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勤交代的虛與實

「大名行列」是諸藩的虛榮競爭!

歷史 文化

「參勤交替」(参勤交代)需要巨額的費用。諸藩因龐大的支出被壓的喘不過氣,導致削弱了對抗幕府的體力,這是對「參勤交替」的一般說法。但事實卻是不是如此。更多時候是諸藩為了虛榮競爭而讓自己陷於不復之境。

雇用臨時工當假武士增加遊行人數

為數眾多的武士們的隊伍井然有序地前進。

當隊伍的隨從喊「退下〜退下!」時,路過的百姓都要跪在路邊,直到隊伍離開都不能把頭抬起來。在時代劇中「參勤交替」場景中的「大名行列」如此描寫。

但這其實是一個謊言。

第一,「大名行列」的隊伍在遊行時並非整齊列隊。

井然有序的隊伍展現出的威武和華麗只有在進到宿場町前的片刻。遊行山路或是農村時,武士們都是各自與志同道合之士結隊,按照自己的步調前進。

「傍晚前到宿場町前集合」

武士們從藩主那邊收到指令後,到集合時間之前都可以自由行動。

集合時間一到武士們會開始聚集,井然有序地排列後進到宿場町。武士們僅有在人群聚集的場所,才排列成井然有序的隊伍。

第二,「大名行列」會雇用臨時工,讓人數看起來很多。換而言之,雇用了臨時工充當假武士。

譬如,文政10年(1872年)加賀藩的「大名行列」人數總共為1969人,其中686人為臨時工。事實上有3分之1不是武士的紀錄。臨時工們的主要工作是搬運行李,在遊行中沒有擔任重要的職務,但多了686人充數,也是為了「壯大被看見的場面」吧。

臨時工被稱為「通日雇」。「通日雇」並非武士的身分,是由一家名為「六組飛腳問屋」的斡旋仲介業者派遣的。

江戶時代初期的「參勤交替」在各個宿場町都有臨時工,可以在當地雇用後,搬運行李到下一個宿場町。到下一個宿場町後,同樣雇用臨時工搬運行李到下一個宿場町。臨時雇用以接力的方式進行。

然而,接力的方法是在各個宿場町雇用臨時工,光是工資就增加了巨額的成本。因此,從藩地到江戶一帶可以隨行派遣臨時工的業者因而誕生。那就是「六組飛腳問屋」,派遣的臨時工就是「通日雇」。

「參勤交替」義務化之後,如何減少隨從是一大煩惱

第三,進到江戶後,遊行人數再度增加。

江戶入府是人群最密集的場所,也是「參勤交替」的亮點,所以需要更多的人力。因此,改為雇用稱為「渡者」的臨時工。「渡者」似乎是聚集在品川宿等地區,江戶入口處的驛站裡的一群人,他們身上並沒有任何行頭,所以讓他們穿上最簡單的服裝,教他們禮節,然後進入江戶府。

如此一來,愛好謠言的江戶人就會說:「那藩來遊行的人數超壯觀。」當其他藩的藩主聽到後會感到不能丟臉認輸,只好說:「我們要聚集更多人。」

就這樣,開始了無止盡的虛榮競爭。

仙台藩的第13代藩主伊達慶邦(樂山)於天保(1842)年首次從江戶遊行的景況被描繪為≪樂山公行列圖卷≫。據說「大名行列」的總人數達到了1577人,十分豪華。仙台市博物館收藏
仙台藩的第13代藩主伊達慶邦(樂山)於天保(1842)年首次從江戶遊行的景況被描繪為≪樂山公行列圖卷≫。據說「大名行列」的總人數達到了1577人,十分豪華。仙台市博物館收藏

另一方面,幕府為了抑制「參勤交替」的經費,實施了諸藩的隨行人數的限制。紀錄中最初的抑制措施是,寬永11(1634)年熊本藩的初代藩主細川忠利提出了改革案做為契機。

藩主細川忠利上呈的文書中,提到希望可以減少遊行人數。

內容寫道,「因為許多人被徵召遊行,國力因而疲累」。出支費用高的藩因而疲憊衰弱,希望可以減少人數以節省經費的開銷。

這項提案被接受採用,隔年寬永12年由三代將軍家光下達指令的「武家諸法度」中,載明了減少隨從人數及不造成人民的負擔。

如第1次連載所述,寬永12年的「武家諸法度」是第一個明確規定「參勤交替」的義務性。幕府在最初義務化的時間點,就已經指示要控制人數。儘管如此,隨從人數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持續增加。

吉宗說到:「即使減少了隨從人數,之後也會馬上增加。」

到了享保6(1721)年,8代將軍吉宗明確地規定了人數,把削減政策往前推進了一步。

吉宗以石高制度(日本近世封建社會中的土地制度)為據,詳細記載了馬騎・步兵・臨時工等人數限制,如下表。

吉保6年吉宗所規定的「參勤交替」的人數規定

藩的石高 馬騎 步兵 中間臨時工
1萬石 3~4(騎) 20(人) 30(人)
5萬石 7 60 100
10萬石 10 80 140~150
20萬石以上 15~20 120~130 250~300

吉宗在≪御觸書寬保集成≫中規定了人數。其特點是按照石高的比例來規定隨從人數。根據江戸東京博物館≪參勤交替: 巨大都市江戸的成立≫製成

但是,享保的改革案背後有一個故事。

提議減少隨行人數的是吉宗的智囊,儒學者室鳩巢。在鳩巢所撰寫的≪兼山麗澤秘策≫中,吉宗對於鳩巢的提議是這樣說的。

意譯如下,「你(鳩巢)不了解武士。即使下達嚴格的規定,隨行人數也不會輕易減少。當我在紀州(和歌山)時,已經採用減少隨行人數的政策,但過了一年,因為人力上的需求,最終又恢復到原本的人數。所有的諸侯都一樣。」

左:德川吉宗8代。實踐享保改革的幕府中興之祖。那位吉宗也很難改革“參勤交替”。右:室鳩巢 身為吉宗的近身幕僚,協助享保改革的儒學家。也致力於參勤交替的改革。(插圖/ Sato Datashi)
左:德川吉宗8代。實踐享保改革的幕府中興之祖。那位吉宗也很難改革“參勤交替”。右:室鳩巢 身為吉宗的近身幕僚,協助享保改革的儒學家。也致力於參勤交替的改革。(插圖/ Sato Datashi)

即使下令減少隨行人員,人數終究還是又增加。

吉宗的這番話暗藏了武家注重的門面。哪個藩如果有整齊浩大的「大名行列」,在江戶過著奢侈的生活,其他的藩也不得不跟著模仿。為此,必須增加人數。這就是武士的尊嚴……。

無法只視為無聊的尊嚴而一笑置之。

這種虛榮和體面,在現代日本依然存在。

標題圖片:長州藩第13代藩主·毛利敬親率領「參勤交替」的隊伍在進入江戶,通過高輪附近的錦繪情景。據說總人數有1000人,隊伍前鋒的武士威風凜凜的樣貌。但無法確認隊伍末端的人。後面應該有臨時工「通日雇」和「渡者」,並且可能誇大了豪華絢爛的部分。《溫故東之花第4篇舊諸侯參勤御水府之圖》(國立國會圖書館收藏)

江戶幕府 江戶 武士 德川家康 參勤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