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屍到底》的「感染力」思考日本的活屍熱

文化

活屍主題活動以低廉預算打造出不同於日常生活的空間

上田慎一郎執導的電影《一屍到底》聲勢扶搖直上,銳不可擋。2018年6月上映之初,還是個只有2間影院放映的獨立電影。現在,網站顯示的上映影廳洋洋灑灑超過300間電影院的名字,其中不乏獨立小劇場與連鎖大型影院,可以看出因作品本身有趣,才吸引愈來愈多電影院放映。

《一屍到底》電影海報 ©ENBUゼミナール
《一屍到底》電影海報 ©ENBUゼミナール

《一屍到底》的喜劇內容描述一群在山間廢墟裡拍活屍電影的劇組員工與演員們之間發生的事,整部片前37分鐘是整段單鏡頭單幕的活屍電影。如同這部片所述,絕大多數日本國產活屍片的製作預算都很低,因此活屍片容易成為獨立製片的電影題材。

大阪環球影城(USJ)主題遊樂園每年都會舉辦「環球驚喜萬聖節之夜」活動,活動期間內會有活屍在園區中遊走,事實上這也是一個相當低成本的巧思。不需要投資設備,只要把人畫上活屍妝就能輕輕鬆鬆打造出不同於日常生活光景的空間。以此為首,日本這幾年突然對「萬聖節」熱衷起來,使得每到十月底街上到處都能看到四處遊走的活屍。

現在,日本政府高聲歌頌著「觀光立國」、「活絡偏鄉」,力求振興地方。各地開始大舉推動各種措施試圖活絡當地市鎮,而活屍也被用於這類振興地區的活動之中。廣島市橫川商店街在萬聖時期舉行的「橫川活屍夜」就是一例。這段期間,當地電車橫川站旁的廣場會設立「活屍感染所」,替有意願的民眾以收費方式化上活屍妝。這個試圖以活屍起死回生的活動,今年預計於10月26日、27日舉辦。

以喬治羅密歐(George A Romero)執導的《生人勿近》(Dawn of the Dead)為開端

說到頭來,原本起源自海地伏都教(又作巫毒教,voodoo)的活屍,究竟為何受到日本歡迎呢?接著,讓我們一起回顧活屍的歷史。

一般認為,1932年推出的美國電影《白殭屍》(White Zombie)是第一部有活屍登場的電影。當時所謂的活屍還不會攻擊人、吃人,而是描繪人類的身體被咒術操控,作為勞動力使喚,是以伏都教的活屍為題材創作。

這樣的活屍形象後來有了巨大轉變,開端就是1968年推出的《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這是「活屍電影之父」喬治羅密歐執導的作品。只不過,這部片當初沒有在日本上映,要一直等到羅密歐執導的《生人勿近》(1979年於日本播放)之後,活屍的名號才在日本恐怖片影迷之間傳開。人類與活屍聚集在大賣場裡展開的攻防戰,給人強烈的印象,催生出許多活屍愛好者。

電影《活死人之夜》的創作靈感,據說受到理察・麥特森的小說《我是傳奇》(1954年)影響。以《哆啦A夢》成名的藤子・F・不二雄,也曾以此小說為藍本在1978年時創作漫畫《流血鬼》。《流血鬼》雖然標榜吸血鬼題材,但正如同稍後將詳述的,其實這部作品率先講述了近年活屍片中不厭其煩討論的主題,亦即「遇見價值觀相異的他者」,實屬傑作。

爾後,受到這類活屍文化影響的創作者相繼推出了各種作品,好比說至今仍持續新作的漫畫《JOJO的奇妙冒險》,其作者荒木飛呂彥便是深受羅密歐《生人勿近》影響的創作者之一。的確,JOJO系列故事的初期有吸血鬼與活屍出現,設定接近恐怖片或血腥爆漿電影。

在各種影音娛樂產品中不斷增加

活屍題材不只限於電影或漫畫領域,還在各種媒體逐步增生。麥可傑克森在《顫慄》專輯的音樂錄影帶裡跳的活屍舞蹈風靡了全世界,至今仍有不凡的影響力。前文提到的USJ環球影城,也會舉辦號召千人扮成活屍,一起跳「顫慄」的舞蹈,而卡莉怪妞也在她的歌曲「Crazy Party Night~南瓜的逆襲~」中,參考了「顫慄」的舞蹈動作,甚至連歌舞伎也有《大江戶Living Dead》這樣的作品。

筆者的活屍片DVD收藏
筆者的活屍片DVD收藏

我在拙著《活屍學》裡,把1930年代到2000年代的活屍片電影數量整理成圖表。(注:筆者製作時網羅了各種介紹活屍電影的日語及英語文獻。然而在作品數量上,由於採計方式不同,有些年代數字差異較大,但仍可從中看出增減的傾向。)

