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災10年,東北・福島與臺灣

戰勝福島「風評被害」的最前線在於「最強的安全檢測體制」

社會 生活 防災

即使東日本大地震已過10年,臺灣仍舊沒有開放進口福島等5縣的食品。雖然決定禁止進口的臺灣公民公投所規定的2年有效期已在11月24日到期,但開放與否,情勢仍然撲朔迷離。到底福島的食品是否已經安全了?我們就地採訪了為打破「輻射汙染」的風評而努力的福島有關人士,為您報告福島的真實情況。

當我造訪福島縣之際,那時福島第1核電廠排放輻射處理水至大海,成為廣泛傳播的熱議話題。最令人憂慮的是「風評被害」。耗費10年,好不容易才重新恢復大眾對於福島的「信任」,很可能因為輻射處理水,讓一切努力付諸流水,回到原點。所幸,當局並未正式決定排放,而一直以來飽嘗風評被害辛酸的福島縣,已升起一股非常強烈的危機感。風評一瞬間就會擴散開來,要消除負評,仍必須不懈地努力。在如此狀況下,仍舊必須前進。讓人感到決心的機構,正是阻止「風評被害」的最前線──位於福島縣郡山市郊外的福島縣農業總合中心,維持著緊急狀態下的環境輻射監測。

最強檢測體制

該中心的空間原本是調整農業機械的場所,但目前該處設置了11台的半導體輻射偵檢器(semiconductor radiation detector)。初次得見,機器看起來非常沈重,每台的重量是1.3公噸。若地板未進行強化工程,會被壓破損壞。為了防止外界的輻射干擾,輻射偵檢器理所當然地是以厚達11公分的鉛打造而成,內部挖空以放入檢體進行測量。

檢查室裡運轉的11台輻射偵檢器之中,有6台是從中央政府商借而來,另外5台則是以福島縣自己的預算額外添購。機器購自美國企業Mirion Technologies (Canberra) ,每台售價超過2000萬日幣。準備這麼多輻射偵檢器的檢測機構並不多見。若考慮到設備的運轉率,或許可以說是日本最強的檢測體制。

在福島第1原發事故中外洩的輻射物質為銫-134和銫-137,福島人刮除覆蓋了輻射物質的土壤表層,洗淨樹木的表皮,福島縣對於過去販售到日本各地和全世界的農漁水產,為了重獲通路的信賴而持續努力。

農業總合中心進行檢測中的輻射偵測裝置(攝影:仙波理)
農業總合中心進行檢測中的輻射偵測裝置(攝影:仙波理)

25萬件的檢測

2011年3月開始以「緊急狀態環境輻射監測」的形式進行分析,目前其檢測件數已經超過25萬件。從數字來看,難以理解究竟是多還是少,讓人覺得似乎如同薛西弗斯般地徒勞而永無止盡。

當日參觀之際,進行的是柚子和柿子以及豬肉和雞肉的檢測。檢測分成兩個場所進行,其一是設置檢測器的房間,前方則是製作檢測樣品之處,這也是非常辛苦的工作。

農業總合中心的輻射檢測室告示板(攝影:仙波理)
農業總合中心的輻射檢測室告示板(攝影:仙波理)

福島縣全部的農漁產品都是檢測分析的對象。週一、三、四進行蔬菜和水果的分析,週二和週五是野生蔬菜和香菇等,海鮮水產是週一至週三,豬肉、雞肉和馬肉等則是週四,依照不同產品來進行分類檢測。

首先進行的是,樣品的初步處理作業,每種樣品檢測人員都要戴上不同的手套,以切割器具切碎肉或水果,並塞滿容器,盡可能地減少空氣進入容器。水果切碎後的尺寸規定為5公釐,肉則是碎肉泥狀。處理一個檢測樣品的作業時間是20到30分鐘。

進行檢測前切碎食材2(攝影:仙波理)
進行檢測前切碎食材(攝影:仙波理)

