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蹲」人數千萬,對策何在?

醫療健康 社會

「如果沒有恰當的對策,任其發展下去,日本的『家裡蹲』將超過1000萬人。」這是筑波大學醫學醫療系教授、精神科醫生齋藤環發出的警告,他一直致力於讓全社會廣泛了解「家裡蹲」現象。我們請他來談談日本家裡蹲的現狀和今後的對策。

老齡化是「家裡蹲」劇增的原因

齋藤環曾經在自己的著作《社會性家裡蹲——沒有終點的青春期》(1998年)中,向社會廣泛介紹了「家裡蹲」現象。7月底,他在位於東京內幸町的外國記者中心,面向外國媒體舉辦了一場探討家裡蹲對策的記者會。根據日本內閣府2016年和2019年開展的調查,約有115萬人處於「家裡蹲」狀態(15~64歲),齋藤指出,這個調查結果有可能過低評估了真實情況。齋藤認為日本的家裡蹲人數占總人口的3~5%,約有200萬人。他們蟄居家中的平均時長為13年,如果沒有恰當的對策,任其發展的話,將來人數會超過1000萬人。這是因為,和平均壽命較短的流浪漢不同,家裡蹲由於有家人照顧而生活無憂,可以想像很多人可能就此「蹲」到老。

犯罪率極低

2000年爆出的新潟少女監禁案件和2019年5月發生的川崎大量殺傷事件,當時公眾普遍認為家裡蹲可能是犯罪的誘因。但齋藤斷言,家裡蹲和犯罪之間的關聯度非常低。他介紹說,「家裡蹲」的定義是「6個月以上不與社會接觸,精神障礙並非主要原因」。在過去報導的「加害者是家裡蹲」的諸多案件中,有些經過精神鑒定確診加害者患有精神障礙,而這不符合「家裡蹲」的定義。齋藤強調說,「『家裡蹲』這個詞指的不是『病』,而是一種『狀態』。真正的家裡蹲,其實犯罪率極低」。

世事艱難,生活不易

齋藤認為,應該把家裡蹲看作是「由於偶然因素而處於困境中的健全人」。現代社會臨時聘用的情況很多,而且隨著社會老齡化的發展,有些人為了照顧父母不得不辭去工作,他們要想再就業並非易事。不得不說,現在世事艱難,生活不易。

齋藤表示,「個人不受尊重的狀況仍在持續」,他進一步分析說,「對於社會和家庭沒有用的個人,會被看作沒有價值的人。聽到『一億總活躍時代』這個詞,他們會覺得自己無法大顯身手,沒有價值。這些因素對家裡蹲形成巨大的壓力」。

起因多是遭受霸凌和騷擾

據說導致「家裡蹲」的主要原因是遭受霸凌或老師的職權騷擾,而緣於虐待或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情況極少。齋藤用圖表的形式解釋說(參照圖表),閉門不出超過一定時間變成長期行為,就會陷入惡性循環,即形成所謂「家裡蹲系統」。通常,個人、家庭和社會三者彼此之間都是有連接的,一旦開始蟄居家中閉門不出,就切斷了與家庭和社會的連接,而且家人也會因「羞恥」意識逐漸喪失與社會的連接。如果這種狀態長期持續,再想依靠自己的力量重返社會就很困難了。這就是所謂的「8050問題」——供養著中老年子女的父母們,他們自己日益老齡化並處於孤立無援之中。

在家裡蹲群體中,發現有家庭暴力的占整體的10%。齋藤警告說,「長期蟄居在家裡的人,會認為自己的人生沒有意義,自己是個沒有存在價值的人,他們的心情會變得非常糟糕。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過於痛苦,便轉而認為『是家人的教育方式不當造成的』。即使沒有受到虐待,他們也會自認為遭受了虐待,這種對家人的恨意很容易發展成暴力行為。一旦施暴,就會像上癮一樣,逐步升級」。

對於家庭暴力要堅決拒絕,可以採取這樣的應對措施,事先警告家裡蹲本人,「如果施暴我就會報警,或者離家避難」,並且在暴力發生的當天就要付諸行動。「離家避難之後立即與家裡蹲本人取得最低限度的聯絡,以一週為限,和他們約定以後絕對不再施暴,再尋找回家的時機」。

