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海峽的地緣政治學

澎湖群島:臺灣海峽上的島嶼歷史及對臺灣的價值

政治外交 文化 自然環境

澎湖群島是位於臺灣海峽東南方的島群,隔著澎湖水道與臺灣本島相望,距離約為50公里,與中國則相距大約140公里。島群共有大大小小64座島嶼,分布在南北約60公里、東西約40公里的海域間,其中多半為無人島,若再加上岩礁數量,則多達90多座。澎湖群島位於臺灣海峽,地處臺灣與中國之間,歷史上曾遭歐美列強覬覦,日治時代及國民黨政權時期也長期視其為軍事要塞,現在則成為富含觀光與歷史魅力的島嶼群,吸引不少遊客前來。

澎湖群島與馬公市簡介

澎湖群島(以下稱澎湖)為臺灣海峽上的島群,全域歸澎湖縣管轄,將無人島與岩礁都算在內,面積共有141.1平方公里,不過乾潮時與滿潮時的面積差距頗大,乾潮時面積會增加2成。除縣政府所在地馬公市所處的澎湖本島外,尚有西嶼、白沙島、吉貝嶼、虎井嶼、望安島、七美嶼等島嶼,這些島嶼皆具有複雜的海岸線,總長超過300公里。

澎湖最大城市馬公市人口約6萬多人,而澎湖縣人口約11萬,換句話說,澎湖縣民泰半為馬公市民。馬公舊稱「媽宮」,得名自祭祀媽祖的澎湖天后宮,1921年才改稱馬公。

馬公市以港口為中心發展起來。日治時代曾作為軍港繁盛一時,設有海軍要港部,因此許多內地人(日本本土出身者及其子孫)居住於此,特別是馬公港對岸的測天島,為其群居之所。與高雄、基隆相同,當時澎湖被視為軍事要塞,全面禁止拍照與寫生。

馬公以美麗夕照聞名。於日治時代修整為軍事要塞,1923年4月23日,當時還是皇太子的昭和天皇也曾到訪此處。圖為馬公觀音亭夕照
馬公以美麗夕照聞名。於日治時代修整為軍事要塞,1923年4月23日,當時還是皇太子的昭和天皇也曾到訪此處。圖為馬公觀音亭夕照

此外,馬公城郊至今留有日治時代設立的軍人官舍,戰後成為中華民國國軍居住區,現在許多房屋重新作為藝術工坊開張,吸引許多遊客。

澎湖縣政府,完工於1935年2月11日,基石部分採用硓𥑮石,營造出優美氛圍。據說設計時是以龍宮為意象
澎湖縣政府,完工於1935年2月11日,基石部分採用硓𥑮石,營造出優美氛圍。據說設計時是以龍宮為意象

受到諸多外來勢力擺布的島嶼歷史

早在唐末、五代十國時期,便有漁民往來澎湖本島,比臺灣本島還要早;南宋時期便有漢人開始在此地定居,直到元朝,這裡正式登上歷史舞臺,世祖忽必烈於1281年在媽宮(即馬公)設置澎湖巡檢司,統治這座島嶼。

其後,明朝時期,東海上倭寇海盜猖獗,澎湖也成為其據點之一。

到了17世紀,歐美列強開始盯上此地,葡萄牙人將此地稱為「Pescadores(漁夫)」,因此現在西嶼舊稱「漁翁島」。

1622年荷蘭佔領澎湖,與明朝開戰,戰後談判時,明朝提議荷蘭交還已有漢人定居的澎湖,改將臺灣島交給荷蘭。於是,臺灣便開展了為期38年的荷蘭統治時期。

通樑古榕,受到冬季東北季風影響,大樹枝葉皆偏向西南方生長。據說此樹種於1673年
通樑古榕,受到冬季東北季風影響,大樹枝葉皆偏向西南方生長。據說此樹種於1673年

再後來,意圖反清復明的鄭成功佔領臺灣,趕走荷蘭人,澎湖也成為鄭氏政權的據點。1683年,清廷對鄭氏政權展開攻擊時,澎湖也成為戰場。

時代往下,中法戰爭時澎湖為法國占領,1885年,駐留在澎湖的清廷軍隊全滅。該年6月9日,《中法新約》簽訂,雙方停戰;然而9年之後,甲午戰爭爆發,馬關條約簽訂,臺灣與澎湖就此割讓給了日本。

此後直到太平洋戰爭終結的半世紀內,澎湖受到日本統治,馬公一直處於軍港、要塞的重要位置。澎湖雖然人口稀少,也未有什麼重要產業,然其地處臺灣海峽要衝,在地理戰略地位上相當重要。戰後,此重要性也並未改變,中華民國政府仍然重視此地的戰略意義,直到現在,其依舊作為海上要衝之地,維持著軍事機能。

嚴峻的氣候條件與產業

澎湖氣候溫暖,馬公市年平均氣溫約為23度前後,但年降雨量只有720公釐(2020年,平均1000公釐左右),約為臺灣本島的一半;且由於降雨集中在夏季,因此也沒有什麼河川。

澎湖海域也是東亞屈指的強風地帶。由於臺灣海峽兩側,中國大陸與臺灣本島都有高山,氣流通路狹窄,導致風力增強,加以澎湖沒有什麼地勢起伏,澎湖本島大城山標高48公尺,澎湖縣海拔最高處貓嶼也不過79公尺,沒有天然屏障能夠阻擋海上吹來的強風,強風遂能一鼓作氣吹過此地。

