以前,不可否認地,是先在家庭或教育產業下造就出來的。筆者在此再度強調,每一位大人都必須重新檢視那些傾向管理式及支配性的價值觀,思考如何營造一個讓孩子的內在能在自然狀態下成長的社會型態。

標題圖片和文中插圖:OKADAMIKA

國中生 霸凌 曠課 壓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