世界各國共同面對的社會問題

社會性家裡蹲現在已不是日本特有的問題了。據說韓國有30萬家裡蹲,義大利成立了歐盟首個「家裡蹲家屬會」。在那些傾向於家人共同居住、家庭觀念優先的國家,「家裡蹲」正在成為社會問題。成年子女到30歲還和父母住在一起,和父母共同生活的比例較高,這些國家的家裡蹲比較多。在世界範圍內,也有越來越多的子女和父母共同生活。

而在很少與父母共同生活、崇尚個人主義的美、英等國,家裡蹲問題涉及的範圍並不廣泛。但另一方面,這些國家年輕流浪漢很多。雖然不同國家對於流浪漢的定義並不相同,無法簡單進行比較,但據說美國有160萬流浪漢,英國也有25萬,而日本的流浪漢估計不到1萬人,相差懸殊。

源於排斥和隔離弱者的思想觀念

在日本,隔離和排斥身障人士的思想觀念根深蒂固。20世紀80年代以來,「去設施化」運動在國際上興起,很多身障人士開始在自家生活。但日本的精神科病床還是有30萬張,占世界的20%。「將有缺陷的人集中在一處照顧,這種文化至今仍然存在,可以說這是日本特有的落後之處」。

以5月份川崎發生的無差別殺傷事件為例,齋藤指出,「一旦發生這樣的事件,國外首先報導的是對受害者的哀悼和對家屬的撫慰。但在日本,則會報導兇手的品性,繼而調查兇手的家人,引發輿論攻擊。追究兇手家人的連帶責任,這是日本獨特的文化」。齋藤對此表示憂慮,日本在歷史上曾經將照顧精神病患者和老人等弱者的責任完全交給其家人,因此對待家裡蹲也可能同樣有排斥思想在起作用。

「家裡蹲」對策

那麼,家裡蹲的家人應該怎麼做才好呢?

齋藤介紹了一名在家中蟄居5年的21歲男子的案例。在這個案例裡,男子的父母先接受了諮詢輔導,不再大聲鼓勵兒子,避免一切干涉,結果家庭關係逐漸有所改善。4個月後,其本人也前來就診,開始接受家裡蹲日間看護治療。他和喜歡遊戲的成員熟悉起來,就診兩年後開始上函授高中,而且從未缺席定期開設的面授課。他的成績也很好,現在狀態很穩定。 

下面根據齋藤的經驗,介紹部分對策。對於家裡蹲當事人來說,家人是首要支持者。因此,首先家人要徵求精神科醫生的意見,或接受諮詢輔導。其次,通過參加外面的家裡蹲家屬會,保持與社會的連接,然後在他們與家人和社會之間逐漸建立起更廣泛的連接。家人持續接受諮詢輔導,同時尋求家裡蹲區域中心、精神保健福利機構窗口或民間援助團體的支持,父母學會應對家裡蹲的方式。這樣的話,「家裡蹲」本人也會慢慢發生變化。

齋藤說,對於家裡蹲逐漸老齡化的問題,家人不要感到羞恥,也不要顧忌世俗的非議,應主動申請身障人士養老金和生活補助。父母趁著自己還健在的時候制定生活計畫,讓步入中老年的子女能夠生存下去,這一點很重要。遺憾的是,日本政府現在還沒有行動起來制定重大政策或建立有效的體系,也看不出政府對此有危機感。所以,重要的是自己要未雨綢繆。

就業和上學並非最終目標

由於微不足道的原因不想外出,斷絕與社會的聯繫,這種狀態一旦長期持續,就會引發抑鬱、社交恐懼、晝夜顛倒等精神症狀。因此,他們需要儘早與社會建立連接。齋藤強調,家裡蹲的出路在於「其本人能夠積極接納自己的狀態」。他最後總結說,他們的最終目標並不一定是就業和上學。

相關報導 › 針對生活感到痛苦的人:來自精神科醫生的小小建議

採訪、撰文、攝影:nippon.com編輯部

標題圖片:齋藤環在東京內幸町的日本外國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2019年7月29日)

犯罪 事件 家裡蹲 活得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