幾乎沒有樣品超過檢測標準值

接下來的作業程序是檢測。放入容器的檢體會被運送到隔壁設置檢測器的房間,小型容器(U-8容器,80-90公克)約花費33分鐘,大型容器(馬林計測容器,Marinelli beaker,300公克)則需要約10分鐘的時間進行檢測。小型容器之所以耗費時間的原因在於某種物理現象──檢測的重量越重,所需時間越短。所有容器都會貼上QR code,避免拿錯檢測樣品。檢測完成後,電腦就會顯示檢測數據。

農業總合中心的輻射偵測裝置,裝填了4種食材(攝影:仙波理)
農業總合中心的輻射偵測裝置,裝填了4種食材(攝影:仙波理)

檢測數據中,幾乎沒有檢測到由於核電廠事故而洩漏出的銫134或銫137。檢測到的大部分都是存在於自然環境之中對人體沒有影響的鉀等等元素。

米至今仍為全數檢驗,2015年以來的數據顯示,從來沒有超過檢測標準。從今年開始進入下一個階段,由全數檢驗改為抽驗。除了野生蔬菜、香菇、淡水魚等等一部分難以進行改善對策的農漁產品,其他物產的監測幾乎沒有出現超標案例。

目前有16個國家和地區,禁止進口福島縣的農漁水產。福島縣特別煩惱的是,發生震災前的主要出口地──臺灣和香港。臺灣不僅禁止福島縣,連同千葉、茨城、栃木、群馬等共5縣都被列為限制進口區域。雖然日本政府強力運作,希望臺灣能解除限制,但目前尚未實現。

2年前臺灣曾公投通過禁止進口福島與周遭共5縣的食品,但期限在今年11月到期,福島縣對此有所掌握這一訊息,也由於目前執政的民進黨重視臺日關係,更加期待可以解除限制。2019年1月,臺灣政府相關人士曾前往視察,前年亦有消費者和媒體的視察團到訪。自信已準備好萬全的檢測體制,當時感受到對方參觀之後的安心信任。擔任其中心安全農業推進部長的草野憲司冀求「臺灣人能夠品嚐福島美味的蔬菜和水果」。

農業總合中心之外觀(攝影:仙波理)
農業總合中心之外觀(攝影:仙波理)

農業縣特有的艱辛困苦

福島縣幅員廣闊,面積在日本全國的都道縣府中,僅次於北海道和岩手縣,位居第3。「濱通」擁有太平洋的豐饒海產,沿著奥羽山脈的「中通」則適合栽種果樹與蔬菜,而擁有深厚歷史與文化的「會津」適合稻作,福島縣三地具備了各種相異的地理和氣候條件,盛產富含變化的農作物與山海產。

福島縣產的水蜜桃位居日本全國第2,蘋果是第5位,水梨為第4,西洋梨也高居第5,四季豆第2,豌豆第3,小黃瓜第4……。由於接壤關東和東北的地理特性,擔負著東京等關東圈農漁水產的重要供給來源。

就因為是農業大縣,所以農漁水產遭受風評被害的直接打擊深刻嚴重。風評被害引發價格暴跌,或是該縣產品遭到排斥。雖說污染程度已大幅降低,仍持續長期奮戰中。「從福島縣出貨的農漁水產可以安心食用」,要贏取的正是如此的信賴感。

「事故後不久,完全賣不出去,但實際感受到逐漸重新取得對於食品安全的信賴。10%的人不是因為科學數據,而是先入為主就感到厭惡,比起強硬尋求那些人的理解,不如持續努力,讓那些理解的人,可以安心食用福島縣的食品。」(草野部長)

即使經過10年,還不能說風評被害已經完全消除。遑論海外,連日本國內仍殘存著盡量避免食用的觀感。但實際感受到福島縣自力以科學證明食品安全的措施,已受到全世界的注目。至今已有高達130個國家的團體,從海外前往該中心參觀檢測設施,許多國家更到訪2次以上。福島縣仔細地逐一應對接待,相信其中隱含的正是消除風評被害的一步。

訪問農業總合中心的照片(由福島縣提供)
說明各國訪問農業總合中心的地圖(由福島縣提供)

標題圖片:農業總合中心 膠囊塞滿沒有空隙的碎雞肉(攝影:仙波理)

東日本大地震 福島核電廠事故 福島 輻射 臺灣 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