透過圖表可知,活屍電影在1980年代前不斷增加,進入1990年代後銳減,而後又在2000年代急增。形成這種異樣「增殖因素」的關鍵之一,在於日本遊戲公司卡普空推出的作品《惡靈古堡》。1996年發售的《惡靈古堡》推出後迴響熱烈,催生出後續系列作品。卡普空的網站上顯示,百萬暢銷作前五大排行中,就有三名由《惡靈古堡》系列壟斷。這款遊戲同樣深受羅密歐執導的《生人勿近》影響,而《惡靈古堡2》的電視廣告更請來了羅密歐本人製作。

不但遊戲本身大賣,2002年美國推出的真人版電影也非常賣座,隨著電影版《惡靈古堡》的系列作愈拍愈多,電影格局愈來愈大,後在第六集正式完結(2017年於日本上映)。如今,即便活屍電影不受地上波電視台青睞,但唯有電影版《惡靈古堡》系列在地上波的電視頻道上播放過好幾次,擁有廣大的收看群眾。

約莫在同一時期,英國電影《28天毀滅倒數》、美國電影《活人生吃》裡出現「能快跑的活屍」,也是促成活屍片復興的要因之一。因為原本的活屍基本上走得慢動作也慢,想描繪具速度感的故事情節實在很難。

不過,理由真的只有這些嗎?能快跑的活屍為何出現?又為何能讓眾多創作者與觀眾接納?是不是還有上述因素之外的理由呢?我想從這幾年的社會環境切入,來思考這個問題。

感染擴大=迴異的價值觀高速傳播

如同前面所言,日本正大力以觀光產業復甦鄉鎮,其中又特別重視「Inbound」(吸引外國觀光客)。觀光是與他者交流的機會,同時也會讓摩擦更容易產生。畢竟是讓不同文化的人們彼此相會,這可以說是理所當然。然而近幾年來,包括日本在內,全世界因仇恨言論、歧視等,攻擊非主流派的存在與價值觀的現象,成為一種社會問題。少數派與多數派、都市與地方鄉鎮、人種、LGBT等等,如今多元化的價值觀不再噤聲,人與人的對立以及非我族類的排他態度,似乎也更形顯目。

面對這樣的情況,若拿活屍的形象來看,我們可以把人們被咬傷感染化成活屍的模樣,看作是「活屍=他者」的價值觀逐漸侵入的比喻。這樣一來,「能快跑的活屍」的隱喻也就撥雲見日。答案就是「價值觀傳播」的速度。

提到價值觀「感染」速度加劇,首先聯想到的莫過於網際網路的存在。日本在1990年代到2000年代之間,網際網路使用者的數量直線攀升,一步步走向資訊化社會。

換言之,某種價值觀能透過網路,以飛快的速度傳播開來。「本土型恐怖主義」(Homegrown Terrorism)(國內自產的恐怖份子)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價值觀透過網路傳播開來,導致不久前感覺很貼近能溝通交流的朋友,霎時間化身為無法理解的「他者」。加上自己也有可能被這樣的浪潮吞沒的恐懼。這種恐怖與活屍帶來的恐怖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和異質他者的對峙與共存

於2017年10月參加「橫川活屍夜」的筆者,化上活屍妝吃著拉麵
於2017年10月參加「橫川活屍夜」的筆者,化上活屍妝吃著拉麵

熱門娛樂作品裡,也不乏嚴格來說不是活屍,但性質卻與活屍相當類似的怪物,像是《進擊的巨人》、《東京喰種》、《亞人》等等。這些故事裡出現的東西都跟人類很像,但又有著決定性的異質特性。《進擊的巨人》有吃人的巨人;《東京喰種》有只吃人類的喰種(食屍鬼);而《亞人》則有不死身的亞人存在。這些作品都橫跨不同媒介,推出漫畫版、動畫版與真人電影等等,相當受到讀者喜愛。

這三部作品都描繪了「異質人類」與人類之間的對立、互助,主角同樣都處於「境界線上」,扮演著體驗雙方價值觀的角色。三部作品都選擇不把某一方打成徹底的邪惡,而是描繪形形色色的群像,有的穩健,有的激進。

現代社會迫使人們必須與不同價值觀的「他者」共存,而人們究竟該如何與這些「他者」相處?總是在對峙與共存中不斷反覆嘗試與修正的我們,活屍正像是照出社會的明鏡,未來勢必會繼續吸引人們的關注。

標題圖片:取自上田慎一郎執導《一屍到底》(製作:ENBUゼミナール/發行:アスミック・エース、ENBUゼミナール)©ENBUゼミナール 

漫畫 觀光 動畫 角色扮演 電影 好萊塢 観光 漫画