澎澎灘為海積與波浪作用形成的巨大沙洲,純白的沙灘極為耀眼。此地位置、面積與形狀會隨吹過的風、洋流與潮汐乾滿而變化,為其特徵
澎澎灘為海積與波浪作用形成的巨大沙洲,純白的沙灘極為耀眼。此地位置、面積與形狀會隨吹過的風、洋流與潮汐乾滿而變化,為其特徵

每年10月至隔年3月,東北季風特強,季風會激起海水水滴,當地稱為「鹹雨」;強風會奪取土壤裡的水分,也會從植物表面剝奪水分與熱力,讓植物難以生長。現在澎湖所見的森林,大部分都是人工植林。

澎湖的農業型態也頗特殊,四處可見所謂「菜宅」,這是以玄武岩、珊瑚石灰岩、隆起珊瑚礁石塊(硓𥑮石)建設防風牆,並在其下風處栽培作物的方式。

二崁聚落為西嶼(漁翁島)傳統聚落,為防冬季強風,許多老房子皆使用硓𥑮石建造石牆
二崁聚落為西嶼(漁翁島)傳統聚落,為防冬季強風,許多老房子皆使用硓𥑮石建造石牆

另一方面,雖然澎湖不利於農業發展,但澎湖本島西部仍為農業地帶,主要種植耐乾旱的花生、塊莖塊根類,以及耐強風的絲瓜、南瓜、西瓜等,味道鮮美,遠近馳名。

名揚世界的良好漁場

澎湖近海也是良好漁場,有超過700種魚貝類在此棲息。臺灣海峽是多個洋流交會處,有來自上海、寧波一帶的南下寒流與來自高雄一帶的北上黑潮支流,再加上來自香港一帶的暖流與來自新竹一帶的寒流。此外,澎湖南北兩側皆有大陸棚,特別是南方的「臺灣淺堆」面積極為寬廣。

此處不得不提一下「石滬」,這是一種世界各地都可看到的傳統漁法,也指用於這種漁法的石堤。此種漁法是在潮間帶建造石堤,利用潮汐落差,滿潮時石堤沉至海中,乾潮時則會浮出水面,進入石堤的魚隻在乾潮時便離不開,遭困石堤之中,此時再以漁網或魚叉捕獲。

石堤會以玄武岩和珊瑚石建造,縫隙填滿小石。此種漁法雖然簡單,卻是前人在熟知魚類洄游習性與洋流性質下,經過不斷嘗試才發明的文化遺產。

如今,澎湖石滬共有574處以上,其中109處集中於北部的吉貝嶼。類似的漁法亦可見於沖繩、奄美與南太平洋地區,但密度仍屬澎湖為冠。

極具個性的玄武岩地形

澎湖地勢相當獨特,玄武岩地形特別值得一提。除位於西端的花嶼之外,澎湖幾乎全域皆為玄武岩形成的熔岩臺地。這種地形是新生代末期熔岩穿破地殼噴出形成的,於東部、南部諸島特別多見。

澎湖群島有許多無人島,也有多處用作放牧山羊。現在東吉嶼、西吉嶼、「東與坪嶼」「西與坪嶼」獲指定為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澎湖群島有許多無人島,也有多處用作放牧山羊。現在東吉嶼、西吉嶼、「東與坪嶼」「西與坪嶼」獲指定為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例如在員貝嶼與桶盤嶼,便有搭乘小船從海上眺望玄武岩景觀的小型旅遊行程,頗受好評。垂直聳立的海蝕柱(岩盤受海洋侵蝕而形成的,具有險峻斜面、狀似柱子的岩石),或是呈放射狀的裸露地層,以及傾斜岩盤,這些都是澎湖特有的景觀。

桶盤嶼有許多海蝕地形,此處玄武岩地形在日落時觀看,整體染上一層橙紅色調,令人印象深刻。整座島呈臺地地形,中央為平坦高地
桶盤嶼有許多海蝕地形,此處玄武岩地形在日落時觀看,整體染上一層橙紅色調,令人印象深刻。整座島呈臺地地形,中央為平坦高地

由於現在臺灣(中華民國)並非聯合國會員國,未能締結《世界遺產公約》,因此未有正式獲得認定的世界遺產,不過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已將數個場所指定為「世界遺產潛力點」,其中也包含了澎湖石滬群與玄武岩自然保留區,致力於推廣與宣傳。

靠觀光業維生的人們

近幾年,觀光業是澎湖最大的產業。漁業、農業與水產加工業比重逐年下降,服務業則有顯著成長。雖然澎湖受限於天候因素,旅遊旺季僅限夏季,然其獨特而美麗的自然景觀,依舊吸引許多人潮。

此外,除海水淡化事業與風力發電之外,政府也致力保存包括珊瑚在內的生態環境。澎湖群島號稱「臺灣海峽上的寶石」,讀者不妨也親自走一遭,看看島嶼的真實面貌。

目斗嶼燈塔,日治時代稱作北島燈臺。澎湖群島北部多暗礁,為航海困難之處。1902年6月完工
目斗嶼燈塔,日治時代稱作北島燈臺。澎湖群島北部多暗礁,為航海困難之處。1902年6月完工

採訪協助:王秀燕(長立旅行社)、郭金泉(長春大飯店)、陳盡川、陳旅、宮坂大智、林瑞祥(馬公會)

本文圖片全由筆者攝影、提供

標題圖片:澎湖玄武岩景觀,垂直聳立的石柱相當壯麗,能近距離觀察柱狀節理。玄武岩地形為黏度較低的熔岩所獨有的景觀。攝於西吉島。

國防 臺灣 漁業 日本統治時期 離島 台灣海峽 澎湖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